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奥运时代”中国高校体育发展探析

2016-02-15滕金丽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竞技大学生体育

滕金丽

(郑州大学 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后奥运时代”中国高校体育发展探析

滕金丽

(郑州大学 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后奥运时代”中国把“发展体育大国”和“全民健身”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心.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在校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指出中国高校体育的价值取向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导向,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后奥运时代;高校体育;价值取向;发展趋势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国内体育界的专家和学者们也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关于“后奥运时代”这一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解释,但是很多学者都认为,对于中国而言,“后奥运时代”是指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奥运圣火熄灭的那一刻后,它代表着中国竞技体育在世界体坛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国的体育事业是全民的事业,其最根本、最核心的目标是通过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增强中国国民素质.作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连接最为紧密的结构,高校体育对中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对于大学生而言,学校体育不仅仅只是一个强身健体的手段,它更应该成为培养一个人体育文化素养的途径,这不仅要求大学生们要具有参与和组织各种体育实践活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形成较为稳定的体育价值观念和健康意识.中国《体育法》明确规定:“我国体育工作要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和传承全人类优秀体育文化的重任.”[1]那么“后奥运时代”高校体育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为中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服务是笔者思考的问题.

1 “后奥运时代” 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

展趋势

1.1指导思想

北京奥运会后人们对于竞技体育的热情有所减退,可是全民健身的热潮却是越来越热烈,中国体育工作的重心也由“发展体育强国”向“发展体育大国”与“全民健身”迈进.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出现,中国民众参与体育活动也相应地表现出几个鲜明的特征:首先,参与体育活动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都在稳定地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体育锻炼的大军中来;其次民众的体育素养进一步得到提高,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增强;再者,中国民众所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种类也越来越多,如定向越野、体育旅游等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各种“休闲”体育活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另外,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更加注重科学健身的锻炼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中国学校体育要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体育爱好、体育专长的形成,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与体魄,奠定终身体育基础,这和中国体育工作发展的大趋势是不谋而合的.

1.2培养目标

“后奥运时代”中国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应以全面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近些年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都显示出现代大学生体质状况呈现下降趋势,同时近些年层出不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也给高校教育工作者们敲响了警钟,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不良因素的很多影响.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健康的人不只是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完成这个人才培养的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青少年在学校接受体育教育.有研究指出:2008 年北京奥运会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影响很大,提升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和兴趣;对大学生体育行为转变有着积极推动作用,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度明显提高[2].高校体育工作也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使其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术和方法,具备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3教育内容

“后奥运时代”中国高校体育教育内容应多引进时尚体育项目,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大学生也不例外.这时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学习、锻炼和休闲娱乐的需求,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接触和学习一些新颖的、时尚的运动项目,丰富锻炼内容,同时能感受运动带来新的锻炼体验,因此一些运动项目如攀岩、轮滑、高尔夫、广场舞、啦啦操等愈加受到现代大学生的喜爱.高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如何能让学生在学校里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运动项目,体验运动带给人的乐趣,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和学校体育管理者需要关注的内容.“后奥运时代”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要不断丰富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将一些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纳入教学中来,以提高学生运动娱乐兴趣为目标,在教学中应集娱乐、道德、健身为一体,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把中国发展成真正的体育大国而努力.

1.4培养途径

“后奥运时代”中国高校体育教育培养途径应探索高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优质结合发展的道路.在不少人眼中,学校体育是为了增强体质、教授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运动技能,而竞技体育是为了争金夺银,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而事实并非如此.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现在高校体育课程多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缺少竞技体育项目的学校体育是不完整的;另一方面,现在很多的竞技体育运动员都是从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选拔出来的,如:清华大学跳水队,2015年北京世锦赛上打破亚洲纪录取得标枪银牌的吕会会,同时相当一部分专业竞技运动员,如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奥运冠军贾占波等,退役后为了能更好地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服务,也会选择进入高校学习文化知识或工作.近些年体育工作者们一直在提倡走“体教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强调在学校体育中强化竞技体育的功能,培养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掌握至少一到两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运动练习方法,为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结合能使竞技体育焕发新的生命力,为竞技体育建立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否则竞技体育的发展道路将会越走越窄,最终被时代抛弃.

