APP下载

天山天池: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2016-02-16赵然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哈萨克族天池天山

赵然

新疆天山天池,素有“天山第一胜景,瑶池不二仙境”的美誉;浓缩了中国西部最壮美的自然景观和最绮丽的人文文化,这颗塞外明珠已成为海内外许多游客的首选,是新疆的旅游名片,更是世界看新疆的重要窗口。

自然天成别具一格

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传为佳话,也给天池带来“瑶池”美称。

天池风景区北起石门,南到雪线,西达马牙山,东至大东沟,总面积达160平方公里。立足高处,举目远望,一片绿色的海浪此起彼伏,天池就像一只玉盏被岩山的巨手高高擎起。天池除主湖外,还有东西两小天池。东小天池也称飞龙潭,传说是西王母沐浴梳妆的地方,又有传说是小飞龙的巢穴。飞龙潭一潭两瀑:“飞龙吐哺”飞珠泻玉,瀑声如雷;“悬泉瑶虹”飞流直下,七彩飞虹。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状如圆月,池水清澈幽深,有“龙潭碧月”的美景。

天池西南两公里处的马牙山石林十分壮观:有的状似“狼牙”,有的若大海狂澜波涛,有的象“鳄鱼张口”更有一石宛如—尊古代塞外牧人的雕像,头戴平顶、上小下大的毡帽,口微张,或许是在呼唤,或许是注目羊群,神情泰然严肃。不久前还有人在石林中发现了一块“佛面象形石”,佛面神情泰然,远看宛若一尊佛陀遥望天池,且远方还有小山,就像他合拢的手一样。天池管委会人员介绍:“游客都非常喜欢,指认给游客以后,游客就感觉到这块地方的的确确是有灵性的。”

少数民族融入人文风情

新疆是多民族的聚居区,阜康更不例外。长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有汉、回、哈萨克、维吾尔、蒙古等民族。在天山天池景区的核心地带,有一个古老的哈萨克民族村落,有102户哈萨克族牧民。

哈萨克族一直以来就以热情好客而闻名,如今来到天山的“驴友”也会遇到热情的哈萨克族老乡邀他们到毡房做客。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牧民们在相互交流与联系中,将不同部落创作的杰出口头民间文学加以传承和发展,使之日益丰富。哈萨克族工艺美术丰富多彩,妇女会制作各种毡制品、毛制品和服饰,不少男子会制作木器、铁器和骨器。哈萨克族同样爱好音乐、能歌善舞,民间乐器有冬不拉、杰特肯、霍步子等。

由政府和景区引导扶持建立、位于天山天池景区内的哈萨克民族风情园已于2013年正式开园。受益于天池景区的旅游开发,当地哈萨克族人民开发了各种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参与手工刺绣、奶制品制作和打毛擀毡,体验草原生活的乐趣。哈萨克民族风情园的建立,满足了游客体验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愿望,也给牧民增加了收入。

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应用

为打造世界精品、全国一流的品牌,天山天池景区将目光从疆内市场逐步扩大到国内、国际市场。阜康市委、市人民政府大力推进景区建设,持续改进和贯彻落实旅游标准化、三体系、5A和全国文明景区标准,向国内游客展示天池的文明形象。

在规范管理和保证优质服务的同时,天山天池景区的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也齐头并进。2015年9月,天山天池景区免费WiFi已调试完成并投入使用。游客在景区游览,可免费享用无线网络,每个接入设备最高可达到4M的下载速度,WiFi热点数量达到20多个,能满足2000-3000人同时上网。未来,阜康市将继续建设智慧化的天山天池景区,通过天山智慧旅游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天山天池景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并作为其他景区智慧旅游建设的标杆,引领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周边区域经济、企业发展。

智慧旅游对新疆旅游的提升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天山天池景区需要融合更多互联网思维。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疆旅游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力开展智慧旅游,利用科技信息手段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高效扩大景区知名度,推介新疆的旅游资源,直接对接疆外旅游市场。同时,天山天池景区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更肩负传播中国历史文化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责任。其所展现的重要自然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将使历史得到传承,为新疆旅游带来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哈萨克族天池天山
今夜的天池
诗一首(4)
天山天池
黄天池
新疆天山
天山的祝福
曹洋铭 谢妤天池 刘洛煕
天池
新疆哈萨克族鹰舞
适彼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