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曲史观构建的一部拓荒力作
——评赵兴勤《中国早期戏曲生成史论》
2016-02-14刘香环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贵州遵义563000
刘香环,王 猛(遵义师范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大戏曲史观构建的一部拓荒力作
——评赵兴勤《中国早期戏曲生成史论》
刘香环,王猛
(遵义师范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赵兴勤教授积十余年之功撰写的《中国早期戏曲生成史论》新近出版,该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坚持大戏曲史观立场,致力于立体的、动态的戏曲史的建构,在广泛吸纳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补阙拓荒,新见频出,又视野开阔,严谨厚重,是一部集大成式的戏曲学术研究经典之作。
关键词:早期戏曲;生成史;伎艺
古代戏曲生成的研究关涉戏曲的起源与形成诸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戏曲研究的焦点和难点。如戏曲起源是一源还是多源,是起源于歌舞,还是巫觋、优孟?至今说法达十多种;戏曲戏剧形成的时间问题同样分歧甚大,一度有春秋战国、汉代、唐代、宋金、元代等若干说法。此外,对戏曲本体的追问,对戏曲生成的具体过程、背景成因的研究,虽从未间断,却总是烟雾迷离,莫衷一是。而江苏师范大学赵兴勤教授《中国早期戏曲生成史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版,以下简称《史论》)的横空问世,或廓清迷雾,或提出新见,析理绵密,令人耳目一新。该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大戏曲史观立场,后出转精,严谨厚重,堪称一部集大成的戏曲学术研究经典之作。
以往的戏曲生成史研究,大多是平面、静态的考察,发掘彼此疏离的各种戏曲因子,梳理单个伎艺的发展状况,藉此寻觅戏曲形成的踪影。但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绝非音乐、舞蹈、杂技、说唱等伎艺元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的装扮和表演艺术的发展过程。戏曲形成史中,杂乐、杂伎、杂舞、杂戏、杂剧等概念均有一个“杂”字,除了“包含驳杂不纯、不入主流的价值判断”[1]外,还说明戏曲是各种伎艺元素杂糅的结晶,预示戏曲的发展是一部动态的互相吸收、融合的过程,“研究者若只着眼于孤立的、‘纯粹的戏曲’,就难以窥知其生成的真实面貌”。[2]P6因此,《史论》一书转换视角,致力于一部立体的、动态的戏曲史的建构,“通过引入大戏曲史观,搭建由多种文化元素构成的多维立体网络,在此框架中,找寻戏曲生成所遵循的内在发展理路”,对影响戏曲生成的各类伎艺,在各种传播场域中,“省察雅、俗文化的冲撞与互渗”,在戏曲发展动态链条中,“探索各类艺术符号的对接与转换、融会与新变”[2]P6。
《史论》全面考察戏曲生成外在因素和内在肌理之间的张力,用史学思维,依据戏曲生成的发展脉络,将全书架构划分为“混沌期”、“演进期”、“融合期”、“成长期”四个板块,真实、准确、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戏曲生成的完整面貌。着眼于戏曲生成的动因,进行动态史的省察和描述是《史论》的立足点和重中之重,所以,伎艺之间的整合、互动及其原因、契机之揭橥尤为作者关注,如第三章以“乞寒胡”为例,说明审美趣味的趋新触发了伎艺之间的吸收、融合,“以‘变’求‘新’,以‘新’见‘异’”[2]P158-160;第五章叙宋杂剧的内廷搬演,以其被漠视的尴尬处境,论及宋杂剧艺人吸收别人长处丰富自身艺术的创作心理[2]P284-285;而市井演出则是另一番景象,宋杂剧因为市场竞争带来的生存压力,积极、主动“融会勾栏瓦舍百戏伎艺中的有益成分”,如“如折腰、踢弄、打筋斗等伎艺,则融化为杂剧的身段、动作、队舞、大曲之表演,对杂剧舞台人物造型、声情融合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装神舞判,则丰富了舞台表演内容”[2]P289等等,提高了自身艺术表演能力。该书重视描述戏曲的发展演变,即便是对戏剧元素、伎艺单元,如音乐、歌舞、俳优、说唱等考察,也强调伎艺自身“袭”与“变”的关系。
