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中的地基处理与复合地基技术的应用

2016-02-16张晓锋浙江东阳3221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21期
关键词:桩体抗震结构

文/张晓锋 浙江东阳 322100

土木工程中的地基处理与复合地基技术的应用

文/张晓锋 浙江东阳 322100

地基作为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基础,时刻关系到建筑的安全与稳定,地基加固与处理,是现代科技与施工工艺结合的产物,在当今社会中时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就土木工程中的地基处理与符合地基技术的应用展开探究,并总结出土木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与复合地基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

土木工程;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技术;应用施

在当前的自然环境下,加强地基稳定性与内部结构安全性极为重要,土木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种类繁多,选择难度相对较大,选择适宜的地基加固技术是问题的关键。随着科技的进步,复合地基技术不断纯熟,成为地基技术的中坚力量,在建筑行业的发展浪潮中,复合地基技术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迈向正规化的发展模式。

1、地基基础缺陷及地基处理方法

1.1 地基处理方法

按种类及用途的不同,地基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首先以使用期限为标准,通常情况下使用时间较短的地基,采用碎石喷浆的方式,进行地基处理,为后期的地基拆除提供便利条件。使用期限相对较长的地基,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择优选择处理方法。其次是以地基处理深度为标准,深度不同的地基,所需采用方式略有差池,深度较深的地基可采用深层搅拌的方式,使下层结构更加稳定,而深度较浅的地基,要采用真空预压的方式,真空预压有力提高平衡适应性,使压力的分散更加平衡,通过多点支撑方式,提高地基的安全性,最后是依照砂性土与粘性土区分,砂性土相对平和适用于静压注浆的方式,而粘性土则具有较强的粘合性,粘结强度更高,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方法,是粘性土的最佳处理方法。任何一种处理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选择最符合实际条件的地基处理方法,是提高地基结构稳定的有效途径。

1.2 土木工程建设中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土木工程建设的地基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种种质量问题,对地基进行加固,便凸显的越发重要,地基作为土木工程建设的基础,需要支撑建筑的整体结构,同时也要保证地基的适用性。在主体结构的建筑中,给排水系统均需要通过地基的周边进行传导,地基的抗腐蚀及抗压性,决定了其是否能够保障土木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地基加固需要科学的设计方案,地基的基本使用方向与材质材料,均是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土木工程的使用年限也在设计方案的考虑范围内,虽然不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但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复合地基

2.1 复合地基的作用

(1)桩体作用

桩体在符合地基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大部分的复合地基中,桩体的质量决定了建筑的基本承载能力,过低的桩体质量则使建筑必须按照轻量化设计,并且其基本的载重不能超过桩体的最高承载力,桩体需要做到绝对的经久耐用,一旦使用过程中,桩体出现质量问题,可能导致整栋建筑的坍塌。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现代的桩体结构更加轻便,同时具有高强度的抗压能力,可对抗各种环境下的严重腐蚀,进而提升建筑的质量,因此在高层建筑中,桩体的作用不容忽视。

(2)加速固结作用

有部分材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需要在短期内进行凝结,否则可能导致地基整体结构的不稳定,为了在保持结构稳定性方面,提高地基的基本抗压性与结构强度,必须加速该种类材料的固结速度,过于缓慢的固结速度,使材料的使用存在风险,普通水泥等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固结效果,但却不能够进行结合使用,根本原因是水泥不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不能够满足符合地基的基本需要,必须使用含水量极少的特殊水泥,进行加速固结,从而提升地基的稳定性。

(3)挤密作用

砂桩、土桩、石灰桩、碎石桩等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振动、积压、排土等原因,可对桩间土起到一定的密实作用。另外,采用生石灰桩时,由于生石灰桩具有吸水、发热和膨胀等作用,对桩间土同样起到挤密作用。

2.2 复合地基的应用

在复合地基的应用中,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是一个典型。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新方法。它是在碎石桩的基础上掺入适量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合后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强度的桩体。其骨料仍为碎石,用掺入石屑来改善颗粒级配;掺入粉煤灰来改善混合料的和易性,并利用其活性减少水泥用量;掺入少量水泥使其具有一定粘结强度。

3、土木工程的地基加固技术

土木工程地基加固技术加固方法较多,其中加加筋法、挤压法及胶结法等,均是主要的加固方法,土木工程受到环境的限制与影响,需要择优选择不同的地基加固方式,在选择方法前,第一步需要确定土木工程建筑的基本使用用途,然后确定地基的基本质量构造,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出适宜的地基加固方式。

土层土质对地基加固的影响较大,在大部分的地基加固过程中,常出现加固材料渗漏及地基凹陷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土层过于松散,早期在地基的建造中,对于该地区的地质勘探不准确,在基坑的挖掘的回填中,未能够将加固土层列为主要的施工项目,导致后期的地基加固出现材料渗漏的现象,地基凹陷的主要成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前期土层压实过程中,出现疏漏,使部分地区出现空洞层。另一方面原因是在地基加固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对下层土层结构造成破坏,导致下层结构无法支撑上层压力,进而出现地基凹陷的现象。

4、土木工程结构加固所针对的问题

基于框架截面的设计、建筑结构的设计均受到地形以及抗震等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对于方针等级的查找主要可以以建筑的抗震规范、建筑的高度以及防裂程度作为参考性依据。基于抗震等级的差异性,在抗震计算以及具体措施的采取上也具有岷县的差异性,必须以实际情况作为依据,结合一切情况进行土木工程的抗震设计。在进行工程测量以及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记录和标记。

结语:

地基加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在施工项目中,不仅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的安全使用性,大大的增加了抗压能力。复合地基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地基技术,其优势在于更加稳定的内部构造及更加低廉的成本消耗,在诸多的地基技术中占有压倒性优势,是未来地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提高地基技术水平提供有利保障。

[1]张健,杨新梅.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方法[J].内蒙古水利,2009(08).

[2]孙连军,冯勇.地基处理方法综述[J].山西建筑,2008(01).

张晓锋(身份证:330724197912030315),男,出生年月:1979.12,籍贯:浙江东阳,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建筑施工管理。

猜你喜欢

桩体抗震结构
桩体模量和加筋体刚度对路堤稳定性影响分析
地铁车站支撑拆除对围护结构的影响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热—力耦合下能源桩沉降和荷载传递特性的数值分析
桩筏基础桩土荷载分担比研究
论结构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