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探究

2016-02-15黄光军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生活化物理探究

◆黄光军

(山东省昌邑市潍水学校)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探究

◆黄光军

(山东省昌邑市潍水学校)

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样更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引入生活之水,开展生活化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由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初中物理 生活化教学 全面发展 有效教学

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新课改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摒弃以往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要从学科的内在规律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为铺垫,以帮助学生获取丰富而直接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为理性认知,达到对抽象深奥的物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形象认知与灵活运用。为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照本宣科、纸上谈兵,而是要物理教学与丰富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物理教学富有生命的活力,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与消极情绪,带领学生展开主动而快乐的物理探究,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享受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前提。只有让学生带着高涨、激昂的情绪来展开认知活动,对所呈现的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才能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才能在探究的过程中发挥智慧力量,闪现创新的火花,展开富有创造性的认知活动,体会到创造的乐趣。运用生活化教学,不再是枯燥机械地讲解知识,而是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引入新知的学习,这样更能增强教学的真实性与熟悉感,更能缩短学生与学科的距离,带给学生心理上的放松,进而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主动性。

2.深刻理解抽象知识。物理知识抽象深奥,而中学生往往并不能直接地理解,而是需要借助直观的事物或情境以获取感性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而上升为理性认知。生活化教学不再是孤立的知识讲解,不再是学生机械的记忆,而是将抽象深奥的知识寓于丰富而直观的生活之中,将学生带入直观的生活场景之中,让学生从丰富的生活中来获取大量的感性信息,再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进而深入知识的本质,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的深刻理解。如在学习密度这一概念时,如果教师只是直接告诉学生密度的含义,学生只能机械记忆,并不能深刻的理解。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现象来设计这样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铁块和棉花哪个重?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铁块重。接着问第二个问题:一个小铁钉和一大袋子棉花哪个重?学生答道:棉花重。这与前面相矛盾,学生若有所思,那么如何来比较铁块与棉花的重量呢?进而使学生粗略地认识到相同体积的铁块比棉花重。在学生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密度这一概念,从而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密度就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这样学生的理解是深入本质的,是真正的理解性记忆与运用。

二、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学习物理的价值就在于服务于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以致用,以增强教学的实用性,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

1.设计富有实践性的题目。随堂训练或是课后作业都不能机械地照搬教材或练习册,而是要设计更多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实践性的题目,以将学生的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物理探究的视野引向宽广的现实生活,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与运用能力。如学习了串联与并联电路,可以让学生来帮助学校设计各教室的电路,要求用一个总开关来控制每一层楼道里的灯,各个教室内的灯由单独的开关控制。如学习了摩擦力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来想办法解决雪天路滑如何尽量避免车祸的发生。这样富有实践性的题目不再是让学生机械记忆与运用,陷入繁重的题海战术,这样不仅不能深化学生的理解,还会让学生对物理学科彻底失去兴趣;而是让学生在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生活的过程中感受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同时更能让学生真正地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能够激起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热情。

2.开展丰富的课外小实验。课外有着更充足的学习时间与宽广的学习空间,从物理走向生活,也不能只是局限于让学生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决现实理论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开展更多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来完成许多课堂上所不能完成的实验,引导学生在丰富的实验中来掌握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教材上没有、课堂上学不到的能力,以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求学精神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我引导学生在课下积极动手,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运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自制简易温度计、家庭电路的模型、简易电动机、扬声器、弹簧测力计、简易气压计、简易打气筒等。这样的课外小制作更有个性,更具创造性,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积极动脑,更加深刻地理解与运用这些原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牢固掌握;同时更能彰显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更能还原教学的生动活泼,使教学富有生命的活力,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深刻地理解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1]包真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教学中的“STS”模式.物理教师,2012,(02).

[2]李俊谦.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探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9).

[3]史先民.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策略.中学物理,2011,(29).

猜你喜欢

生活化物理探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处处留心皆物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