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雄州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2016-02-15李冬梅张新新印朗川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12期
关键词:楚雄州赋权分析法

李冬梅 张新新 印朗川

(1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楚雄6750002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3宁德师范学院旅游系福建宁德352100)

楚雄州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李冬梅1张新新2印朗川3

(1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楚雄6750002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13宁德师范学院旅游系福建宁德352100)

基于楚雄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了楚雄州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楚雄州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楚雄州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在2008年、2009年、2010年三年间处于下降阶段,2008年和2009年处于较好可持续和一般可持续之间,2010年处于一般可持续和弱可持续之间。其结果与楚雄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相符,说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楚雄州;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

水资源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严重、水资源管理不协调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1]。

楚雄州水资源匮乏,同时由于受到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楚雄州发生严重干旱,严重的阻碍了工农业的发展[2]。究其原因,缺少一套适用于楚雄州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指标体系。目前,许多专家和学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流域建立了大量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单项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两种。单项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水资源的承载力、脆弱性等某一特性进行研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3]。本文基于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一套专门适用于楚雄州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楚雄州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

1 楚雄州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时需遵循:(1)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4];(2)行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5];(3)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4)开放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6]。

1.2 指标的选择

为满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本文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筛选指标。频度统计法是指对目前有关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报告、论文进行频度统计,选择那些出现频率较高的指标;理论分析法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性指标。专家咨询法是通过频度统计和理论分析建立出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调整[7]。最终得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3 评价方法的确定

综合评价方法和模型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网络分析法、焦点问题法、多维灰色评价模型、功效函数法、功效系数法、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法、线性加权求和法、回归分析法、环境库兹列茨曲线模型等。到目前为止,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因此概念本身具有模糊性,而且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最终所要评价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也是模糊的,在整个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评价系统中涉及大量模糊的现象和概念,因此如何用一个明确的数值来反映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程度是关键,而模糊综合评判法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解决模糊问题的有效工具。因此本文选择模糊综合评判法来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具有合理性。在这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步骤参考文献[7-8]。

1.4 指标赋权方法的确定

目前指标的赋权方法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种,主观赋权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改进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客观赋权法包括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在考察多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后,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8]。确定出的权重如表1所示。

2 楚雄州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2.1 数据的获取和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本文选取能够获得的连续三年的数据进行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2008-2010)和《云南省水资源公报》(2008-2010)。由于各个指标之间存在量纲上的差异,为了将各个指标合成为一个综合评价结果,首先必须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将指标标准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按照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指标可持续发展水平划分为“很弱”、“弱”、“一般”、“较好”、“好”五个评分等级[9-10]。

2.2 建立隶属度函数

构造评语等级{V1,V2,V3,V4,V5}={很弱,弱,一般,较好,好},对于递增型指标,如人均可采储量、矿石工业品位等指标,各评语集相对隶属函数的计算如下[11]。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指标中,K1、K3、K5、K7分别代表V1与V2,V2与V3,V3与V4,V4与V5等级对应区间的临界值,K2、K4、K6分别是V2、V3、V4等级区间的中点值,即K2=(K1+K3)/2,K4=(K3+K5)/2,K6= (K5+K7)/2。逆向指标的计算与正向指标的计算类似。

根据以上隶属度计算公式,得出准则层和目标层的隶属度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准则层综合评价结果

表3 目标层综合评价结果

3 评价结果及分析

按照模糊综合指数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出表2和表3的综合评价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楚雄州的水资源系统发展水平从2008年接近较好水平降低到2010年接近一般水平;水资源与社会协调度三年均低于弱可持续水平;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度三年均处于较好可持续与一般可持续之间;水资源与环境协调度三年变化不大,处于弱可持续与较弱可持续之间。

从表3可以看出评价等级值由2008年的2.16下降到2009年的2.18,再下降到2010年的3.18,总体来看,楚雄州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在这三年间处于下降阶段,2008年和2009年处于较好可持续和一般可持续之间,2010年处于一般可持续和弱可持续之间。

4 结语

本文构建了楚雄州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楚雄州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三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其结果与楚雄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相符,证明构建出的指标体系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为楚雄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1]李飞,贾屏,等.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3(11):826-828.

[2]李秀寨,何娇,等.楚雄州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定量分析[J].环保科技,2015,21(5):9-13.

[3]陈敏玲,袁懿,等.浙江省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通报,2009,25(2):167-173.

[4]郑雪清,江登英.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构建[J].当代经济,2010,3(下).

[5]吴刚,刘胜富.关于黄金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黄金科学技术,2003,11(3):39-43.

[6]史培军,周涛.资源科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徐良芳.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院农业水土工程专业,2002.

[8]曹斌,林剑艺,崔胜辉.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 2010,33(3):99-105.

[9]唐莲,张维江.宁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J].2012,5: 19-25.

[10]王焕松,岳冰,等.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利用综合评价研究[J].2011,(1):69-73.

[11]刘丹丹,宋松柏.陕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2008,4(26):254-259.

猜你喜欢

楚雄州赋权分析法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2020年楚雄州青年作家创作会暨培训班”掠影
试论新媒体赋权
楚雄州文联积极开展春节写春联活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楚雄州迎十九大书法作品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