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
——“三度语文”文言教学法例谈(三)

2016-02-16刘祥

中学语文 2016年34期
关键词:韩愈预设核心

刘祥

文言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
——“三度语文”文言教学法例谈(三)

刘祥

无论教学何种类型的文本,都应该既准确界定该文本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内容,又最大可能地落实该文本的教学价值,还需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三方面要求,概括而言,即“三度语文”主张的“丈量语文的宽度”、“拓展语文的深度”、“营造课堂的温度”。

以此三方面的教学诉求为标准,审视当下的文言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便可发现,相当数量的课堂,普遍性存在着问题设置过于随意、问题指向缺乏深度、问题探究思维缺位等欠缺。有的老师,教文言便是教翻译,逐句串讲,字字落实,根本无意于创设走向深度思考的问题情境;有的老师,课堂既缺乏目标明晰的预设,又无必要的生成,只能带领着学生在文本的浅层意义处纠缠;有的老师,过分追求思想内容的深刻丰厚,用大量的拓展信息,抵消了文本自身的教学价值。凡此种种,都无法将学生带入文言学习的良好问题情境中。

那么,如何才能在文言教学中创设理想的问题情境呢?笔者认为,从教的角度而言,必须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用少而精的核心问题,带动起整篇课文的整体性理解;从学的视角而言,必须立足于自主学习的巧思妙悟,导向深层次的思考;从课堂实践的角度而言,必须基于课程和学情,形成由浅入深的“问题串”,串联起整节课的思考与活动。

一、预设核心问题,强化整体性感知

每一篇经典性的文言文本,都至少存在着一个统领全文的核心问题。这个核心问题,是作者写作时的总纲,也是读者品读文本时的总抓手。但是,极少有学生能够在文本预习中把握住这个核心。多数情况下,来自自主学习的思维困惑,总是相对感性、相对零碎、相对肤浅。教师的教学,倘若只依照学生的最初阅读体验答疑解难,往往难以将阅读鉴赏带入深层次的意义寻找和发现之中。

如此,便需要一定量的预设,需要运用教师的专业素养,提炼出文言文本中的这个核心问题,并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的内核之中,最大化感知作品的丰厚意义。预设核心问题的目的,不在于统辖课堂思维,而在于标注思维路径。只有借助预设迅速把握住核心问题,课堂活动才能够紧贴文本的最大化价值而展开,精彩的生成也才有了触发点。

能够牵动《师说》全篇的核心问题,是“韩愈为什么要创作这篇作品”。这个问题,既是走进韩愈心灵的钥匙,也是统领课堂活动的主线。由此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可先拉动对创作原因的简要分析——李蟠“好古文”、“行古道”、“不拘于时,学于余”。再引出对创作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既然李蟠“不拘于时”,那么,“时”又具有何种特点?“古道”又具有何种特点?接着再推及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的思考:既然“耻学于师”已成时尚,韩愈为何还要大力倡导“从师”?有了这三个逐层推进的问题,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便不得不始终处于向上攀登的状态。

《赤壁赋》的立足点,是“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现实生活,与“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精神困厄的矛盾冲突。全文的景、情、理均围绕此矛盾而展开。教学《赤壁赋》时,教师抓住课文中“客”对现实人生中的平凡与短暂的深度忧患,和“苏子”对水与月的永恒期盼,可形成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在“建功立业”与“拥抱自然、物我两忘”间,苏轼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

此问题的着眼点,在于“为什么”三字。要解读出个中原因,必须先从文本中筛选出苏轼所作的选择。而文本表面上呈现出的选择,和苏轼骨子里的追求,又存在着一定的落差。骨子里的苏轼,依旧具有强烈的功业意识,否则,《赤壁赋》中也就不会有“客”的那些人生感触。换而言之,如果苏轼能够支配自己的命运,更多情况下,他还是会乐意于选择建功立业。在无常的人生与永恒的价值之间,苏轼其实更希望用儒家的立德、立功、立言来实现生命的不朽。至于文章中表现出的那种旷达,实在是无奈中的自我宽慰,是病痛中的自我麻醉与自我疗救。

通过预设核心问题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所有的核心问题,都需要有一定的铺垫,需要先用一些浅易的问题做先导,慢慢打开学生的思维,渐次进入整体性体验感知之中。倘若新课开始便直接亮出核心问题,往往会因为过大的难度吓倒了学生,反而丧失了应有的价值,无法创设统领整节课的问题情境了。另外,当核心问题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时,要迅速降低标准,将核心问题分解成若干的枝干问题。等枝干问题得到解决后,再归总探究,完成核心问题的思考。

