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仕途之悲惨看秦观爱情词的婉美

2016-02-15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秦观仕途词人

董 媛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从仕途之悲惨看秦观爱情词的婉美

董 媛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秦观历来被视为婉约词派的正宗。爱情是秦观词的主要内容,与传统爱情词相比,秦观将身世之悲、离愁别恨、伤春感时巧妙地交融到爱情题材中,大大拓展了爱情词的社会性内涵。秦观爱情词艺术风格阴柔轻灵,真挚纯情,清新婉美,在众多婉约词中独树一帜。

秦观;仕途悲惨;爱情词;婉美

秦观在屡遭挫折考取进士之后,却因为“苏门四学士”的身份,被视为苏轼一党,不得已卷入了北宋激烈的新旧党争,被贬出京,并一再受到无情而严苛的迁谪,从杭州通判、监处州(今浙江丽水境内)酒税,到革除所有官职流放郴州(今湖南郴州),再到编管横州(今广西横县境内),行动完全受到管制,直至被贬逐到疆土最南端编管雷州(今广东海康),最终在放还途中病逝,终年五十二岁。时运不济、仕途坎坷的一生对秦观爱情词影响深远,其独一无二的婉曲柔美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一、秦观爱情词的内容分析

秦观的爱情词晕染了自身悲惨命运的浓厚色彩,同时脱离了一般恋情词的香艳低俗,更多表现纯情真爱。他满怀深切同情和爱意与一些风尘女子结为红颜知己,然而彼此命运的无常却使得满腔爱恋化为一次又一次的伤别离,这种昙花一现的凄美爱情也正是词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坎坷仕途的映照。

(一)伤春感时的倾诉

秦观虽少有大志,很早就崭露头角,但科举之路却接连失利,直到三十七岁才登进士第,在京不到十年的仕途也接二连三被罢贬,之后因受党争迫害,从四十六岁开始贬谪生涯从未间断。因此秦观的爱情词充满了韶华易逝、人生苦短的敏感。作于被贬监处州酒税之时的《千秋岁》:“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政治上的失意、爱情上的悲戚、今昔时空上的变化交织缠绕在一起,一唱三叹,缠绵悱恻,词尾落在“春去也”带来的“愁如海”,惜春而又怨春。《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词中没有刻骨铭心的相思,只是敏锐地捕捉到无声无息却又彻入心骨的春寒,通过刻画无处不在的伤春意象,渗透出一个独守春闺的女子不可言说的细微寂寞和淡淡哀愁,读来触目伤情。

清人冯煦指出:“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1]这里的“词心”概指秦观词较之其他词人更出于真情、深情。同是春日,同是孤身一人,晏殊的《浣溪沙》用“小园香径独徘徊”表现一种带着含蓄思索的哲学美,秦观的“漠漠轻寒上小楼”则是一种寓情于景的真情体验,因此更加感人肺腑。

(二)离愁别恨的抒发

秦观被迫一次次离开故地前往被贬之所,仕途不遇的苦闷和忧愁愈加凄厉,许多离愁词都作于颠沛流离的被贬期间。他最为知名的一首离愁词是《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晚秋黄昏时分,恋人无奈离别,词人笔下对分手情景的渲染格外凄伤,尤其是“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一“抹”一“粘”,以绘画笔法入词,生动而传神,景物的旷远与衰冷呼之欲出。“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更极尽深秋的萧瑟,景色描写暗合离人内心的孤寂,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格调凄凝,意境高妙,成为离愁词的千古绝唱。再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写闺中女子解不开的离情,不同于秦观借景抒情的惯常手法,而是更多直抒胸臆,开头便以“天涯旧恨”“独自凄凉”这样的字眼直逼内心,接下来的“人不问”突显被遗忘冷落的忧郁,“欲见回肠”“吹不展”写出内心的愁肠百结,结拍的“困倚”“过尽”更是令人绝望而肝肠寸断。

宋词以离愁为题材的很多,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李清照的《满庭芳·小阁藏春》等。但秦观由于仕途无端遭受不公正待遇,且他所受到的处分是宋朝官员中无以复加的,随着越来越严厉的贬谪,秦观的心态也逐渐变得郁结不解,因此他的离愁词较之其他词人更加凄婉,更加忧伤。

(三)融身世之悲的诉说

秦观的很多爱情词看来是写青楼女子的爱情悲歌,实际上秦观是以风尘女子自比悲惨身世,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情感受。《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昔日的恋情仿佛春天的杨柳一样美好,但任凭满怀追忆,却挡不住“水空流”,韶华飞逝,物是人非。这里多情女子却被无情辜负,正如秦观空有一腔凌云志却一再被朝廷无情碾压。秦观的恨与愁,难以排遣,只有在词中将泪水化作“春江”“流不尽”,给人以深切的悲观感受。

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裹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相传是为仰慕他的歌伎所作,其实主要表达他贬谪羁旅的孤独处境以及不满情绪。仕途连续的挫折与打击,生活上一再的变动和颠簸,使一个曾经意气风发的词人感到理想破灭,前途渺茫,心情极度低沉,身世之悲在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的“失”和“迷”勾勒出景物的模糊飘渺,贴切地传达了作者凄迷的心绪。结尾发出“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怨问,正是一个走投无路的断肠人满腔愁怨的委婉发泄。王国维评价此词“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2]

