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创建派出所文化圈的几点思考

2016-02-15李明

中国法治文化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化圈派出所公安

文/李明

关于创建派出所文化圈的几点思考

文/李明

公安文化是个公安与文化的“综合体”,可有公安的文化、公安与文化或公安文化等多种不同的认知与解读;它的功能定位可指向通过文化或公安文化这个载体,让文化或公安文化在安全或平安社会发展建设中起到更大更积极作用等的不同层次,也就是打造长治久安的人类和平社会的探索与创新;通过对影响社会发展建设的深层次的人文因素如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的挖掘和运用,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需要的公安或安全文化观;通过思想观念的整合,达到行为举止的整合;通过对个体的引导和规范,实现群体的统一与和谐;通过思想上的共鸣,达到力量上的凝聚,等等。因此关于派出所文化圈的创建、完善与发展,理应纳入平安或安全中国建设法治文化的基础工程当中,在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一、关于派出所文化圈

关于派出所文化圈,即以派出所为中心、以派出所至所在社区、或学校、或家庭、或企事业单位、或社区学校家庭企事业单位等的距离为半径而构建或构画的圈即文化圈。实际上也就是警民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而打造的普通百姓能够安全、安心的生活圈。请见图1。

图1 基层派出所文化圈的基本构成

从图1可以看出,所谓的派出所文化圈它包括以派出所为中心构建的派出所主体文化圈和以派出所文化圈为中心构成的派出所辐射文化圈。毫无疑问,虽然两个文化圈的目标完全一致,但是由于各自的主导者不同,即派出所主体文化圈的主导者是派出所或派出所的民警,而派出所辐射文化圈的主导者则是在派出所或派出所民警指导或辅导下的社区或社区的工作人员、学校或学校的教师、单位或单位的员工和公务员等。因此“主体”和“辐射”两个文化圈在功能的发挥和作用的大小等方面,必然会有清晰的层次或等级之分。所以必须清楚,这里的文化圈主导并不是文化圈主体,社区或社区工作人员、企业或企业员工、机关或机关公务员、学校或学校教师和社区居住的居民,等等,他们都能是派出所文化圈的主体之一,但(直接的)主导只能是派出所或派出所民警,而不能是学校或学校教师、企业或企业员工、社区或社区工作人员等派出所或派出所民警之外的其他或单位或人员。这是由于派出所文化圈的公安文化定位所决定的,并不可能因为人们的主观意愿而随意变化。换句话说,也就是派出所辐射文化圈目前还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存在或潜藏于实践深处的隐性存在,虽可把它划入更高研究层次之内,但却不能把它列进本研究范畴之中,因为显性于具体实践的现在只有(虚拟或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派出所主体文化圈即派出所文化圈。关于派出所文化圈的理论和实践,还在起步阶段。

二、关于派出所文化圈的建设要项

关于派出所文化圈的建设要项,就派出所文化圈的建设而言,它指的应是新意,所以建设要项应该包括嫁接、移植、整合等其他或相关方面的所有重要事项。

(一)拆墙开门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最基层单位,也是保卫人民安全的最前哨位。因此创建派出所文化圈首先要做的就是拆掉围墙、敞开大门,迅速拉近与平民百姓的距离。显然,这里说的“拆墙”和“开门”,除了派出所的建筑围墙、大门之外,更重要的是隐藏在民警和群众心里的那堵看不见的“心墙”和那扇看不见的“心门”,只要拆掉了隔阂的“心墙”、打开了关闭的“心门”,就一定能够回到那个“警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光辉岁月。

(二)提供场所

关于提供场所必须确认一个前提,就是派出所文化圈的“中心”必须设在派出所内,即派出所首先要能开放自己拥有的可以、可能向活动和“圈民”开放的设备、设施如图书馆、资料室、健身房等,基于这样的前提,派出所还要积极地动员“圈内”拥有适宜开展文化活动场所的如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等,也能配合派出所文化圈的创建活动,并能主动为“圈民”提供活动所需要的场所。这就是说,派出所文化圈的活动场所并不局限于派出所,它可扩大到圈内的任何一个点,因此必须注意,如果条件允许,要尽量选择与活动内容匹配的场地;要尽量选择可以较长时期内固定使用的场地;要尽量建成警民共建的“圈点”之一。总之,要尽量避免因场地太小而制约活动规模扩大和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丢失“圈民”的事情发生。