二、基于课程需要,以“问题串”激活思维

文言作品教学中,学生在预习时形成的思维阻滞,大多来自词句的识记与理解。至于文字背后的那个人、那些思考与感悟,则因为未构成自主学习中的重要关注点,也就很少能够主动进入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活动中,形成真正的“问题”。要想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就必须借助一个个真正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拉到语言的品味、意义的探究、技法的鉴赏、情感的体验、精神的传承等实践性活动中,让学生边学边思,渐达思维的制高点。

这些能够将思维导向丰富、将课堂导向精彩的“一个个真正的问题”中,当然少不了足以带动全文的核心问题。除核心问题外,还有用以引出核心问题的牵引性问题、铺垫性问题,以及由核心问题带动起来的细节鉴赏问题、作者意义挖掘问题、社会文化生活问题等内容。这一系列的问题,倘若各自独立、互不牵连,则课堂便支离破碎。教学中,必须将这些问题用既定的课程目标、课时目标串联起来,使其形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问题串”,用以搭建起彼此相连、渐次深入的体系化思维训练台阶。这些“问题串”,并非为了在系列化思考中获取某些固定答案,而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激活思维。

例如,教学《项脊轩志》时,如果预设的核心问题为“在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兴衰情的背后,作者长久压抑的那种隐痛到底是什么?”则其作为铺垫的问题,就应当是:

1.初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共描绘了哪几种情感?

2.作者在描绘这些情感时,选材组材有什么样的差异?

3.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此种表达上的差异?

而作为核心问题的深入,则又可跟上这样几个问题:

1.四种复杂的情感,以及长期压抑的隐痛,与项脊轩有何关联?

2.念及母亲,作者会“泣”;想到祖母,作者“长号不自禁”;而写到妻子,为何反而一字未写眼泪?

3.由《项脊轩志》的阅读,可感受到归有光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归有光身上体现的此种思想情感,是独特家庭的偶然性产物,还是特定时代的必然性产物?

这一组环环相扣的问题,便是“问题串”。问题串中的后一个问题,始终建立在前一个问题的思考探究的基础之上。如此,八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便将学生的思维由第一级台阶引入了第八级台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便远远超越于简单的词句理解,步入了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的深度时空之中。

需要强调的是,“问题串”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并非只能引出单一的下一层级问题。这就如走路一样,从一条路走到了一个岔路口,便必然要面对着不止一条的路,却又只能选择一条路继续行走下去。在任何一个岔路口走错了路,后面的路便跟着都错下去了。故而,“问题串”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始终围绕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而展开。任何一个脱离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的问题,都是教学活动中的歧路。一旦走上了歧路,便无法抵达“语文”的教学情境。

三、关注临时生成,用“巧思”点亮“妙悟”

课堂上的所有预设,都不过是开启思维之门的一把钥匙。使用此钥匙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只打开一扇具体的门,而在于将门内封闭着的思维放飞出去,去寻找更多的钥匙,创造更多的精彩。从这一点而言,教学中的所有预设,都是为了激活课堂上的临时性生成。

例如,教学《六国论》时,一位老师先是用PPT呈现了秦灭六国的相关史实,然后要求学生对照史实阅读课文,对课文中的有关论据和论点进行质疑。此预设的问题,一下子便激活了课堂,学生在几分钟内,便从课文中找出了七处有违史实的内容。

该老师并未就此刹住话题,而是又用一个预设的问题,再一次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该老师说:“刚才大家把苏洵的《六国论》当作靶子,向它猛烈地开火。这么说来,本文作为议论文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吗?苏洵可是战国社会问题的专家呀,他的笔下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尽符合史实的叙述和议论呢?是作者对历史无知,还是用心良苦?”有此一问,学生的思维,便转移到了文章的作者意义的探究中,形成了又一个思维交锋的课堂高潮。

这位老师在课堂上预设的两个问题,目的都在于引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阅读与思考,进而形成一些无法预约的精彩生成。此种以激活思维为目的的课堂预设,较之以直接告知答案的课堂预设,实在是高明了很多。古语说,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时,借助适量的预设的“冲击”,学生的思维才能彻底被激活,才能在“冲击”中迸发出耀眼的“灵光”,才能生成出超越寻常的见解,并以此更好地推动课堂的发展。

当然,如果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结合课堂活动,自觉发现文本中的问题,并在课堂上提出来,则这样的生成,更有价值,也更有利于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下面这个片段中,教师就很好地利用了学生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

生:老师,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突然又写喝酒聊天什么的,是不是意境全破坏了?

