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快乐工作
——记我校师生共同的大课间活动
2016-02-15◆郭军
◆郭 军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第四小学)
快乐学习、快乐工作
——记我校师生共同的大课间活动
◆郭 军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第四小学)
大课间活动是目前小学校园都在进行的活动,我校秉承“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宗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提升自信,生化师生关系。
大课间活动 师生参与 提升关系
我校一直秉承的办学宗旨是“快乐学习,快乐工作”,这一点在全校大课间活动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我校大课间活动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大课间操也由原来的每天一操更改为每天两操,采用多种形式的创编操、多种体育(项目)让全校师生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老师和孩子们走到阳光下,与阳光做伴,以操场为舞,在阳光的沐浴下,老师和孩子们尽情的享受生活、寻找乐趣,把学习与工作带来的压力与紧张的气氛及时的宣泄出去,这种“阳光体育”给老师们带来了工作的轻松感、给孩子们带来了运动的快乐感,让老师和孩子们能够在运动中找到自信、得到满足,也让师生的关系在运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一、对近1年的大课间活动实行下来进行总结
1.大课间作为一种学校的课程,肩负着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全面育人,调节师生身心健康的重任,这就要求他必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喜欢。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和教师的紧张工作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大课间体育活动水平还能反映学校的校风、学风甚至班风,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实践证明,凡能高质量上好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学校,必然是一所校风正、校纪严、学风活的学校。选择恰当的音乐,创编孩子们喜欢的操,可以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同时锻炼身体,让他们感受到大课间活动不是为了做操而做操,使他们能够心甘情愿满心欢喜的融入到大课间中来,沐浴阳光,享受生活。同时,也让老师们感受童年的快乐。
2.大课间是一种体育生活,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一个起点,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来学习的,也是来生活的。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既然是一种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绚丽多彩,人情味十足,为学生们诗一般的生活增光添彩,既然是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活动就应以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建构。
3.大课间是一种校园文化,是一种美的表达和心的交流。大课间活动既是一种体育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奇妙的音乐声中,在欢快的节拍中,舒展着身姿,不仅是力的显现,也是美的表达和心的交流。大课间活动不仅是对紧张的以室内文化学习为主的智力活动的一种调节,它还能满足对体育活动的需要,促使学生在操场上、在阳光下陶冶身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各种操的学习,加强了学生对正确身体姿态的感知,通过练习不同类型的自编操,也极大地丰富了孩子对美的感知,这也是孩子们在日后生活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4.大课间活动是开放性和自主性的,是否能有序地开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取决于学生的自控能力,我们依靠班主任,一是提高学生对大课间活动意义的认识,强化学生正确体育观的形成;二是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三是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他们学会守纪,参加活动时活而不乱。
二、针对学校大课间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改进意见
1.大力宣传,转变思想
近几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国家部委,都针对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出台了相关的文件精神,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提到新课程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还要促进学生身体、心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2.创新活动形式,激发活动兴趣
大课间活动是一个长期的活动形式。如何能长期地让学生保持对活动的兴趣,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通过一段时期的活动后,如果没有再次对学生激发活动兴趣的话,学生就会慢慢的失去原有的兴趣,活动将会在学生心目中终止。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应该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活动内容对学生活动所创造的成绩给于奖励,肯定学生活动的成绩以保持活动的开展。例如,每月对各年级成绩最优异的班级进行奖励,让获奖班级的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以及满足感,让没有获奖班级的学生在羡慕和奖品的诱惑下产生动力,力争在下一个月的活动中发挥最好水平,创造更高成绩,超过其他班级。
随着我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我们也不断地加强改进,每一项方针策略我们都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计划我们都细心思考,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地改进提高,让我们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进一步走出我们自己的创意。
[1]陈东南.如何开展大课间活动的策略[N].广东教育,2009,(05).
[2]李东昌.小学大课间活动教学有效性[N].小学教学研究,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