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美术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6-02-14

公关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美术馆艺术

民营美术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不久前,第四届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以“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学术定位与公共教育”为主题,众多民营美术馆掌门人与知名策展人齐聚一堂,从“民营美术馆学术定位的多元化、差异化”“民营美术馆的学术与收藏”以及“民营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和社会责任”三个角度延伸,共话了民营美术馆的当下与未来。

资料显示,虽然目前民营美术馆已占中国美术馆数量的三分之一,然而,大多数民营美术馆处境尴尬,展厅里当代艺术作品雷同,展厅外门可罗雀。然而,问题也并不仅限于民营美术馆的当下,更存在于民营美术馆能否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多样的文化服务。

民营美术馆之兴起

上世纪80年代末,画家黄胄在发扬民族艺术的理想中为创办炎黄艺术馆殚精竭虑,从1991年建成开馆到债务累累,再到2007年与中国民生银行达成捐助托管合作协议,炎黄艺术馆在中国民营美术馆领域的率先发声却经历了多重磨难。上世纪90年代,民营美术馆作为新鲜事物,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成都上河美术馆、天津泰达美术馆、沈阳东宇美术馆的相继开馆,揭开民营美术馆的新篇章,但作为“吃螃蟹的勇士”,部分早期民营美术馆面临种种资金和政策上的艰难发展,几年后纷纷倒闭。

2002年前后,第二波民营美术馆的建设浪潮由北京今日美术馆等带领起来。2003年之后,上海多伦美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南京广厦美术馆在中国东部“大张旗鼓”开门迎宾。2007年,民营美术馆迎来第三波圈地建设风潮,年初破土,基本都在年底落成投入使用,其中包括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鄂尔多斯美术馆、四川青城山美术馆群等。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民营美术馆建设更是如火如荼,上海上世纪30年代的博物馆改造成了上海外滩美术馆,首展颇为吸引眼球——“蔡国强:农民达芬奇”;与此同时,上海诞生了国内首家夜间开放的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有人说,本土民营资本在四处游荡,海外艺术基金在汹涌建仓,艺术市场在泡沫的警告声中持续走高,一批早年间的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开始抢占自己的阵地和展览平台。这也许就是近年来中国民营美术馆大量涌现的重要原因。

从最初的纷纷落成,到相继倒下,再到卷土重来,带着一股锐气的民营美术馆已然成长为艺术圈里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从90年代初开始,中国各地先后涌现大量民营美术馆,但这些美术馆最大的共同特点是外在的场馆建设豪华气派,但内里的软件建设存在缺陷,比如策划的展览层次质量不均衡、专业人员队伍不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在一座座外观足够艺术的美术馆建成之后,民营美术馆面对的生存与发展难题始终没有破解。

现状 有想法没办法,撑不起美术馆

谈及这些场馆,其实很多美术界的人士都有点“二乎”——民营美术馆?私立美术馆?民办美术馆?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民营美术馆在中国没有几家。”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认为,民营美术馆在投资主体上必须是个人或民营企业;更重要的是,必须要以美术馆的名义去民政局进行法律注册才能称其为民营美术馆,但当前国内真正以美术馆名义进行注册的只有四五家,其他实际上只是以美术馆的名义或美术馆的概念进行运作而已。

“应该说民营美术馆也是美术馆的重要组成形式,在我们国家民营美术馆还比较少;现在我知道在国子监街又要成立一个油画博物馆,是一个日本设计师设计的。而中国的民营美术馆只是刚刚起步,还需要发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说。

尽管民营美术馆的资质尚有许多分歧,但张子康谈及美术馆建设,几次都表示“中国的美术馆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瑞士有700万人口,却有600座美术馆。而仅仅北京的人口就是瑞士的两倍,美术馆的数量却远远少于瑞士,更不必说整个中国仅仅200多家美术馆的数目了。”他说。

“现在培养一个画家不容易,但作品动辄卖到几十万元、几百万元,无疑疏远了与大众的距离。所以民营美术馆的收藏与展示在艺术普及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它让更多民众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来欣赏艺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三峡画院院长周森说。全国政协委员吴为山关注到的,则是民营美术馆灵活设计主题的优势:“民营美术馆有特别的专长,一方面它能够涵盖不少国家级美术馆顾全不到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灵活设计许多主题在里面,比如专门收藏瓷器、木版版画、民间木刻……民营美术馆很大的好处是鼓励民间的收藏为当代的社会文化建设服务,为老百姓审美提供很好的资源;另外,民营美术馆做好了,也能进入文化产业,也可以有很好的经济收益,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而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画院画家王为政的感受更为切身:“画院里一些老先生和同事过世后,家属想办个展览,但作品都散落在民间,家属很难收集,无从整理,而一些民营美术馆的收藏、研究和展示,能够对此有所纠正。”他认为,民营美术馆的出现是对公立美术馆有益的补充。

“如此看来,民营美术馆就不仅仅是文化产业的问题,它对推动当今文艺创作和地方文艺创作尽快为人民共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是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点。”吴为山说。