(三)动员圈民

据资料,我国现在的家庭基本结构是“421”,即四个老人、两个小夫妻、一个孩子;城市家庭的基本居住形态是“221”或“121”,即两个或一个老人、两个小夫妻、一个孩子;城市家庭的特殊居住形态是“2”或“1”,即两个或一个老人,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空巢”家庭;农村特殊形态是“2X”或“1X”,即两个或一个老人、一个或多个孩子,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留守”家庭。另外,我国现已进入老年社会,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6亿;还有,我国的身体或智力障碍者现已超过6000万;再有,我国仍有数千万人口生活在贫困以下;①等等。因此动员更多百姓参加派出所文化圈组织的公安文化活动,拥有更多派出所文化圈的“圈民”,既是创建派出所文化圈的深远意义体现,也是发展派出所文化圈的主要攻关难题,特别是动员那些特殊、身体或智力障碍以及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等参加活动、成为热心的“圈民”,此举意义巨大,必须高度重视。

(四)美化环境

能否成功地创建派出所文化圈,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可以说取决于开展公安活动的环境条件。没有硬件设备设施的支撑,就没有特色的派出所文化圈;没有特色的派出所文化圈,就没有特色的公安文化活动,就没有吸引力,就不会有更多的人参加。因此加强派出所文化圈硬件设备设施建设,提供一个能让“圈民”引以为荣、引以为傲的公安文化活动环境,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派出所文化圈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所以,必须不断强化派出所文化圈的活动环境美化工作。当然,其中也包括那些派出所之外的如社区、学校或企事业单位等提供的活动场所环境和活动环境。

(五)丰富内容

丰富内容,是指丰富派出所文化圈的公安文化的活动内容。基于公安文化的构成要素,公安文化活动的内容,都应再作进一步的细化细分,前者的细化重点是要丰富公安文化活动的种类,如书法、绘画、诗歌、舞蹈等;后者的细化重点是要丰富公安文化活动各个种类的具体项目,如以公安文化命题的书法活动,再分为少年书法活动、老年书法活动、妇女书法活动等,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则是对什么是公安文化、什么是公安文化活动以及公安文化活动包括哪些内容等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②因此虽然这里说的是要丰富派出所文化圈公安文化活动的事情,但提出的要求却是要加强公安文化理论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夯实丰富公安文化活动及其内容的物质基础。

(六)方便利用

方便利用主要包括派出所文化圈开展活动的时间和提供的公安文化活动场所。关于时间的问题,要尽量选择更多“圈民”都能自由参加的时间,如晚上、休息日、节假日等;关于场所的问题,要尽量选择更多“圈民”都能自由利用的场所或场地,如居民区附近的学校、机关单位等的场所或场地,身体障碍者能够自由利用的场所或场地,学生寒暑长假期、放学后时间能够自由利用的场所或场地,等等。③应该认识到,能否提供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需求、不同身体状态的“圈民”都能自由利用的公安文化活动场所或场地,不仅直接决定着派出所文化圈的发展速度,而且直接决定着派出所文化圈的发展质量,因此派出所文化圈的“活动场所管理”一要完善制度,二要配备指导活动的人员。

(七)队伍建设

派出所文化圈的队伍建设主要依靠的只有三支队伍,即民警团队、“圈民”团队和服务团队。派出所文化圈的发展需要建设多种不同特长的队伍,如技术团队、科研团队、活动推广团队、活动指导团队等,而且其中的“圈民”数量是上不封顶的,因此不管是创建派出所文化圈的活动,还是派出所文化圈开展的公安文化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在“人”这个点上,做好人的工作特别是人的组织工作才是关键,必须充分认识,准确把握。如动员邀请高校的教授、媒体的记者、科研单位的专家等加入团队,成为派出所文化圈队伍中的一分子,都应制订计划,注重落实。

(八)强化目标

创建派出所文化圈的目标应该清晰、明确而且坚定,因此这里所说的强化目标,主要指的是过程目标、具体目标或活动目标,即派出所文化圈的发展建设要有总目标、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派出所文化圈的公安文化活动同样也要有目标,而且针对具体的活动要有具体目标、针对具体的对象要有具体目标、针对具体的活动规模要有具体目标、针对具体的预期要有具体目标,等等,如派出所文化圈以老年“圈民”为主体开展的活动、以少年儿童“圈民”为主体开展的活动等,都应设置不同的目标。也就是说,围绕派出所文化圈和公安文化的发展建设大目标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目标链,保证派出所文化圈的每次活动、每项活动内容以及每位“圈民”,都能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都能在派出所文化圈和公安文化的发展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三、关于派出所文化圈的发展思考

