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2016-02-15陈维龙
陈维龙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陈维龙
摘 要:信息技术课开设已近二十年,在平时教学与考试复习的组织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将其定格为一种与其他学科教学模式不同的模式,这种模式弱化教师的讲授作用,强化教师的课堂整体组织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进行分层次教学与分组教学。对当前及今后的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分组教学
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已开考多年,其重要性得到各学校及学生的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内压相对减小,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还在影响并主导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1)信息技术课教什么、学什么,在许多学生的意识中,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的课、打字课、游戏课。(2)在怎样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问题上,学生还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不够。(3)学生的重视度不够,学习兴趣不高。有的还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学业测试学科的重要性,上课做其他作业、拖拉练习任务的大有人在。许多学生对教师限制游戏、限制上网不满,课堂氛围不够友好。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是上网高手、聊天高手、游戏高手,考试这点事不在话下。历年考试结束后,我们对考试通过情况进行分析时,都有不少学生因为太自负而考试不能通过。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们在组织信息技术教学与复习的过程中,从教学内容到课堂结构,对教学活动的组织进行精心安排,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
一、观念更新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但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只能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应该将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教师应该把精力花在教学的准备、教学过程的监控、个别辅导与教学经验总结上,花在不断学习、不断提前的“镀金”上,没有知识更新的教师不知道怎样去学习新知识,就不是称职的教师,就不能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更不能成功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弱化“教书匠”的角色,成长为教研专家、教书匠与学习者的结合体。
学生不能仅仅限定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当代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呈三维立体模式向纵深发展。诚然,知识的接受是主要任务,但对知识的延伸探索、对知识的质疑、对学习过程的掌控,都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知识源不能再局限于教师,应该更加宽广,通过书籍、网络等,都是很好的知识源。简言之,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课堂的定位也要更新,不能仅作为教师知识的演示之处,应该成为学生知识接受、实践、深化的地方。课堂的氛围应该有序而活跃、友好而民主。信息技术是新兴学科,新知识、新技能层出不穷,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看法,然后再进行共同探讨。要重视个别辅导,个别辅导具体精确,学生印象深,接受效果比较好,教师要将相当多的时间用在个别辅导上。
二、教学活动组织
1.备课
虽然信息技术在全省统一开设已近二十年,可各校的实际开设情况参差不齐,到了高中以后,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差距很大,基础好的学生课本知识都不需要讲,可基础差的学生连鼠标都用不灵活,所以备课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照本宣科。权衡利弊后,笔者将备课内容的重点放在课本内容与考试相关内容上,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两个层次的选学内容:一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新鲜的知识点,这样才能让这些学生学有所得,不至于对信息技术课失去兴趣与信心;二是为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准备一些与当节课内容相关的准备知识,让他们不至于无法进入当节课的学习。通过这样有层次的教学内容组织,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如Windows基础操作,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没有这部分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笔者安排了这部分知识,并且安排了两节课。(1)准备一份检测题,涉及复制、移动、回收站操作等Windows基础操作,是本课的达标练习。(2)准备了一份Windows基础操作的Flash演示课件,供基础不好的学生自学。(3)一组Windows“高级”技巧,取“高级”之名,主要是突出其提高之意。这些技巧实用、简便,学生掌握了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层次学习内容的设置,使得课堂充实,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备课内容组织上,也有区别,对于比较简单的知识点,可以一带而过,对于共性问题及关键知识,则要备详案,不在乎对学生讲多少,关键要讲得精、讲到位。为了便于学生的二次学习,可以将所有教学内容全部形成课件,供学生自由下载观看,这样虽然教师的先期工作压力与难度大一点,但好处多多,可以减少教师个别辅导的压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课堂组织
课堂总体上采用分组教学模式,以3个人为一组,根据情况,每个组可采用好中差、好中中、好差差等多种搭配方式,切忌好成团或差成团,教师要求每组内成员必须协同作战,共同学习,但要单独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适时进行评点并对全班进行公示,鼓励优秀学习小组。通过这种协同学习模式,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优势互补,学有所得。
3.45分钟时间分配
新授课的讲授时间应控制在25分钟以内,最好在15分钟以内,要尽量多留时间给学生,复习课可以把全部时间都给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进度与整体练习状况,对关键知识与共性问题进行即时剖析讲授。
三、教师角色的分析
笔者曾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这种学习模式实施后,可能很闲,也可能很忙,为什么?当学生没有适应这种学习模式时,学习会感到吃力: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不知道怎么处理学习中的问题,笔者的学生大都是从农村初中过来的,在学习上主动性不强,学习的胆子不够大,常因为讲课时间少,而又没有学生问问题,整节课显得很闲。所以,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逐步适应这种学习模式,而不是一个劲地实施教学进度,通常新生开学之初,我会设计一个一节课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化2~3节课去完成,这个任务的内容是次要的,但要有一定难度,学生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学生完成的效率可能是比较低的,但只要学生能适应这种学习模式,教师的目的就达到了。当学生适应这种模式后,则会显得很忙,因为不时地会有学生向我提问,要一一给他们做个别辅导,当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时,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好问题讲授,不至于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度。
这种模式进入正常运转后,教师应该是比较“闲”的,因为学生除了向教师提出辅导请求,还可以向教师的共性问题讲授、教师的课件、同组学生咨询,这几个途径得不到解决时,才会向教师提出辅导要求,教师适时适当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可以利用“闲暇”,尽量多地做好个别辅导,细致分析组织课堂学习流程,发现课堂问题,组织关键知识点与共性问题的即时讲析。
课后,教师要认真撰写教后感,将课堂上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以后组织教学的依据。
四、信息技术课的激励机制
信息技术课相对于其他课而言,激励方式很多,除了常规的激励方式,笔者还尝试了以下几种激励机制。
1.游戏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对游戏深恶痛绝,我对此有不同的理解。绝大多数学生对游戏都有或深或浅的依恋,即使用再多的办法,学生也会变着法儿玩游戏。所以,笔者对学生作了如下规定: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玩游戏,但只允许玩规定的游戏。不允许学生玩大中型游戏,只允许玩一些不易上瘾的小游戏,如超级玛丽、黄金矿工、连连看之类,这些游戏比较小,有意思,学生爱玩不上瘾。
2.网络排名
我们机房专门做了一个网站,向学生提供电子邮件等各种服务,其中一项就是将每周作业和各项表现优秀的学生向全校学生公示,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供学生感兴趣的资源
机房专门设置了一个下载系统,供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之余下载使用,内容很广泛,有电子字典、历史知识、经典文章等,学生比较有兴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好处。
五、结束语
这些实践经验都是在日常工作中的点滴小结,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教材内容、课型、学生状态作细致的分析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上好每一节课。
作者信息
陈维龙,本科,中教一级。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刘庄中学,22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