师:问得好。说不定这后边还藏着关于“痴人”的秘密呢!咱们先到对话中去找。

该老师的聪颖之处,在于当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后,并不立刻将答案告知学生,也不立刻组织全体同学针对该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而是以这临时生成的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文本的细节研读之中,用阅读和对话来获取更深层次的认知。此种问题情境,不但关注了学生临时生成的困惑点,而且标注出寻找破解之道的具体路径,属于典型的“授人以渔”。

我在教学《逍遥游》时,课堂自结环节,学生生成了这样一个问题:逍遥游的本质既然并非绝对自由,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道家主张的“无为”,其实也并非真的什么也不做,而是像逍遥游一样,只是主张顺应天道,不做强求?

这个问题,已经直抵道家思想的核心。面对课堂上的这份临时性生成,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有了这样的探讨,《逍遥游》便不再是一篇孤立的文本,而是用作承载道家思想体系的一个可见的载体。

此种由临时性生成而创设的问题情境,在大多数课堂上并非常见。绝大多数情况下,生成需要教师的激活。或借助预设激活,或立足于已有的生成内容,经过提炼升华后激活。只有假之以长时间的训练,自主发现才能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四、适当拓展迁移,导向深层次思考

面对过难或过易的文言文本时,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就离不开适当的拓展迁移。拓展的价值,在于引入辅助性资料,将文本解读引向宽度和深度。

执教《师说》展示课时,我针对文本的写作背景与文本的作者意义认知,先后作了三个拓展:

其一,用PPT呈现一则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门阀制度。

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士族合法地垄断做官大权和经济大权,形成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上层士族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识的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靠特权当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这种风气仍然存在,上层“士大夫之族”自己不从师学习,也反对像韩愈那样公然为人师的人,还对别人的从师学习“群聚而笑之”。

其二,用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文字,展示韩愈特立独行的个性,引导学生品读韩愈的精神追求。

自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界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果者数矣。

在组织学生梳理本段文字的意义后,我提出这样的思考:面对“耻学于师”的现实,为什么“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这个问题,已经开始抵达文本的内核。或许,没有人能够考证清楚支撑韩愈言行的思想根基到底是什么,但应该坚信的是,这其中必然有古代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担当意识在发挥作用。然而,已经很少有学生,能够从这样的深度思考问题。

这时,引领成为必然。如何引领呢?先从假设开始。假如韩愈随波逐流,他会获得什么,又会损失什么?再回到现实:其他人为何都乐于随波逐流?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能够获得什么?韩愈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古今中外的知识分子中,类似于韩愈这样的人还有哪些?他们的共性品质是什么?

这样引领时,思维的触角便延展开来。文本的研读,开始走向文化和灵魂。

第三个拓展,出现在对文本的读者意义的探究环节。我提出的问题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师说》?

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必要的引领,很容易流于不假思索的信口开河。一旦预设到位,便可以将文本阅读引入深度对话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在教学时,就用多媒体展示了下面这段文字:

以色列哲学家康菲诺(Michael Confino)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具有如下五点特性:①对于公共利益的一切问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的问题——都抱有深切的关怀;②这个阶层常自觉有一种罪恶感,因此认为国家之事以及上述各种问题的解决,都是他们的个人责任;③倾向于把一切政治、社会问题看作道德问题;④无论在思想上或生活上,这个阶层的人都觉得他们有义务对一切问题找出最后的逻辑的解答;⑤他们深信社会现状不合理,应当加以改变。

我请学生们从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的视角思考韩愈的言行举止。我的目的,并不在于用现代知识分子的标准丈量韩愈,而是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就应该承担起“社会的良心”的重任。韩愈面对流俗的挺身而出,正是充当“社会的良心”的具体表现。这样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身上,其实更多体现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道德追求。

当学生们从读书人的责任和使命的层面,和作品、和作者再次进行对话时,从《师说》中能够解读出的,就不再只是浅层次的“从师学习”,而是用韩愈的精神武装自己的大脑,从韩愈身上学习一种担当。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次诵读《师说》,心中涌起的,便是一种理解和敬仰。学习就演变成了一种倾听,对作者心声的倾听。阅读文字,就是在倾听作者深情的诉说。

由《师说》的三个拓展可见,在文言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必须确保“问题”具有鲜明的课程指向性。拓展的材料,要服务于文本的深层次思考,服务于学生学习思维的激活。拓展的材料,只能充当课堂的配角,绝不能舍本逐末,用拓展资料的赏读,取代了文本内容的分析品味。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

猜你喜欢

韩愈预设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跨越千年仍美丽,韩愈从来不“退之”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我国退休法律制度的预设前提及其反思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