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转变

2016-02-15刘英波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浅谈理念教材

◆刘英波

(吉林省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第一小学)

浅谈新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转变

◆刘英波

(吉林省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第一小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学生学习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这种情况表明,教师的教学愿望、理念与实际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差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解决实际问题,即语文课堂中的教师教学的转变。

语文课堂 角色转变 研读教材

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师是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者。但如今,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及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不在是学习的主导者而是引领者,那么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如何对自身角色进行改变呢?

一、重新解读语文教材

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内容。但是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不能将任何知识的来源都依赖于教科书,要具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例如,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适时适当地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我们现在的教师,不能做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要转变以往盲目依赖教材的使用原则,要将“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文化积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同时根据教材中“主题单元”的编排体系,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天地”“金钥匙”“小话筒”等崭新设计,这样不仅蕴含着全新的理念,将新知识、新内容以趣味性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同时还会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极大兴趣,产生学习的欲望。在这样的新型教授理念下,课本教材就会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活动同样也会引起了孩子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爱上语文课、爱学语文,这样就完全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导致的学生觉得语文课堂枯燥、厌烦语文课的状况。在促进了教师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的同时,也调动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重新认识语文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枯燥乏味的知识讲解,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教育者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积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等这些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树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该明确: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互动过程,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而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疑惑。教师应该组织问题让学生去提,通过学生的讨论、答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这样的语文教学,学生才会享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这才是新教学理念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我们语文教师,不能总是对学生“授之与鱼”,而是应该将“授之与渔”的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方式的改变,为教师的教学课堂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的发展空间,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时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教师的创造性使用教材,是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自身教学素质的重要表现。首先,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可以适当的调整授课进度,并且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适当增减教学内容,重组教学单元,内容的整合等。其次,教师对教辅、教具、课件等的自主开发,可以适当的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策略及授课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师要创新性的开创适合自己班级的特色的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差异及特点,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红旗班级。最后,教师要合理地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可共享的课程资源,在充分认识教学理念和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遵循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原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但是,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一是以《课标》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能随意改变教学目的,不能违背学科教学特点。二是要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切不可盲目“快乐教学”,最后失去教学的真谛。三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已知认识未知;形成自我分析、判断、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可能避免主观行为,同时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不能“为改变而改变”“为更换而更换”。

四、开发利用有效资源

教师除了在主观上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在客观条件上则必须要有实验指导、课程资源等强大的支持。创造性的教学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特别是信息化课程资源作支持。现在教师常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类型有很多,例如媒体素材、题库、试卷素材、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如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购置相关的素材类光盘;对传统素材进行美化教学,然后加以利用,通过搜集、整理、下载素材,收集其他教师已有信息化资料等。建立教育资源库,提供资源充分共享共建。通过资源共享,既扩展了自己的教学素材,又丰富了别人的教学内容。

教育理念的创新,要求老师们重新对自己的职业角色的定位,老师们要创新地发掘内涵,变通地实践要求。更多的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减少教法上的墨守成规,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踊跃的发言,做到敢说、会说、能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1]王本清.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新课程,2012,(08).

[2]卢权.浅谈新课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观念的转变.时代青年, 2011.189.

猜你喜欢

浅谈理念教材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为诗浅谈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