二、秦观爱情词的独特风格

(一)超越世俗的“纯情”雅词

与一些无聊文人对待青楼女子往往出于戏谑玩耍的态度不同,秦观爱情词很少轻薄与肤浅,显得专情、纯净、典雅了许多,秦观堪称“纯情”词人。流传千古的爱情名篇《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歌咏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尤其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直击暮乐朝欢的浅薄与长相厮守的脆弱,道出了爱情的真谛,可谓字字珠玑,成为经久不衰的爱情佳话。

古诗词中吟咏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很多,从汉代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到唐代杜牧的《秋夕》、白居易的《牵牛织女·七夕 》,再到宋代晏几道的《鹧鸪天·七夕》、柳永的《二郎神·七夕》等等,虽然风格各异,却都摆脱不了感叹欢娱苦短的窠臼。相比之下,秦观的《鹊桥仙》则显得构思更加巧妙,立意更显高远。张燕瑾在《唐宋词选析》中评价秦观的《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格调高雅,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3]秦观在男女恋情上的真挚投射在了很多词作中,“欲将幽事寄青楼,争耐无情江水不西流”(《虞美人》)、 “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阮郎归》)、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南歌子》)、“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临江仙》)等等,都是词人源自心灵的真挚爱情的流露。

(二)自怨自艾的阴柔特质

接踵而至的仕途打击让秦观年少时的英气逐渐消遁,性情转而变得多愁善感,甚至自怨自怜,这种情感体验在词作中,表现出一种阴柔之美。薛砺若在《宋词通论》中说:“少游既是一个情种,自不免因落拓的宦途,羁旅的生涯,和失恋的萦绕所侵袭,因而使他变为一个伤心厌世的词人。”[4]秦观常常耽于自我情感的沉溺,《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天上的“碧桃” 孤寂地绽放在“乱山深处”,虽然美丽如画,却无人欣赏、无人爱怜,独自承受寒雨侵袭,这不就是词人空有满腹才华却屡遭政治迫害,饱经仕途风雨的写照吗?这里词人不是为一枝孤芳而沉醉,而是在为自己的坎坷一生而落泪、而断肠!这种沉湎于自我哀伤的情结,有时又以描摹梦境来体现,写于被贬处州期间的《好事近》:“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上片词人的梦境是绚烂而欢快的:春雨浸润,春花烂漫,溪流婉转,黄鹂满山;下片却词风骤变,词人的梦境陷入了凄迷与惊悸:飞云有如龙蛇翻转幻化,天空诡异而令人不知所措。梦境的翻转正是词人现实遭遇的再现,充满浪漫主义的美好梦境是秦观所渴望的,但现实中词人却无辜被贬,从甚得恩宠的国院编修官,转眼间被逐出朝堂,从削除一切官职流放远乡,最终沦落为人身不自由的罪臣,因此词人以“醉卧古藤”“不知南北”结尾,充满了对自我命运的消极感伤。同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曾以此词入诗《寄贺方回》,表达了对秦观历尽磨难而“愁眉”不解、“醉卧古藤下”的深切同情。

(三)轻灵柔美的抒情艺术

秦观擅长比兴手法,运用丰富的意象来表情达意,词意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清人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说:“少游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秦观爱情词极少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景物与气氛的描写来烘托情感,如《八六子·倚危亭》,怀念曾经爱过的一个美丽歌女,没有直接写其美貌,而是用如梦的夜月、柔情的春风来意会一种不可言传的柔美,意味无穷。《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是表现含蓄美的经典词作,词人写春愁,却不做直接抒发,而是通过孤楼、薄雾、流水、细雨、弯月等不断叠变的画面委婉透露。《如梦令》其四:“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无限。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词人用血红的残阳、淡淡的柳丝、落英的桃李、遥远的楚天等饱蘸凄婉情感的意象谴词造句,读来格外悲凉哀伤。《踏莎行·雾失楼台》没有一句直抒胸臆的孤独悲苦,但是迷茫的雾台、朦胧的月亮、隐约的渡口、遥不可及的桃源、孤独的春馆、悲啼夕阳的杜鹃、一去不返的郴江,却让词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内心孤苦不言自明。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是情语” ,这也是秦观爱情词的至高艺术境界。

秦观充分表现了婉约词含蓄婉转、表情细腻的特点,他的爱情词更是柔美感伤,自成一家,极大推动了婉约词的发展。秦观在词史上的地位正如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的评价:“少游近开美成,道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神,不取其貌,词至是乃一变,然变而不失其正。”

[1]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2]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张燕瑾.唐宋词选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4]薛砺若.宋词通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赵 伟]

The Graceful and Restrained Beauty of Qin Guan's Lyrics on Lo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 Tragic Official Career

DONG Yuan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0052, China)

Qin Guan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 of graceful Song Lyrics. Love is the main theme of his work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love poetry, Qin Guan's lyrics on love intermingled with his own tragic fate, from which unfortunate life experience, grief of parting, and sadness for spring were effortlessly integrated with the theme of love, expanded the social connotation. With its unique artistic style, which is tender and light, pure and sincere, fresh and graceful, Qin Guan's lyrics on love distinguished from numerous graceful Song lyrics.

Qin Guan; tragic official career; lyrics on love; graceful and restrained beauty

2016 - 10 -31

董媛(1969—),女,江苏徐州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

I210

A

1008-6811(2016)-04-0065-04

猜你喜欢

秦观仕途词人
尚可喜墓“篆盖”者仕途年代考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词人的职业
秦观:人生比诗词忧郁
秦观拜师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秦观 踏莎行》
林逋梅妻鹤子
仕途劫
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