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成为化肥救市“小目标”
2016-02-16中国农资姜美怡
□《中国农资》记者 姜美怡
农资精英谈市场
去产能成为化肥救市“小目标”
□《中国农资》记者 姜美怡
本期嘉宾: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业务部长 徐博
嘉宾观点:
尿素价格出现小幅波动,主要原因来自于企业开工率降低和阶段性的工业需求,短期内将尿素价格维持在稳定状态。化肥行业要转变目前现状,去产能是关键性因素。
尿素价格止跌利于市场企稳
近日,尿素价格小幅上涨的“喜讯”可谓是给市场带来久违的感动,持续两个月的破底价格,终于在8月中旬后有所企稳,再次站上 1100元/吨大关,从此告别“1100元低价时代”。
“此次尿素价格出现小幅波动,主要原因来自于企业开工率降低和阶段性的工业需求,从现阶段到9月底,农业上需求不大,秋季用肥要等到9月底到10月初,反而是近日的复合肥厂集中开工拉动了市场需求,短期内将尿素价格维持在稳定状态。”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业务部长徐博告诉记者,目前河南地区尿素的主流出厂价在1150元/吨,比前期上涨 50元/吨。“随着8月中旬后,一些综合型大企业的减产和小厂的停产,市场逐步缩减产能,另外,由于近期煤炭的货源紧张和价格坚挺,也因此带动尿素市场的回暖。”
尿素价格的企稳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磷肥和复合肥的市场走势,虽然二铵在价格上延续平稳走势,但是随着秋季小麦肥的即将到来,各地区的市场到货量趋增,即便经销商不敢妄自拿货,打款积极性不高,但市场交投氛围有所升温,企业库存压力或将得到缓解。对于复合肥市场而言亦是如此,秋季用肥无疑是厂家拼价抢终端的最好途径,虽然备货尚未开启,但下游的价格促销手段早已频频入市。
后市或以稳为主
分析尿素的抄底价格,徐博认为主要原因来自四方面:一是出口量减少,国际招标价格低迷并未对中国尿素市场的出口带来帮助,即使近期国际报价有所涨幅,但小颗粒尿素离岸价依旧处于185美元/吨,内贸和外贸的价格倒挂现象严重。可以看出,尿素离岸价已与国际主流价格脱节,国际市场的进出口贸易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并且,尿素集港量同比小于去年同期,工厂出货不畅,缺乏竞争力。二是由于粮食价格的下跌,加之前期多地出现的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损失,很多地方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将尿素市场彻底带入“死水一潭”,因此,农民的投入积极性大打折扣,农产品增收无利好可言。三是产能过剩引发的从“旺季不旺、淡季不淡”到目前的“旺季也淡,淡季更淡”的局面,很多经销商拿货不积极,基本不储备货,随进随销,尿素市场长期缺乏利好因素,导致出厂价一再走低。四是原料价格不给力,今年以来,煤油气三者价格频现下滑,虽降低了尿素生产成本,但也更加剧了供需矛盾的现象,加之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叠加所致,行业去产能化的道路漫长而艰辛。
综合以上四个因素,尿素价格已经跌入谷底,后市下跌空间有限,稳中小幅波动成为后市主旋律。
去产能是市场的关键因素
“化肥行业要转变目前现状,去产能成为关键性因素。”徐博分析,“但是去产能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现在供大于求的现象很严重,去产能有一定的难度,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很多企业目前正在亏本运行,如果停工,资金链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企业为了生存,仍然要保证正常生产,保证资金回款。另一方面,当前行业内仍是国有企业居多,这就要考虑一些政治因素,不能轻易减少产能。”
面对后市的发展,很多企业也在调整产品结构,减少社会供给量压力,以保持市场逐步回到正常状态。“不去产能没有办法解决当前市场格局。”徐博表示,目前社会供给量在减少,国际价格也在看涨,这对内贸价格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内销增多,国际价格上涨可使一部分产量出口,内贸供需矛盾不会那么突出。
即便是去产能之路异常艰辛,但是徐博对后市的化肥市场仍抱以乐观态度。他认为,农业市场的刚性需求是存在的,随着秋季用肥季的到来,市场会出现一阵小高峰,带动销量和价格的上涨。有理由相信,行业到了一定临界点会出现反弹现象,就像“女排精神”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