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燕青拳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6-02-13刘芳李辉

泰山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滨州传统武术武术

刘芳,李辉

(滨州学院体育系,山东滨州25660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燕青拳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刘芳,李辉

(滨州学院体育系,山东滨州256603)

燕青拳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民族价值.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历史与逻辑分析法、深入访谈法对燕青拳的源流进行了分析,对其传承现状及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西方竞技体育的冲击、组织机构不健全及对燕青拳认识的不全面是造成其流失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燕青拳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燕青拳;传承;保护

作为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燕青拳,其具有的健身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却造成了燕青拳在一定程度上的流失,习武人数日益递减,许多拳法几近消失.在燕青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本文试图通过对燕青拳传承的脉络进行分析,找出传统武术流失的原因,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发展对策.[1]

1 燕青拳的源流

燕青拳,又称“猊猔拳”、“秘踪拳”、“迷路拳”、“迷踪艺”等,是中国的名拳之一.其招招势势,利落醒目,功架端正,发力充实,且动作轻灵敏捷,灵活多变,讲求眼神和腿法的配合独具风格.它的拳套由各种手型、步型、腿法、平衡、跳跃等50多个动作组成,内容丰富,技术全面,具有刚柔相济、博杂精深的技法特点.因燕青拳法演练风格优美,快慢有度,潇洒大方,招术科学,故老幼皆宜练.[2]

关于燕青拳的由来和历史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此拳起源于唐末,传至宋代时由梁山好汉卢俊义发展而成.后来卢俊义把此拳传给了燕青,以后由燕青传播这个拳法,故称之为“燕青拳”.另一说,燕青的门徒虽然敬佩老师的武艺,但因其投奔梁山泊,故隐燕青之名,称之为秘踪拳.[3]又说,燕青被官兵追逼到梁山时,雪上未留足迹,致使官兵迷路,故又称迷踪艺.关于这几种说法究竟是否真实,无法考证,也没有明确的文史资料记载.

从明代开始,我国武术开始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拳械特色的流派.据可查资料以及燕青拳传人讲述,在清代乾隆年间,燕青拳传到孙通,这也是我国唯有历史记载的练习燕青拳的第一人.当时的山东泰安人孙通曾在嵩山少林寺苦习数年,燕青拳艺炉火纯青,被人尊为“万能手”.后来,孙通因犯命案去东北避难,途中,在青县和静海县交界的大屯村和静海县小南河村分别传下燕青拳.此后燕青拳分两个渠道传入青县,在青县又分两支广泛流传.

2 燕青拳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燕青拳的发展现状

2.1.1 燕青拳在山东省滨州市的传承

“传承性是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具有运动规律性的特征,这个特征对民俗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来说具有普遍性”.[4]燕青拳就是通过其特有的传承性,它的拳术和功法才得以日益丰富.其中,山东省滨州市的郭氏燕青拳支流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燕青拳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郭仲三(1886-1973),祖籍福建,1937年移居山东省滨州市,是燕青拳的第五世传人.他的燕青拳经过名师——少林寺燕青门武术传人陈善的指点,具备了相当的功底.后来在北镇(今滨州)授徒千人,为山东滨州的传统武术奠定了基础.郭玉芬(1910-1996),郭仲三之子,12岁开始学艺,习武一生.民国时期,在中央国术馆各门派的技击高手中,颇有名气.他曾经代表滨州(原惠民地区)参加山东省级及国家级的多项武术活动.20世纪80年代,他的《钩枪拐》在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中荣获“雄狮奖”.此外,他为滨州市的武术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郭宝申,现任滨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自幼随祖父郭仲三、伯父郭玉芬习武练拳.2010年,他在山东省滨州市成立燕青武术馆,教授弟子数千名.如今燕青成员已遍布全国多个省份.燕青武术馆自成立以来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曾取得过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和优秀团队的奖杯,并获得省级优秀拳种称号.

燕青拳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发展完善至今,正是得益于它在家族范围内的成员的教授和传播.此外,广泛的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也使我们的民族体育文化得以传承.据不完全统计,燕青门武术在中国的传人众多,约有四百人之众.