《史论》全书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学术视野极为宏阔、开放。首先表现在多学科的研究视角,打破学科藩篱,综合运用了民俗学、宗教学、人类学、传播学、语言学、心理学、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社会学、神话学等学科的知识。诚如学者所论:“戏曲发生学是一个交叉学科,难度较大,但对它不作探索,戏剧的一系列问题,将得不到根本解决。”[3]跨学科研究尤其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是对研究者知识和能力的挑战,没有长期的积累很难胜任戏曲生成史的选题。作者赵兴勤先生长期从事古代戏曲的教学与研究,研究领域广涉小说、戏曲、诗文、文献等多个领域,对该选题研究自然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第一章,在传播学和人类学的视野中,将秦汉伎艺和上古伎艺比较,认为“上古伎艺的传播符号,其内涵往往趋于单一”,“大多停留在对生活情状、客观世界的简单摹仿。”“而秦、汉之时的表演则不然,它已超越了简单摹拟这一层次,而上升到艺术提炼、浓缩的环节。”[2]P69第五章从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体两方面谈宋杂剧的发展,多是中的之见,如论及传播受体——“观众”的一段话:“无论哪种伎艺,只要投入市场,都逃不过接受群体那近似苛责的目光,都避免不了竞争。竞争才能争得生存的空间,使其自觉地丰富、完善自身,以增强抗拒外来压力的硬功夫。杂剧对各类伎艺的融合、转化,使之成为自身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竞争使然。”准确、客观地揭示了艺术发展的规律。[2]P292其他如第四章从语言学的视域论及唐宋雅语、俏语的流行影响早期戏剧语言风格的形成,第八章从社会学、民俗学背景谈南戏的生存、流播等,均能切中实际,开人耳目。
《史论》学术视野的开阔,还表现在作者的大文化史观,“站在华夏文化的立场,深刻认识各民族伎艺间的‘袭’与‘变’。”[2]P5如研究戏曲的生成,先要明确戏曲的概念,对戏曲本体认识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戏曲史观点,而事实是,不少研究著作包括扛鼎篇章,往往戏剧、戏曲不分,就连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对戏曲的定义也多有自相紊乱之处,所以在戏曲的起源和形成上,必然会产生聚讼和分歧。《史论》则不拘泥于戏曲、戏剧之争,以大文化视角,一开始即拈出“伎艺”一词展开全面论述,直到第四章第四节论述宋代伎艺时,方才展开对戏剧的研讨,显然,作者对伎艺、戏剧、戏曲各类概念有清楚的界定,对戏曲生成的历史现实有明晰的认知,这就避免陷入同类著作的泥潭,也不致观者淆乱。《史论》这一大文化史观,更多地体现于对戏曲生成的社会文化生态大背景的叙述,如第二章论述魏晋―隋唐伎艺的生成,从多民族融合的角度,认为“中原文化与西域或域外文化的交流、碰撞,皆给各种伎艺融合与发展带来某种机遇,都可能将戏剧史发展的进程向前推移一步。”[2]P108又从儒释道思想的传播,论及伎艺发展的多向度延伸。第八章对南戏的生成发展,则从社会经济的繁荣,到人口结构的裂变、公私学校的繁兴、物资流通的强化、温州“多淫祀”风气等五个方面的广阔文化视野中展开论述。再有,《史论》研究戏曲的生成,没有局限于中原地区,还把目光投向西域和辽、金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伎艺,如第六章和第七章,以大量的篇幅,剖析契丹、女真、西夏等少数民族伎艺的生成、搬演情况,同样体现了学术视野的开阔。
注重文献和文物结合进行研究,史料丰富,长于考辩,言必有据,论从史出,也是《史论》的特点。古代戏曲史料散落于古代典籍之中,零散而稀少,作者出入经史子集,勾稽蒐罗,又注重田野调查,利用所在地区徐州的汉文化资源优势,多方蒐集各类伎艺的汉画像砖拓片。就资料征引的丰富性来说,同类的戏曲史著作无出其右者。作者对所勾稽的材料往往详加分析,认真考辩,从而做出合理的推论,如第四章对宋杂剧吸收参军戏的表演艺术,就结合《桯史》中的一则史料,分析其中的“绿衣参军”与传统的参军戏表演之不同,认为这里强化了该登场人物的角色功能,说明“宋代杂剧在演化过程中,对参军戏的表演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吸取其表演艺术的同时,融进了其他艺术样式的长处,加大了所传递信息的容量,进而完善了自身。”[2]P248第五章鉴于学界对宋杂剧剧目本事考证较多,对杂剧文本勾稽不够,运用文史互证之法,从现存剧本《张协状元》中仔细寻绎,加以科学推论,勾稽宋人杂剧《赖房钱》等六种,推进了戏曲史的相关研究。同章从出土文物分析杂剧的角色,并结合分析“载述甚简”的宋人笔记,“在文本很难寻觅的情况下,此类史料,为我们认识宋人杂剧之基本风貌提供了最为可信的依据。”[2]P256第七章则从南戏剧目中,寻出金院本遗存《邦老家门》《说古棒》《合房酸》三种,继而博采众书,又考索出《蔡消闲》《贺方回》《佛印烧猪》《扯休书》等金院本本事十八种。在常见的史料发掘中,竟然仍会有新的发见,如作者在阅读金人诗歌作品时,发现了据大曲所叙故事而绘成的彩色图画的记载,也即王寂《戏题卧榻围屏四幅》诗四首,“此四首诗所叙‘大曲故事’,较少有研究者提及,恰可补宋、金戏曲研究之不足。”[2]P315