虽说如此,但王为政也承认,很多画家自主建设的美术馆,存在着开始很好但后续大都比较困难的窘境。“这里面有资金问题,更有管理问题。美术馆的管理是很专业的,不是有钱、有兴趣就可以做的。还有就是投资批地时得到了政府支持,但这任官员任期满后,继任者对此毫无兴趣,有些馆就难以为继了,甚至造成藏品的流失和损坏。”周森亦指出,不少民营美术馆是家族式的,规模较小,投入不足,因此经营也比较不容易。

“美术馆馆长的首要工作就是找钱。”虽然各级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但在许多美术馆馆长眼中,资金不足仍是最为迫切的问题——不管是公立的,还是民营的。对于美术馆这个“烧钱”的美术事业,公立美术馆尚且可以由国家“养活”,而民营美术馆的资金都来自投资人,必然会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投资人的母公司经营状况好,美术馆的功能就发挥正常;母公司经营失误,它极有可能面临“断奶”。

与母体联系过于紧密,造成了目前部分以美术馆面貌出现的机构,本质上不具有美术馆的公益性,经营作品成为其最大收入来源;在管理归属上十分尴尬,资金来源单一导致无力发展也是让目前众多民营美术馆馆长挠头的问题。同时,民营美术馆自身在资金使用、展览操作等方面是否符合专业规范,也缺乏有效监管。

“在美国,美术馆大多都是民营的,如惠特尼美术馆、纽约现代美术馆等,它们采取的是执行馆长负责制。但这种制度是建立在西方国家对公众艺术事业的鼓励体制之上的——企业家如果将财产留给后代,必须支付超过50%的税款,而支持公共艺术事业是可以免税或减税的,所以大量的资金流入艺术品领域。然而,在中国却并不存在这样的‘土壤’。”张子康认为,目前中国没有政策规定企业赞助支持美术馆可以得到相关税费减免,而且还需要缴纳税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赞助美术馆事业的积极性。之所以今日美术馆在第二次浪潮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业界翘楚并且表现活跃,张子康表示,其经营模式也部分参照国外民营美术馆的经验——设立理事会、发展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

“今日美术馆的资金都是我们自筹。随着大量新生民营美术馆的成立,美术馆之间都在争夺圈内的大腕艺术家。然而,顶级艺术家数量有限。抢大腕的结果,是美术馆办展成本越来越高。如今,一个重要艺术家的个人展花费500万以上,美术馆开幕大展花费1000万以上都成为常态。这样的烧钱,正在给民营美术馆的运营造成沉重压力。”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说。

一年光水电、人工费就要花掉六七百万元的“烧钱”的今日美术馆,采用的是与企业进行软合作的模式。“美术馆40%的资金来自今典集团用作基建资金,其他的60%甚至更多,需要向社会征集,用作美术馆日常的展览资金和收藏资金。所以民营美术馆办出学术性强的展览,对于吸引企业外部资金非常有必要,从而也会减少母公司的经济压力。”张子康笃信,学术性强的展览,会吸引钱“自己跑过来”。

张子康认为,作为美术馆,尤其是民营美术馆,首先在体制上要是非营利的机构,因为只有美术馆的收藏成为社会文化资源,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资助;其次,要按照国际美术馆标准要求自身的展览品质以及运作机制;“建立良性循环的文化产业链条也十分必要——今日美术馆按照西方成功美术馆的经验,增加了图书出版发行,书店、咖啡厅、艺术衍生品中心的经营,这些项目的收益一部分会用来补助美术馆的资金来源。此外,民营美术馆还应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公益美术观念资金机制,坚持美术馆的公益性。”

日前莫奈艺术大展、龙美术馆正在主办的“宋元书画私藏特展”都令观众排起长龙。不过,并非所有民营美术馆都如此幸运。大多数民营美术馆的日常状态是:观众稀少、门庭冷落。

在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的观察之中,国内不少民营美术馆都缺乏学术性,甚至缺失个性。展览没有辨识度,展厅中的艺术品大同小异、面目雷同,难以吸引观众。高鹏发现,民营美术馆的挑战在于吸引新的观众、艺术圈之外的观众。“很多年轻观众不愿意进美术馆。或者即使走进来了,在里面看个20分钟,拍拍照片就离开了。这是美术馆最大的尴尬。”

未来还需要持续不断地“造血”

“美术馆时代”,公共美术馆的发展方兴未艾,而民营美术馆也因在政策保障、属性确认、资金管理、营销策略、学术研究、国际对话、公共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探索与策略,引来美术界的众多“支招”。

范迪安建议,民营美术馆可以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局来看待自身的发展机遇,从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精神和政策中体察到新的方向。“美术馆资源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求关系正在呈现出一种非常活跃的态势,民营美术馆可以用自己特有的活力和创造力与相关政策精神形成互动,促进自身的发展壮大。”他认为,目前的关键在于建立更好的关于民营美术馆的注册、评估、登记。“比如,每年开放多少天、有没有在开放中提供相关的导览服务、有没有一些公共教育和面向社会公益性的讲座……当然,我们更要看到民营美术馆没有政府的资金扶持,它们怎么运营才能达到多方受益?所以政府要更多地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指导,比如在接收捐赠、赞助等方面,要给予民营美术馆更好的条件。 ”

