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视野下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2016-02-15寇海洋
◆寇海洋
(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镇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视野下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寇海洋
(吉林省公主岭市陶家屯镇中心小学)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结合小学生和小学语文教学特点研究认为,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必须让学生要有创新的欲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怀疑意识。
小学生 创新人格 培养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高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别开生面的新世纪,新的知识不断增长,新的专业领域不断拓宽,教育的价值和功能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以发展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思维培养是伟大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庄严使命。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
一、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小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例如,我在教学《月光启蒙》这课时,我问学生:“声音是用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为什么文中却说‘小院里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小院里可能种着花草母亲的歌谣夹杂着花草的芬芳。”有的说:“我爱母亲我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感受着母亲身上特有的体香。”还有的说:“母亲的嗓音甜美就像花的‘芬芳’一样令人陶醉……”对于他们的回答我都给予了肯定。因为孩子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的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具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前提是: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传递。俗话说:“童言无忌”,不允许学生犯错误是会压抑学生创造性人格形成的。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关怀,让他们具有自信心,大胆地去表现自己独特的想法。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应该用信任和鼓励多给学生创设一些自我表现的空间,多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及时表扬和肯定。老师不应该是用烛光照亮学生,而是用火柴去点燃学生的智慧。
三、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怀疑意识
教师平时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生也不歧视差生,不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也不武断地下结论,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提出意见,通过这样的途径缩短师生距离从而使学生敢于质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特别是对待那些擅长思考、思维活跃、有个人见解的学生不打击、不压制,这样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子才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
在教课文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讲读前、讲读中和讲读后划出时间,引导学生提问题。课前布置预习把不懂的内容找出来并作好记录,上课时提出来,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要认真查看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并且参考其内容制订教学目标。课中随着学生再次质疑,教师要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训练重难点;课后再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为教学查漏补缺。
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一)引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
讲课之前是学生预习或自学的阶段,教师此时帮助学生质疑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尤其是学生自己提出质疑,更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带着问题学习的习惯。教师一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来质疑,因为课题往往能提供行文的线索,概括文章的内容或体现课文的思想内核。比如,在教学《猴子种果树》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读课题然后根据课题提问,大多数学生都能提出“猴子种了哪些果树?”“最后有没有收获果实?为什么?”这样的疑问,接着让学生自主解答,学生被推到了主动探索的地位,质疑解惑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他们兴致盎然地边读边寻找答案,整堂课都处在一种积极的思维之中。
(二)引导学生抓关键句段质疑每篇课文往往有些句或段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的作用。这一类句或段概括性强,蕴涵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全文有密切的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句、段引导学生质疑能“触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教《骑牛比赛》一课时,当学读到“骑手说:‘小姑娘你不知道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这个关键句时,教师点拨学生试着根据这个句子提出几个“为什么”。学生循着教师的引导分别提出“为什么比赛时骑手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呢?”“骑手摔下来上千次为什么还敢来参加比赛?”“为什么骑手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还要继续练习?他不怕吗?”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十分轻松地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文章“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终会成功”的中心。这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力证明。因为学生只有经过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才有疑可质。
(三)引导学生抓重难点质疑
在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处引导学生质疑,能叩开学生的思维大门,在积极的双边思维活动中使教学过程如破竹之势顺水推舟,从而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例如,《奶奶的白发》一课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到长辈们对自己无私的付出,而课文中祖孙俩的对话无不揭示了这一点。于是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认真读对话然后大胆提问。学生兴趣盎然“白发明明是自己长的,奶奶为什么说是爸爸和‘我’给的呢?”“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下头没有吭声?”“奶奶的白发还会变黑吗”等疑问,使课堂充满活力,格外引人入胜。而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解决,教师在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应帮助、引导学生筛选、提炼出重点问题使学生的质疑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完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飞跃。这样学生就在自己的质疑中攻克了本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四)抓反常处质疑
课文内容的反常之处也是学生思维容易堵塞的地方。让学生在此质疑不仅能够使学生明确作者用意、畅通思路还能开拓思维加深理解。这反常之处在学生自习时就应引导他们找出来,让学生培养出一种敏感性思维习惯,不要随意放过任何一处“有疑”的字、词、句、段,这些地方往往是作者反复酝酿为表达中心思想以奇巧取胜的点睛之笔,所以细加研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既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1]陈浩.浅谈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引导[J].西部科教论坛,2009,(22).
[2]仲哲明.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9.
[3]刘奎林.灵感—创新的非逻辑思维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