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学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

2016-02-1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科院工作站编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230026

中国科学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230026

中科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12月。目的是凝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脑功能与脑疾病方面的研究力量,快速提升中科院在脑疾病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建成从事转化型研究的一流平台,促进脑功能和脑疾病的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培养一批在该领域中享有一定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凝聚一批从事转化型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青年人才。

1 实验技术方法创立、专用设备研制改进

神经科学的发展,与新技术新方法密切相关。目前,实验室已创立多肽靶向近红外成像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技术,纳米成像技术解析突触超微结构,质谱脑化学图谱技术,光遗传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创制3D生物打印仪,改进光片成像仪,光电联合显微成像仪等;已建立神经光子工作站、光遗传实验平台、激光显微切割工作站、活细胞工作站、人体脑电和诱发电位工作站、电生理实验平台、动物行为学平台、立式机床加工平台、分子生化免疫组化平台等实验平台。在保障科研项目(包括兄弟院系及周边地区的有关科研单位)的顺利进行、研究生培养、本科生教育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条件支撑作用。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与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等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

2 创新研究成果

实验室坚持原始创新的原则,紧紧围绕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科学问题,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进行系统性的前沿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肯定和赞誉。

自成立以来,实验室共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发表 SCI 论文170 余篇(发表于 Cell,Nat. Comm.,Nature. Mat.,Nat. Struct.Moi.Biol.,PNAS,Mol. Psychiatry,JNS,Brain,Cereb. Cortex. 等国际期刊),专利17项。实验室的一些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并引用。其中在非编码RNA功能及功能机理研究中发现:新的非编码RNA类型、研究了新的非编码RNA功能、揭示了新的非编码RNA作用机理、探索了新的非编码RNA研究方法(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2015; Highlighted in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Biology 及 Science Editor's Choice);首次揭示外源长非编码RNA可以起到物种间基因表达调控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Nat. Comm. 2012;Highlighted in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及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3 人才培养

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追求卓越,把引进和培养一流人才作为实验室发展的重点。通过团队建设,不断优化人才的科学布局和梯队建设。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 32 人,含 17 名学术带头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 1 人,“百人计划”9 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 人、“青年千人”5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 人。年龄构成:40 岁以下 6 人,占 35%。41—50 岁 7 人,占 41%。51—60 岁 4 人,占 23%。实验室成立以来,共引进研究骨干 9 人,包括中组部“千人计划”1 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5 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 人。科研方向明确,科研力量集中,形成了一支在学术前沿进行创新性研究的精悍的学术队伍。引进的人才到位后,优青获得者3人,“973”首席 1 人,“973”青年首席 2 人。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实验室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为国内外科研院校及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在科研、教学以及相关产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室培养的研究生中,有多人次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4 开放交流

随着整体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软硬件条件的不断完善,实验室已成为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支撑学科和相关领域发展、促进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及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为提升我国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

自2009 年成立以来,实验室组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逐步提升,先后承担了科技部“973”项目和“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重点优青项目、中科院 B 类先导项目以及创新方向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 100 多项。

秉承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创建精神,实验室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积极支持国内相关领域的优秀课题组进行开放课题研究,通过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依托实验室实验平台,与中科院系统内外单位在科研和教学方面保持密切联系。此外,我们不断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定期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实验室访问讲学,接受外国学生短期学习和工作。

实验室作为科学传播平台,在科学普及和服务大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科普方面,结合自身特点,每年积极配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举办的科技活动周;配合学校学院,定期开展夏令营活动。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宣传。实验室知名教授主动走出去,不定期参加各种类型科普活动。

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周江宁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段树民教授。

*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年6月30日

猜你喜欢

中科院工作站编码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中科院专家:京津冀何以成雾霾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