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6-02-15张玉伟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德育课德育中职

◆张玉伟

(太原铁路机械学校)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张玉伟

(太原铁路机械学校)

中职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大思想解放的深度和广度,注意与时代前沿思想对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以兴趣激发为教改大思路,进一步调整中职德育课堂结构,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情趣盎然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顺利成长、成才。

中职学校生源较差,道德素质低迷,如何优化中职生整体素质,引导中职生进入良性学习轨道,这是中职学校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德育课是中职学校提升和夯实学生基本素质的常规平台,在中职德育工作中具有核心引领作用。中职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大思想解放的深度和广度,注意与时代前沿思想对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以兴趣激发为教改大思路,进一步调整中职德育课堂结构,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情趣盎然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顺利成长、成才。

一、中职德育课教改的必要性

中职德育课是对学生良好思想和道德的矫正,内容涵盖多个方面,既有精神信念方面的坚守,又有职业心理和法制理念的传输,可以说,对学生成长不可或缺。当前,中职学校教育改革如火如荼,信息化社会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学生获取的知识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对中职学校德育教学造成一定掣肘,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常言道,德艺须双馨。要想使学生成长为对社会真正有益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大力实施思想道德教育,让德育成为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之魂。

学校在着力推行德育系统工程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开辟更为多元化的德育新路径,打造多方位、立体式、全覆盖的德育新框架。教师是活跃在一线的德育前沿力量,在进行德育教学实践时,教师应首先做到自律,用高尚的道德准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躬亲示范,营造“跟老师学做人”的精神氛围。在处理师生关系或学生关系时,教师还要做到以德服人、以礼待人,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学生的满腔热爱,用自己的言行熏陶学生,催生学生的情商萌芽和发展。此外,德育课教学还应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到准确把握,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培养学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广泛联系社会实际,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入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由此可见,中职学生的学生虽然整体素质并不高,但向真、向善、向美的渴求还是很强烈的,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需要。中职阶段是与社会接壤的学习阶段,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将来的就业,这不紧紧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民族义务。

二、中职德育课实践创新的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臻完善,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全球信息化时代不期而至,中职生的视野持续扩展,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更加严重。因此,中职德育工作压力日大,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笔者在长期的德育课堂创新实践中,积极解放思想,谋求标新立异,取得了一定成绩。仔细梳理,蓦然发现,中职德育课教改工作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大胆推行科学文化知识课堂的改革创新观念,重点做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求新求异,努力将科学文化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加大德育在社会中的实践力度,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效对接,突出“学以致用”的治学理念;有针对性的开展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鼓励学生在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大洪流中实现自身价值,将全面发展的教育新时期理念贯彻到学校德育教学的全程环节中,打造中职生健康成长的坚固基石。

(2)突出中职生主体意识形态的形成。环顾当今社会中的多个职业岗位,不难发现,但凡优秀人才,都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和强烈的主体发展意识。在中职德育课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大力借鉴普教中的新课程教改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夯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的主观发展意识。多次的教改实践证明,如果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就不会有独立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体系的形成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也就无从谈起,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3)有的放矢地优化创新德育教学内容。在传统德育教学的框架内,由于教师受到惯性科学化思想的影响,教学内容单调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厌烦心理不断滋生,导致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条轨道的分化愈发严重,大大降低了德育课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创新的力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或形式,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式教育,促使学生准确定位自己,将自身置于“人生、就业、创业”的打坐标中,不断丰富学校德育探索的多元化路径。

(4)将教学方法创新作为教改常态机制。毋庸置疑,传统的德育课,大都偏重理论说教,不注意学生良好心境的搭建和内心情感的体验,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互动较少,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师生双方更是苦不堪言。中职德育教师应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开辟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此外,还要善于在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有益而新颖的教学元素,为教改实践增添一些趣味性,在循循善诱中帮助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爱上学习,把学生当成每天的必修课去做。

人才培养,首必修德。因此,中职德育教师应以德育课为施教平台,持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创设德育课教法运行系统,完善已有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将中职生打造成社会责任感强、创新意识深刻、改革本领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李佳明.小议中职德育教改创新之路.亚太教育,2014,(12).

[2]陈鲁鸣.浅析如何优化中职德育课堂结构.读写算,2015,(03).

猜你喜欢

德育课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