2 “后奥运时代” 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

展策略

2.1高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转变需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

“后奥运时代”中国高校体育工作要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必须从学校管理者、体育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着手,依托并有效利用社会、地方、学校的各种资源,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构建丰富多彩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始终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让中国的高校体育与时俱进,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迈入世界体育大国的行列做出贡献.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努力,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事业的专门人才,所承担的工作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对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所寄予的期望,要求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也必须不断增加,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中国高校体育工作的需要,为中国体育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

2.2高校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加强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宣传与生命安全意识的培养

近年来,中国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较为关注,但却忽略了对学生的体育安全教育内容.有统计显示,中国在校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率很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体育活动的安全知识严重缺乏[3].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发生意外伤害,不仅给学生和家庭带来沉重打击和痛苦,还会对学校体育工作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给体育教师带来沉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不仅如此,很多研究也发现,高校学生虽然生理年龄绝大部分已经成年,但是心理却很不成熟,高校是个相对开放的“小社会”,大学生会面对各种社会不良因素,同时近些年各种人为或者是来自大自然的灾难,也对大学生们造成了一定的威胁.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必须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安全意识、生命安全意识、灾难逃生技能和良好的心理调适应能力,多开设一些相关课程或者讲座,把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纳入到学校体育中来.

2.3高校体育教育的培养内容应开设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现在中国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受到全世界的瞩目,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来到中国学习传统体育项目,国外很多地方都开展了中国的传统武术和太极拳的教学,武术已经成为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表演项目.高校体育融汇吸收民族传统体育是对中华民族体育的发扬和传承,它不仅能让学生学习掌握丰富的相关体育文化知识,而且能给学生传递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民族文化精神.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感悟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的内涵,既丰富了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让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伴随学生们的脚步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得到大力弘扬.

2.4高校体育教育的培养途径应实现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一体化

进入“后奥运时代”,随着中国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体育运动的大家庭中来.而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就必需从娃娃抓起[3].儿童和青少年的体育习惯和体育行为首先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体育能从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从而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正常、健康地开展;反过来大学生也能把在校学习的体育知识传递给家人和朋友,帮助他们养成正确锻炼身体的习惯.不管是家庭体育还是学校体育都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连接地愈加紧密,如在校大学生可以进职业运动队、学校的体育资源面向社会人员开放,社会上的体育俱乐部也积极向学校和家庭渗透,家庭成员可以一起参与体育锻炼的现象使得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界限逐渐模糊.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是家庭体育开展的基础,同时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又成为学校体育的延续,使得学校体育的功能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得以延续,所以中国高校体育应该努力探索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三者形成资源互补,共同协作保证中国全民健身计划顺利推行,达到学校体育终身化、社会化和家庭化的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

[2]宫流芳,董翠香.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的教育效应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0,30(2):77-79.

[3]马珊.后奥运时代高校体育运行趋势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3,8(3):103-105.

[4]李艳霞,吕纳.论后奥运时代的高校体育[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5(2):120-122.

[5]池建.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6(2):149-150.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llege sports in post olympic era

TENG Jinli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1150,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big country” and “fitness” are regarded as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post olympic era. As the final phase of receiving sports education at school,college sports teaching has played a vital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awareness of lifelong sports.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across post olympic era,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college sport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cultivating sports talents at college is adhering to “fitness first” under the guideline of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sports, with the purpose of training healthy and advanced talents for the country .

post olympic era; college sports;value orientation;development trend

2016-04-15;

2016-05-26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教改基金资助项目(No.2015JGZD07)

滕金丽(1983- ),女,河南郑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

G807

A

1671-9476(2016)05-0150-03

10.13450/j.cnki.jzknu.2016.05.038

猜你喜欢

竞技大学生体育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竞技精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