影响派出所文化圈的发展建设因素虽然很多,但究其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紧跟目标,服务服从于文化强警、公安文化强警的需要,因此它的关键应是清晰创建派出所文化圈与强警的关系。

(一)创建文化圈的过程即是身体力行群众路线的过程

公安文化的精髓是文化强警。“强警”包括以文化或公安文化为载体,强大警察自身依法执法的能力素质;以文化或公安文化为载体,强大百姓自觉维护公共安全活动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强大公安民警工作的人民群众基础等两个层面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关于基层派出所文化圈的创建,实际上就是党的公安工作群众路线和警民团结如一人的“人民公安思想”的具体实践和现实体现,所以只有对“人民公安思想”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准确把握派出所文化圈的发展方向。必须指出,关于“人民公安思想”的理解和实践,直接决定着我国未来社会治安的整体状况。如果不能达到应有的深度和高度,可以预期的最好结果就是事倍功半。④

(二)创建文化圈的过程即是建立新型群众关系的过程

派出所文化圈的建设载体和依托是公安文化,因此产生“圈民”的前提是公安文化和派出所文化圈,即派出所民警与“圈民”的关系媒介是文化、公安文化。显而易见,即使警察与百姓因文化或公安文化而建立的关系不能说是新型的警民关系,那么,它也丝毫不能影响基层派出所民警与派出所文化“圈民”因“圈”而建立的“新型”关系定性。所以“圈民”的出现和定位,实际上也对警民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在我国当前警民关系整体良好,但局部矛盾冲突较多的特殊形势下,深刻、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三)创建文化圈的过程即是铺垫公安工作基础的过程

我国基于“人民公安思想”的公安工作开展或展开,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协作和帮助,因此派出所文化圈的创立、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每个时期、每项内容,都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建基、夯基、固基即坚实人民警察公安工作群众基础的目标和方向。⑤派出所文化圈的完整意思是派出所公安文化圈,文化或公安文化是载体,“圈”或“圈民”是范围或规模,目的或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警民思想共鸣,把“警与民”的力量全都集中于维护中国社会稳定和建设人民群众安全安心的生活环境。所以派出所文化圈的扩大和“圈民”的增加,其本质就是我国公安工作群众基础的扩大和牢固。另外需要说明一点是,真正决定派出所文化圈规模的是“圈民”,而不是“圈”。

(四)创建文化圈的过程即是民警自我完善提高的过程

公安文化在我国可说是个具有传统的年轻领域,说它具有传统,是因为自有警察和警察职业出现,就应该有了公安文化的存在;说它是年轻领域,是因为目前为止我国的公安文化,大多都是离公安真实生活还存在一定距离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真正明确强警目标的公安文化实践和研究,只是近年的事情。因此创建派出所文化圈对于基层民警来说,可说是一项新的工作,有许多需要学习的新内容和必须掌握的新技术,如“圈民”的动员、管理,“圈”活动的组织和活动内容的选择及确认,“圈”的活动效应转化与利用,“圈”活动社会指导员的邀请、聘任和管理等,显然都是警务技术目录中找不到的内容。因此创建派出所文化圈的过程,就是基层民警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

(五)创建文化圈的过程即是文化强警战略实践的过程

“文化强警”的核心是强大警察自身依法执法的能力和强大警察依法执法能力发挥的基础。置于国家安全当中的警察,责任必然越来越大、任务必然越来越重、要求必然越来越高、管理必然越来越严,因此文化强警不仅肩负着强警的当前任务和目标,而且肩负着强警的战略任务和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政治信仰、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警察队伍的政治强警理念和文化强警理念有机地融为一体,并且贯穿在文化或公安文化强警的全部过程,应是发展建设派出所文化圈的主攻目标之一。所以赋予派出所文化圈的不仅要有当前的具体目标,还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站在更高的层次、立足更远的未来深入探讨公安文化的基层(派出所文化圈等)发展问题,理应纳入组织攻关的重大课题之列,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作者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参考资料:

①李明:《论警校学员家庭素质教育》,载《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②罗萃萃等:《面向21世纪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南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56~59页。

③李明:《社会发展语境下的警察院校适应素质教育研究》,载《安徽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④李明:《论中国警察教育训练面临的新课题——美“利比亚战法”启示》,载《山西警高专学报》2012年第1期。

⑤李明:《关于中国警察教育训练的几点思考——美“利比亚战法”启示》,载《山西警高专学报》2013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文化圈派出所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圈里事儿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打好文化牌,拓展南海“朋友圈”
铜鼓文化圈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