“从某种程度上说,民营美术馆也是文化产业中的一员,需要社会资金和企业赞助来支持、补贴,更需要国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尽快出台一些管理细节和条例,令民间美术馆与官方美术馆能够有相互协调的关系和渠道,使公共美术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有效。”范迪安的说法得到周森的认同。

资金问题这个关系到民营美术馆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问题,馆长们更有发言权。张子康建议,个人与企业向诸如民营美术馆等非营利社会文化机构进行捐赠或赞助,是否可以向发达国家的做法看齐,享受“同额免税”的政策,这个政策所提供的“造血机制”可以保证美术馆生存的持续性。制定和放宽针对美术馆实行的一系列相关免税政策,以建立健康的美术馆运营机制,真正让中国的美术馆形成一种文化时尚,成为靳尚谊等美术业界人士的呼声。

相对于公立美术馆,民营美术馆的视野更为“发散”——它正视中国绘画与多媒体等当代艺术多元进发的态势,赋予自己所在的城市以创造力和文化气息;同时,民营美术馆也应该对年轻艺术家的创作进行必要的甄别和引导,注重对有潜力的当代年轻艺术家的发现与培养的同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在张子康等人看来,民营美术馆开展与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通过展览、学术沟通等多种形式建立共同发展的机制,推动国内与国外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活动的良性互动的做法,其核心,在于致力于全球化语境中谋求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最大可能。——不仅仅是公还是私,不仅仅是资本所有制的问题,不仅仅是美术馆体系的补充角色,相对于公立美术馆,民营美术馆十年探索之路,在于它能否展现它在广阔的历史和国际视野中呈现出中国先进文化力量的可能性,而这也使它在国家未来的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支招 民营美术馆何去何从

“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民营美术馆已经成为城市生活和艺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作为中国美术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美术馆在坚持务实与创新原则的前提下,不断挑战着以往的标准和价值观,为我国的美术馆体系注入新鲜的血液。”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发起人杨凯如此评价当下的民营美术馆。

以教育和研究为基础。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至今已近20年,作为推动中国艺术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美术馆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在学术研究和公共教育方面取得了众多新成果,对提升社会整体创造力和促进文化发展起到了长效而持久的作用。因此,学术研究与公共教育一直是业界人士讨论民营美术馆的一个热门议题。

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谢素珍将民营美术馆的教育概括为对外教育和对内教育两个方面,“对外教育针对的是观众,展览和活动是开展对外教育的主要形式;对内教育针对的是赞助人和美术馆的员工,良好的对内教育不仅可以为美术馆赢得更丰富的投资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也有助于美术馆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

“美术馆的职能不仅仅局限于文物收藏,它同时也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公共教育的职责。为了促进美术馆的发展,我们一直强调建立透明化、自由化的运营机制,而这种优质、高效的运营机制有助于推动美术馆朝着多元化发展。”法国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发展部负责人Kathryne Weir说。

对此,余德耀美术馆副总监Justine Alexandria表示:“美术馆的运营机制很重要,我们希望建立一种机制将美术馆与藏家联合起来,而这种机制建立的关键来自于学术研究。如果美术馆的活动都有深厚的学术研究作为支持,都能真正体现美术馆的公益性,藏品就能在更多、更广的层面上发挥社会效应,从而推动整个文化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艺术家到观众。纵观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历程,在发展的起步阶段,美术馆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资源的开发、积累与整合。因此,多产、优质的艺术家就成了美术馆争抢的对象。随着美术馆的不断成长和艺术家资源的成熟,美术馆研究和关注的重心开始向观众倾斜。

“如何让公众自愿地走进美术馆是民营美术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结合自身的发展经验说,“今日美术馆的展览可以分实体展览、虚拟展览和观众互动3个部分,为了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我们在布置展览的过程中采用了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此来帮助艺术家更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艺术理想。”

“观众对美术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萨奇美术馆希望在把学术做得有深度的基础上,将美术馆的定位由艺术家视角转向观众视角。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积极地学习和研究艺术的发展潮流与态势,不断推陈出新,希望在新技术的支持下,美术馆的展览可以更加宏大,给观众更好的感官体验,也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英国萨奇美术馆的Nigel Hurst如是说。

“无论是古代艺术还是当代艺术,都需要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唤醒过去、启迪未来是我们对观众的承诺,而我们博物馆的学术定位也正是以这个承诺为基础的。”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徐杰表示,深入研究和阐述亚洲的多种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探索亚洲艺术的学术地位是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一直以来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也正是因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拓展新视野、取得新成就。

“无论是民营美术馆还是公立美术馆,都面临着如何多元化和差异化的问题,这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认为,美术馆要想朝着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方向发展需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建立规范的经营体系,二是培养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

除了令人称叹的成果,如何克服困难,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将是未来每一个民营美术馆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根据网络整理)

猜你喜欢

美术馆艺术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仁·社区美术馆
去美术馆游荡
纸的艺术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加州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