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品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实效性的研究

2016-02-15◆姚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信息技术

◆姚 丽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韩城镇中学)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品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实效性的研究

◆姚 丽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韩城镇中学)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也是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机会,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教学工具无法比拟的优势。

信息技术 探究式教学 思想品德

探究式教学(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可谓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如何把信息技术有效的与思品探究式教学相结合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思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没有强烈的兴趣,便不能运用发散性和跳跃性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去获得结论。而信息技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我在讲教科版16课《可持续发展》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环保意识差,导致我国资源环境形势严峻,我专门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大旅游景点人们在欣赏完美丽景色后留下的垃圾(矿泉水瓶、口香糖、塑料袋等)以及环卫工人受访时说的一段话,观看过程中及看完之后,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纷纷发言谈自己看完之后的感想,由此教师就轻松的引出可持发展这一话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设情景,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达到其它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如我在讲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危害时,就采用了多媒体课件从不同的角度给学生展示人口过多给我国经济、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环境、就业等带来的危害,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具体的数字,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融会贯通,将知识由难转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具有实效性的教学课件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授课灵活多变的方法和特点,利用PowerPoint具有功能强大、简单易用、修改方便等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制作课件过程中,首先,在透彻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重点和难点。其次,课件制作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素质和提高能力方面。在制作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文档,力求使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精练、简明扼要,使学生一目了然,如可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将每一张幻灯片制作成多个文本框,重点和难点处添加特殊颜色和符号,可根据需要,将文本框的内容制作成动画效果,同时设置对象出现的时间和顺序,还可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基础上,经常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音像资料应用到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做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学习环境。比如,我在讲多彩的文化一课时,就用课件展示了世界上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特色,这是书本上所看不到的,即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练习方式多样化

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速”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电脑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五、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时代的发展,要求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也要求学校教育走在发展的最前端,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更新主要受教育观念的支配,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优势,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不过,我们不能盲目地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以,客观合理地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转变的观念。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种适应飞跃式发展的教育教学的手段和工具,它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起到了任何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实践的深入、认识的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