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6-02-15余俊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7期

余俊江



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余俊江

【摘要】目的 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诊治的4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实施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内侧平台后倾角和外侧平台后倾角明显改善(P <0.05),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2%。结论 后侧入路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确切。

【关键词】后侧入路手术;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愈合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类型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而采取恰当的入路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本研究即对4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进行后侧入路手术治疗,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本组研究的41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均为医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并经过X线片检查等明确诊断且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排除合并手术禁忌证者,本组研究对象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为18~69岁,平均年龄为(43.4±7.1)岁;骨折类型:单纯后柱骨折30例,合并侧柱骨折11例;骨折原因:交通伤19例,坠落伤13例,运动伤5例,其他4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接受后侧入路手术治疗,先拍摄膝关节侧位片与正位片,CT扫描和三维重建等完成后,患者保持俯卧位,行气管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1)后内侧入路手术过程:经半腱肌和腓肠肌之间进入,切开其半腱肌附着物,剥离骨膜,暴露胫骨后内侧的关节面;(2)后外侧入路手术过程:沿股二头肌后方边缘取S型切口,切开深筋膜后分离神经和肌腱,沿腓肠肌的外侧和比目鱼肌间隙探入,暴露其胫骨后外侧,完成骨折复位治疗后选取最佳内固定。

1.3 观察指标

(1)应用X线片对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内侧平台后倾角和外侧平台后倾角予以检测和评估;(2)应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1]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其评定标准包括屈曲畸形、疼痛、关节稳定性、活动范围和肌力等,总分是100分,≥85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可,<59分为差,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通过χ2检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资料对比则通过t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本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内侧平台后倾角和外侧平台后倾角变化

术后即刻,本组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是(70.1±3.2)°,内侧平台后倾角是(6.2±1.0)°,外侧平台后倾角是(5.5±0.9)°;术后1年,本组患者胫骨平台内翻角是(85.0±2.9)°,内侧平台后倾角是(8.7±0.8)°,外侧平台后倾角是(7.8±0.6)°;其手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的骨折愈合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评估本组患者膝关节功能

本组41例患者中,膝关节功能为优者31例,为良者6例,为可者3例,为差者1例,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是90.2%(37/41)。

3 讨论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属于特殊关节内骨折,通常因膝关节在屈位、半屈位时遭受巨大内外翻或垂直应力所致[2],且原始骨折线转变成为冠状面。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往往伴随关节面移位或压缩等情况,需给予及时复位、固定治疗,避免患者因治疗不当或者不及时而并发关节面塌陷、创伤性骨关节炎等症状[3],影响患者预后。然而,由于该骨折解剖过学结构相对复杂,手术难度较大,需选择恰当入路术式解决上述问题[4]。

传统入路术式存在剥离范围过大等缺陷,容易损伤患者神经和韧带[5],且无法充分暴露术野,延长手术时间;前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尚可,但因不能清晰观察偏后骨折线,无法在直视状态下复位,因而不能实现解剖复位[6];同时,前侧入路一般需置入拉力螺钉实现固定,但其力学稳定性不佳,不利于骨折愈合。而后侧入路则可克服上述术式缺陷,其优势如下:(1)不会暴露人体重要的血管神经,从而保护患者骨折四周软组织和血管神经[7];(2)能够彻底暴露其骨折端,完成直视复位;(3)可自后向前固定骨折块,防止骨折移位[8],进一步改善骨折愈合效果。就本次研究结果得知,相较于术后即刻,本组患者术后1年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内侧平台后倾角、外侧平台后倾角显著改善,且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达90.2%,充分证明了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突出效果。

综上所述,后侧入路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治疗中,可恢复其膝关节功能,并改善其愈合效果。

参考文献

[1]石守为,张文生,王善明,等.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不同手术径路内固定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7(4):321-323.

[2]陈红卫,赵钢生,潘骏,等.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治疗进展[J].中国骨伤,2012,25(4):352-355.

[3]张晓辉,邵强,余建,等.三柱分型理论指导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5):794-795.

[4]白忠.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33-34.

[5]王秀娟.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方法及要点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209-210.

[6]胡波,张辉.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评估[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8):762-765.

[7]乔晓红,查振刚,牛建军,等.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2):2034-2037.

[8]张海雁.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8):29-30.

作者单位: 028000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osteri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olum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YU Junjia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orqin district of Tongliao, Tongliao 028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olum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Method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fracture 41 cases of tibial plateau column embodiment posterior approach surgical treatment from January 2013 to July 2014 in the hospital, evaluate its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 This group of patients within 1 year after tibial plateau varus angle, after the medial plateau and the lateral plateau inclination angl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0.05), good knee function rate of 90.2%.Conclusion Posterior approach surgery for post-column 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of the exact effect.

[Key words]Posterior approach surgery, Column afte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Healing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7.083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7-0121-02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