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近自然 贡献一方

2016-02-16肖延胜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作物教授植物

肖延胜

很多人喜欢在办公桌上摆放绿植,紧张工作之余小范围的亲近自然、放松身心。走进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缪颖教授的办公室,室内陈设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是桌子上那盆通体散发着阳光味道的水养植物和开满五颜六色鲜花的窗口。缪教授笑着称自己是“真正亲近自然的人”,至今已近距离、零距离,也许是正在靠近中,与自然界中的植物 “亲近”了几十年。

偶尔为之是兴致,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则是一项事业。相对于普通人闲暇时接近自然是为了愉悦个体,缪颖教授和她的同行们,用一生亲近、了解、发现自然界的奥秘,就是希望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够推动一方经济发展、造福于更多的人。

推动福建蔬菜、花卉业发展

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漳州市,是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基地。其中被誉为“漳州三宝”之一的水仙花,不仅是漳州市花、福建省花,在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定期在这里举办的中国水仙花艺术节、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成为加强两岸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不仅水仙花是福建省重要的出口创汇花卉,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让这里成为全国排名第二的蔬菜出口创汇大省。因此,植物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也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强大的助推力量 。从2000年起,缪颖教授的研究团队在德国期间就与台湾大学叶开温教授的团队在油菜的抗病育种方面开展合作,目前不仅在油菜、白菜,还在兰花的培育上进行多项合作。

产业发展中,植物衰老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作物过早衰老必定影响产品产量和品质,比如作物生育后期叶片过早衰老将导致同化能力降低,制约着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而叶片和花器官的衰老进程则直接影响到观赏价值和销售价格,特别是鲜切花和许多名贵花卉,如果能够延缓其衰老,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其观赏价值、市场价格,还能实现更远地区的销售以开拓出更大的市场。2009年举办的以“植物衰老与作物增产和品质改良”为主题的第351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会议执行主席、北京大学许智宏院士就提出:植物衰老研究是当前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的需求。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缪颖先后获得了厦门大学生物系学士、浙江大学植物生理学硕士和农学博士学位,后赴德国基尔大学、蒂宾格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并先后担任两校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组组长和独立课题组长多年。作为德国植物学领域为数不多的德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获得者之一,缪颖教授是植物衰老和细胞死亡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在植物衰老研究领域,她发现和证明了WRKY53是植物叶片衰老早期的关键性调控因子,并首次证明了一个蛋白在细胞内不同定位具有不同的功能。由于这些发现,缪颖教授多次被国际专业会议邀请作大会报告,如2006年美国植物学年会、2007年和2009年的欧洲植物发育衰老专业会议、2009年国际拟南芥会议、2012年国际植物分子生物学会议等。

为了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建设,缪颖教授于2013年受聘担任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在她为自己制订的五年计划中,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衰老调控基因(WRKY53、ESR、MEKK1和miR840a等)和花色调控基因(CHS和A1),以创造福建省特色作物(花卉与蔬菜)的品质、产量性状以及花卉保鲜、观赏性状的改良和特色品系。“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应该做的,也是我们非常希望能为国家建设尽的一份力”。

促进海西经济区建设

多年研究积累,缪颖教授已在植物科学研究的国际重要期刊《植物细胞》(Plant cell)、《植物期刊》(Plant Journal)、《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等上发表论文60余篇,科研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她创新性地提出双定位转录因子作为逆向信号因子介导着细胞器与细胞核事件的调控作用理论,这项研究成果的前沿性和突破性让她获得了德国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并被邀请在第十届国际植物分子生物学大会做报告。她还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类生态环保型质粒,该系统已经在拟南芥、竹子中成功转化鉴定,并获得科技部948项目的资助。

这些创新性的发现在缪颖教授的科研工作中并非终点。在福建农林大学多年来形成的研究服务于农业发展的良好科研环境影响下,依托学校完善的科研体制与硬件设施,缪颖教授在她的工作规划中,将带领团队继续双定位转录因子在植物发育衰老中的细胞功能研究及叶绿体和线粒体作为环境信号的感受体通过逆行信号调控植物衰老和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的研究。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如何与应用相结合,也是计划中重要的一部分。

我国是世界甘蔗主要生产国之一,作物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台湾、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甘蔗作为能源作物,其生物量的形成与糖分积累的过程也与叶片的衰老紧密相关。这方面的应用研究,缪颖教授团队已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蔗研究所展开合作,共同探明衰老启动和进程的分子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将为提高甘蔗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的育种提供依据。此外,在植物生态环保型转基因体系的应用研究方面,她们正致力于利用新开发的一类生态环保型质粒,避免转基因植物携带对人类不利的抗生素等标记基因对生态环境的可能污染。这套系统的应用,将开辟国内生态环保型分子育种的新理念,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这些研究将对海西经济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台湾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始发展现代农业,至今已取得显著成果。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两岸经贸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方面意义重大。

缪颖教授的研究在大大提升福建农林大学植物学科在国际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还将有力促进植物分子细胞与系统生物学基础的研究,对作物的分子遗传研究将有根本性的提高。这些研究对甘蔗、热带亚热带果树和其它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应用和推广意义重大,将为海西经济区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培养优秀后继人才

科技创新是一种贡献,人才培养是另一种更有价值的贡献。除了科研工作者,缪颖教授还有另一个她更重视的身份——老师。几十年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缪颖都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用于人才的培养。在由她担任负责人的多项国内外重要课题研究中,优秀的年轻人总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快速成长。而作为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副院长,繁重的科研和行政工作也没有让她离开三尺讲台,面对面的传授和交流,更让她能体会到奉献后的满足。多年来,缪颖教授已独立培养博士生4名,协助指导博士生4名;独立培养硕士生12名,协助培养硕士生5名,为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缪颖教授选择了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充实、强壮自己,并把用心沉淀下来的智慧贡献四方,通过自己传递自然的力量,传递生命的力量。

猜你喜欢

作物教授植物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