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16-02-15李大鹏
◆李大鹏
(吉林省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第二中学)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李大鹏
(吉林省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第二中学)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是一堂课有效讲解的开始,这需要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去用心研究和琢磨。笔者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对语文教材中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初中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注意研究提问的艺术,寻找到诱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引擎,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折射出智慧的光芒。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其意义有时远大于解决一个问题。”因为解决一个问题需要用到很多复杂的思路,这需要用学过的问题去解决,而对于一个创新问题的提出,确实需要一些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并且这代表着科学的进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能够使学生感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知识的兴趣。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从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当然,老师们在课堂和教学中也可以把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作为学习的重点。当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在教师的指引下形成,学生将学习建立在愿意学习、喜欢学的基础之上时,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意愿就会比平时大得多。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查找资料、充分表现、自我发挥、勤于总结、自我评价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课堂提问的问题中,改变问题的角度,多创设具有情景性的问题,对于课堂的效率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到《苏州园林》这一节课时。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之美在于山水之美,那么苏杭之美在于什么?苏州园林又有什么值得让大家喜欢的地方?有谁去过苏州园林?通过这样的一连串的设问,作为课前的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使学生的眼前一亮,提高了学习这节课的兴趣,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进一步调动起学生主观学习的愿望。
二、注重矛盾,巧设问题
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上来就马上对本课节产生兴趣。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选择性的引导,深入学习本堂课的内容,从中找到本节课的闪光点,以此为突破口,给学生的学习设置问题障碍,让学生形成遇到问题敢于突破的信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例如,人教初中语文七年下册《死海不死》课文,传统意义的大海是可以淹死人的,而死海为什么不死?课本中的两个死指的是什么?两者是否矛盾,而课文末段写到:“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指代的是什么?通过这样同一个字眼,不同的问题设计,势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能够通过学习,从课本中找出三个死的真正意思。通过这样的矛盾问题的设计,把原本枯燥的课文变得生动,使学习成为了兴趣。
三、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简单直接,直来直往,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使学生不能够开发思维,对问题感觉到索然无味。倘若教师把问题变成蜿蜒曲折的过程,让学生一接触问题就能够开动脑筋,这样才能极大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的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能够获得提高。例如,在讲到语文课文中《老山界》时,文中写到红军战士早上起来“抢了一碗就吃”,抢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是因为饭不够大家抢着吃,还是另有其他的意思。学生可能一时之间弄不清楚到底用意何在,教师就可以换一个角度告诉学生,小刚由于起来晚了,上学要迟到了,妈妈给他做的饭,他抢了一碗就吃,学生触类旁通,就会从其中知道了红军战士因为赶时间,抢了一碗就吃,在文中用来形容时间紧张,这表明了红军严明的纪律作风。教师经过这样的环环相扣的提问方式,通过其它生活当中的例子作为对比,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抢这个词的含义,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分层提问,化难为简
若想把语文课堂教的生动,教的有意义,单从简单的提问作为引导还是不够的,这需要教师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从课本全篇的谋略布局中出发,设计出一组系统的提问方式,在讲课的时候应用到课堂的各个环节,通过分层次的提问,逐步渗透课本传达的中心思想,把问题贯通到整个教学当中,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接受学习。例如,在讲到《变色龙》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分层次提问的方式。老师可以先问学生,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就会告诉老师,是善变的。接下来教师再问:“他的善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们就会回答:“他的情绪反复无常,让人觉得非常好笑。”老师又接着说:“他的情绪虽然经常的变化,让人琢磨不透,但是有一点是没有改变的,这到底是什么?”学生因为根据了上面的铺垫,有了一定对问题考虑的基础,就理所当然的回答是见风使舵。然后,教师就可以根据这样的问题,还原到课本当中,对课文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让学生对《变色龙》这节课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提问方式,学生很容易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古人言:“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只有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方式,改变自己的提问艺术,就会让学生产生疑虑,有了好奇心理,对学习语文才能够上心用心,这是学习语文的良好途径。只要教师掌握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魅力。
[1]侯立峰.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都市家教月刊,2014,(02):31.
[2]魏彦良.巧妙提问 诱导思维——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河北教育,2005,(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