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割苗能增产,科学改变老思维

2016-02-16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6年38期
关键词:河北农业大学协作组试验田

□《中国农资》记者陈熙通讯员仝振刚

玉米割苗能增产,科学改变老思维

□《中国农资》记者陈熙通讯员仝振刚

近日,在廊坊市盘古玉米割苗增产研究试验中心基地举办的玉米割苗增产技术成果通报会(2016)。该中心科研协作组组长、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玉米专家张凤路对中心2号试验田的4个品种进行科学的测产。

该中心2号试验田共12亩,平均分为2块,分别播种金瑞88、农大372两个品种,5月16日播种,6月5日割苗,各设计为两个重复,共4个对照组和4个割苗组。测产结果:金瑞88对照组亩产325.5斤,割苗组亩产524斤,增产61.2%;农大372对照组为931斤/亩,割苗组为1018斤/亩,增产9.5%。中心1号试验田已于8月27日收获。种植禾育187和郑单958两个品种。其中,禾育187对照组亩产972.5斤,割苗组1111.2斤,增产14.3%;郑单958对照组亩产812.5斤,割苗组1036.1斤,增产27.5%。

张凤路认为,玉米割苗增产已是不争的事实。增产的幅度与品种、土肥条件、气象气候等诸多因素相关。增产的科学理论依据及原因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寻。

2016年春天,澳大利亚首席农业科学家刘春吉到基地考察,并认为玉米割苗增产在理论上是有可能的。在刘春吉的指引下,中心与河北农业大学张凤路合作组成了科研协作组,对玉米割苗增产技术的方方面面进行了严谨的科学观察,为这一技术的早日推广应用夯实了基础。

在2013年基地试验田取得丰收后,玉米割苗技术便陆续在周边推开。2014年在基地周边割苗近百亩;2015年在廊坊市安次区、霸州市和天津市个别乡镇,试验规模达到千亩以上。其中安次区码头镇的路桂祥和刘玉山两位农民已连续割苗3年,从第一年试割获得丰收后,一直乐此不疲。2016年,在新疆、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河南、河北、安徽、山东、天津等地开始布点示范,从灌浆期抽样考察结果可以看出,山西洪洞取得了增产34.5%的好成绩。到目前为止,玉米割苗总数已达5000亩以上。

据了解,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为5亿亩,若每亩增产200斤,每年即可增收1000亿斤粮食,农民每亩即可增加近百元收入。全世界玉米种植面积约为25亿亩,全部推广使用玉米割苗增产技术,每年可多收5000亿斤粮食。

猜你喜欢

河北农业大学协作组试验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众说港大深圳医院“试验田”
思埠康尔 微商+直销的试验田
最高法巡回法庭实实在在搞改革——司法改革“试验田”精耕一年硕果累累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机关党建协作组模式探索
上城区:打造可持续发展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