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部分军旅文学创作的短板与瓶颈

2016-02-16军刀

前卫文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军旅军人战争

军刀

开栏的话

列位看官,为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之效果,本刊特设“文艺争鸣”专栏,开办“前卫文艺争鸣”微信群。想打擂的,想看热闹的,想吐槽的,请您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到群里来吧!

反思当下军旅文学创作,其成就、影响自不待言,在书写兵味军味、弘扬主旋律、凝聚军心、提升士气等方面发挥的巨大而积极的作用亦有目共睹。但同时,军事文学的现状一定意义上滞后于伟大强军实践,一些军旅作家在切入当下基层军营、贴近当代战争实际、思考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塑造军队军人形象、弘扬核心价值观念、谱写时代最强音、为人民军队鼓与呼等方面所呈现出的问题、所暴露出的自身创作上的短板与瓶颈,也应引发我们的关注和警觉。

要言之,部分军旅文学的创作存在着如下的短板与瓶颈:

1 缺乏对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的了解和熟悉

一是面对陆、海、空、天、电、磁、网多维一体,信息战、网络战、舆论战纵横交织的当代战争空间背景和信息化、智能化特征,一些军旅作家对当代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关注不够,不清楚当代军事科技的新发展、新变化,对信息化战争中已使用或列装或研发的新武器、新装备、新技术缺乏必要的基本的了解。

二是对因科技推动、时代战争发展所带来的新的作战平台、作战方式、作战样态、作战思维、作战体系、战争手段、战争时空、战争对抗域、战争重心、制胜观念等方面巨变的表现不但相对陌生,而且在如何熟悉高技术条件下信息化战争行动上表现漠然。

2 对世界军事革命的汹涌浪潮、中国正在进行的深刻而全面的强军实践给部队和军营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缺乏真切深入的体悟和生动完整的艺术观照

一是或因高门大院、围墙机关等种种环境条件所限,或因个别作家自身主观臆断,或因体制机制管理难以尽如人意,当下军旅作家中真正迈出象牙之塔、走出自我狭小天地、走进并能深深融入火热军营的并不太多,即便有的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有所行动,但时间短、体验浅、走马观花,真正能够在基层留住脚、弯下腰、扑下身、扎下根、生真情、觉深悟的恐怕并不多。

二是在新军事变革浪潮中,对军队在军政后装、兵种兵员成分、训练管理、联合指挥、演习比武、维和抢险救灾等方面的时代巨变和伟大成就虽有涉猎,但许多流于浮光掠影,每每又浅尝辄止,止于浮表事象,缺乏更为生动深广的选择和挖掘,缺乏理性反思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且有意无意间总在规避前进道途中的冲突与挑战。

3  缺乏对当下优秀军人、一代英雄的时代命名、审美确认和文学“打造”

一是对国防生、地方大学生、军校生等成长起来的“新知识军人”重视不够,关注不多,或虽曾有所“青睐”,也只是蜻蜓点水而已,有的甚至将其简单归入只有不断“改造”“转变”方能健康成长的一群,而对其知识优势、军营军人体验、军事军旅思考和人生情感命运则关注不力。

二是对富有基层经验、“行伍出身”的优秀军人缺乏进一步的认识,未能以辨证的眼光来审视他们的贡献、他们的历史身份、地位和价值。

三是对既有知识又有基层经验,且具当代战争综合素养的“信息化军人”缺乏必要的基本的认知、了解和理解,对“信息化军人”的生成经历、成长际遇、时代内涵、战争思考、历史价值、英雄意蕴等没有深层次的开掘和探究。

新时代英雄或新“三种人”, 有的仅简单出现在新闻报道、通讯消息中,或“符号性”、标签式、公式化地出现在近两年的一些报告文学等类篇什中。对他们的现实书写与文学塑造,既未反映出“新知识军人”的丰富性与生动性,也没达到时代所需求的高度和深度,而赋予他们以丰富的历史内容和较大的思想深度的“虚构类”诗意作品,在近年来的创作中也很难见到。

4  缺乏当代战争意识和战争观

一是多年未有战争,兵燹不再,一些人迷醉于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太平盛世,认为战火硝烟已然远去,于海晏河清、举世和谐的错觉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因而 “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有的作品一味在追求日常生活的趣味与意义,于俗世皮相的描摹中辗转迷离,刻意“去英雄化”,躲避崇高和信仰;更有甚者,个别作品洋溢、充斥着尘俗繁华中酒场、官场、会场、情场的烟酸和市侩,独少演兵场、训练场、操场和战场的血性、豪迈、自信和智慧。

二是与迷失于日常生活、不再关注战争的世俗化书写相反,一些人则无限放大当代军事战争的外延、范围,抹煞军事战争的暴力性这一根本特征,将一些非武力、非杀伤、非流血的斗争,通通一股脑地塞进军事战争的概念范畴,从而有意泛化稀释当代战争。

三是否认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曲解或二者之间的关系,看不到战争之本质其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是从属于政治并受政治支配的,因而,在这些人的创作中,“军人不问政治”,作品无视时代潮流和主旋律,有意远离主流意识形态,悬置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抑或走向另一极端,将民族国家维度上的战争观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独少时代化和个性化思考,缺乏作家主体的积极介入和艺术上的诗意表达,作品成为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四是在片面单纯的军事技术观念支配下,将当代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要么简单理解为几个大学生几台电脑指挥下的鼠标、键盘加按钮的一键式战争,要么抱残守缺、刻舟求剑似的以昔日地道战、地雷战的作战思维、观念来思考和书写当下军队飞速发展中宏大而生动的实践。

5  缺乏较高的人文素养

一是对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局部战争、有限战争的文学观照缺乏时代高度和前瞻眼光,只在无尽的“底层叙事”的杯水风波中伤感沉沦,无法凝聚起属于时代的人文思考、历史精神和价值关怀。从作品中看不到军队未来发展的主流和根本,也看不到新军事变革的历史趋向和我军革命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愿景。

二是对信息化战争中新的武器装备技术、新的战争战法与体系观念、军营新变化与新气象等生动现实图景,及其内中潜在隐含的词与物、物与理、理与人、人与事、事与情、情与文、文与言等诸种关系缺乏哲学、人学、史学、美学、文学、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学等层面的解读、思考和反省,难以以批判性的眼光反思高科技战争背景中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其作品拘于物、泥于事、沉于欲、陷于世,无内曜之心声,罕自觉之灵明,少形上之人文,缺乏必要的思想深度、理性力量、人文反思和终极关怀中的诗意阐发。

三是在对“文学是人学”“以人为本”等命题中“人”的审美阐释和文学创作中,以纯粹思辨中“抽象的永恒的人”或感观直觉中“本能的生物的人”取代历史实践中“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以对人的先验的、单一的前定性思考遮蔽人丰富广阔、生动深刻的现实性、社会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忽视新时代英雄或新“三种人”的现实存在和文化存在,回避军队、时代和历史对军旅作家们的深情期许和召唤,不能以历史的美学的立场,通过“三种人”不同的生存境遇、世相人生、个体经验和命运轨迹,揭示当代军人的人文思考、理想信念、情感追求、内心世界和价值探索,从而塑造出伟大强军路上颇具时代活力和勃勃生机的新军人、新英雄形象。

猜你喜欢

军旅军人战争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一位军旅书法家的慈善情怀
本期主题:军旅
节假日时的中国军人
象牙战争
SKAP秋冬军酷系列新品上市
战争催生的武器
军人画军机(六)
战争
印度军人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