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TO“赖账”农业怎样应对

2016-02-16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中国农资 2016年48期
关键词:农资化肥粮食

□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传媒时评

WTO“赖账”农业怎样应对

□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15年前的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WTO。按照《中国入世议定书》,到了2016年12月11日,中国就自动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如果中国顺利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企业外贸出口再也不需要寻找“替代国进口价格”应对反倾销、反补贴指控。但是大家都知道,目前欧盟、美国、包括日本等采取耍赖的办法,置15年前的议定书于不顾。这种啪啪打脸的行为说明这15年我们的市场没有被冲垮,倒是他们被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搞得方寸已乱,欲迎还拒。

不过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日用品等领域,而我们的农业现在可能乐不起来。虽然十二连增,但粮食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并不占优。一直依靠国家各种补贴的发展方式显然难以为继了。这之前各种问题已不断出现,比如小麦玉米价格国际国内市场持续倒挂,国家补贴等托底政策面临调整;据报道山东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土地规模经营的收缩,根本原因就在于种粮收益下降而流转成本上升;还有专家在辽宁调查发现,那里的设施蔬菜大棚,如果不是国家补贴,很多都会亏损。因此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时,重点提到“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起,我国取消已实行8年的玉米临储政策,拉开了粮食市场化改革序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一举,就是必须让市场在制定价格或者价格形成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形象地讲:不能在保护的“温室”中种粮食了。

那么农业怎么办?提质增效降成本是根本出路。天啊,要想马儿跑得快还想马儿不吃草行吗?中国农业的“节能降耗”有空间吗?有专家此前在江苏射阳农村多地调查告诉我们,不必为中国农业悲观,只要改革措施跟进,城市化速度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完全可以提升。他调查发现:适度规模经营条件下,辅之以机械化和精准农业技术,劳动力投入可以减少50%,资金投入减少19%,而产量却提高了20%。专家还分析说:我国粮食生产单位成本下降30%左右,并可引起价格下降同等幅度,这样进口粮食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从这个角度看,既是农资行业持续发力的重要领域,又是农业的必由之路。

农业投入品作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重要一环,过去我们强调的是“加法”。比如我们用一二十年的时间建成了产量位列世界前列的化肥工业,再比如现在普遍认为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经达到40%……现在,需要我们来做“减法”。一是减总量。到2020年我们农业肥药使用量零增长就是减法的具体目标;二就是减成本。这对农民来说是最最重要的,对粮食生产来说也是最最需要的。

这个减成本的刀把在农资人手里,操作这个减法的功夫也由农资人来完成。这个成本减下来了,粮食的竞争力就上去了,中国农业的腰杆就硬了;同时,中国化肥产业在国际市场的运作空间就更广阔了。跟西方这些准备赖账,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人打交道,这些都是武库中的必备。

猜你喜欢

农资化肥粮食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我的粮食梦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