《史论》一书,在广泛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补阙拓荒,不乏真知灼见。作者尊重他人成果,对各种观点都能认真甄别,或吸纳引申,或指出不足。如对唐代参军戏“打参军”的论述,指出各家的众说纷纭,肯定任半塘的相关考证,然后广泛勾稽史料,分析说明参军成为嘲笑对象的原因,并结合社会心理背景和佛典记载进一步阐释,从而得出结论:“由此可推知,打参军之动作,渗透进该项伎艺之表演,大概始于中唐之后。其形成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艺术形式的变异、转化以及发展,它‘并非偶然的产物,而是一种自身有生命的发展’。而且,这一变异,往往与特定时段的文化氛围以及接受群体的欣赏情趣、审美心理有关。”最后,还提出个人对参军戏的通达看法,如“弄孔子”之类伎艺,“论者往往以‘滑稽戏’称之,其实,未尝不可以视作‘参军戏’的变体。”[2]P105对前人未尽的研究空间,作者往往努力探索,有意识地拾遗补缺,如针对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辽金戏曲,因为文献匮乏而涉足者较少,作者便发挥个人研究辽金文学的长处,多方位予以阐述。《史论》还在很多方面能提出个人新见,让读者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如针对《踏摇娘》何以增进“调弄”之“典库”,认为:“是为了丰富表演形式、完善伎艺结构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即为使情节发展更符合生活情理。”“‘典库’的增出,不仅活跃了场上气氛,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逻辑使然。这一改动,无疑增加了该‘戏’信息传播的容量,给世人更多的提醒与告诫。”[2]P169对戏曲生成史的描述,书中更是多见精辟之论,如论述古代伎艺的发展态势说:“回溯中国古代伎艺的历史,可以发现,它经常是在跳荡、多变的状态下传承与发展的。‘袭’中有‘变’,‘变’中见‘异’,可以视作伎艺发展的基本特点。‘变’,才为伎艺自身的发展机制注入了活力,才拓展了伎艺生成的客观环境。同时,也适应了接受群体审美期待的需要。”[2]P157至于术语考辩,也是新见迭出,如论证杂剧“官本”当指通行本,院本“和曲”有“混合、混杂”之意,南戏“说关”,不过是“伶人耳熟能详、随手拈来的‘通同俗套’和表演范式”等等,都推翻了前人成说,令人耳目一新。
《尚书·周书》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伟大功业的成就总是离不开坚定的志向和辛苦的劳动,学术杰构《中国早期戏曲生成史论》的问世,正是作者赵兴勤教授四十多年沉浸于戏曲研究的成果结晶。赵先生一生别无他好,淡泊名利,专注于学术研究,视之为安身立命之所在,故能成果斐然,著作等身。至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二百多篇,出版《清代散见戏曲史料汇编》(已出三编,凡八册)、《理学思潮与世情小说》、《元遗山研究》、《赵翼评传》(上、下册)、《赵翼年谱长编》(全五册)等二十余部著作。就戏曲来说,除了《史论》一书,目前历时二十余年而成的专著《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补正》也即将竣工,同时,以花甲之年,还开始了《清代散见戏曲史料汇编》《民国时期戏曲研究学谱》《两汉伎艺发展史论》《清代戏曲传承史论》等几部书的撰著计划。“不为外憾,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4]诚如斯言!
参考文献:
[1]徐燕琳.杂剧文体探原[J].戏剧艺术,2015,(4):28.
[2]赵兴勤.论中国早期戏曲生成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周安华.中国戏剧之起源——中国戏剧起源研讨会纪实[J].戏剧艺术,1988,(4):17.
[4](明)吕坤.呻吟语[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178.
(责任编辑:徐国红)
A Comment on the Book“A Generating History of Chinese Early Opera”
LIU Xiang-huan,WANG Meng
(School of Humanity and Media,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0,China)
Abstract:The book“A Generating History of Chinese Early Opera”,a post-funded project of the CFHSS,has turned out recently after Zhao Xing-qin’s ten years’efforts,in which the viewpoint of big opera is stuck to and the opera history is constructed comprehensively and dynamically.The book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presents itself with many new ideas or concepts in a very wide perspective,a classic opus in the history of opera.
Key words:opera in the early period;generating history;technique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6)-0155-03
收稿日期:2015-12-15
作者简介:刘香环,女,安徽淮北人,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