2.1.2 燕青拳的流失

“传统武术是一种动态的、活的文化”[5],但是随着练习传统武术的人员的减少,燕青拳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流失.[6]“虽然国家每年都会举办若干传统武术比赛,但我们看到的这些传统武术套路已‘长拳化’了,充斥着‘满片花草’,而离传统武术的本体价值越来越远.”[3]如今,燕青拳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表现这种趋势.笔者调查发现,现滨州市的武校和体校武术队的学生,练习的大多为竞技武术项目.而在在群众参与的广场武术、公园武术中也出现了以练习现代武术的人居多的情况,只有少数中老年习武者还在坚持练习传统拳械和套路,其中包括燕青拳.燕青拳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2 造成燕青拳流失的原因分析

2.2.1 西方竞技体育造成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西方竞技体育传入中国,进一步塑造了中华民族追求竞争、成功和不断超越他人的人格特性,但是“西方的科学体育是建立在西方科学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基本特征是功利性”,种种外来体育项目的引入对具有民族特性的燕青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突出的表现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把他们的兴趣选择放在那些时尚的、健身的和娱乐的运动项目中.“跆拳道”、“瑜伽”、“健美操”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燕青拳则表现出了置之不理的态度.

2.2.2 组织机构的不健全

尽管燕青拳已被选入到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但是燕青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1]很多省市并没有成立自己的武术协会,燕青拳的支流众多,门派林立,如何使燕青拳的各支流门派相互沟通交流,协调相互关系,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国家也把精力重点放在竞技类的武术项目中,着重放在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工程上,忽视了对传统武术——燕青拳的扶持,导致了燕青拳的空泛化与日益没落.

2.2.3 对燕青拳内涵认识的不全面

“我们总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不是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体系健全的体育体系”[5],现代人对燕青拳也不可避免的采用了这种审视态度.其结果是燕青拳的习武之人逐渐减少,燕青拳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价值,成为现代体育项目的附庸品.而且由于人们长时间以来对燕青拳的偏颇认识,对其内容体系和技法的质疑,燕青拳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随着很多高领拳师的相继辞世,燕青拳逐渐显现出了后继无人的情况.

3 燕青拳的发展与保护

3.1 燕青拳的传承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和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6]而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7]无论根据哪种定义,燕青拳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燕青拳的传播主体是特定的群体和个人,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要件.第二,燕青拳的传承内容包括一定的理论,拳套技法、技能和实物等等,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体要件.第三,燕青拳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承,不断地被民族内的成员进行传播,从而使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第四,燕青拳的传播能够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创造力.2008年6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燕青拳入选,且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8-12].

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历史与逻辑分析法认识到燕青拳在滨州地区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习练者越来越少;随着老拳师的相继离世,而年轻习练者越来越少,年龄结构失衡,传承人严重匮乏;燕青拳在传播过程中,依然是在家族内部进行小范围传承,未能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进行广泛的传播.

3.2 燕青拳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2.1 加强对燕青拳的保护力度

首先,针对燕青拳的拳术套路理论,拳法和拳术传承人,政府应该进行调查、记录,并建立相关的数据库以便公众查阅和促进燕青拳派间的相互交流.其次,设立燕青拳专项发展基金,对燕青拳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进行物质奖励.最后,通过出版书籍、影像、网站等现代化的方式和手段传播推广燕青拳,逐步拓展燕青拳在国内的声誉和影响.

3.2.2 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

组织机构能够在武术各门派的沟通交流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发挥相关机构的作用,能够扩大燕青拳在国内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民间爱好者参与到对燕青拳的传播中去.例如,建立各地的燕青拳武馆,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多种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的燕青拳拳术体系.各武术馆之间通过相互的整合与超越,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燕青拳的全面发展.

3.2.3 形成燕青拳传承的专项制度

“传统武术的传承制度要和法律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要把传统武术保护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框架中,借鉴世界各国和各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从法律法规的高度构建传承制度.”[6]为了使燕青拳后继有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认定一批代表性的传承人,使其享有独有的武术传承人的资质,鼓励他们将其燕青拳高超拳技传承给他人.另外,鼓励燕青拳进课堂,使一代代的青少年明确燕青拳的文化内涵,这也是维系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各种制度化的传承体系,使燕青拳得到提倡与推广,从而使我们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弘扬光大.

[1]赵峰.从非遗保护视角看淮北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12):94-97.

[2]张风员,陈安记.燕青门武术[J].少林与太极,2012(2):14-16.

[3]贺春林.东北秘宗拳源流说[J].精武,2003(9):25.

[4]涂传飞,余万予,等.对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1):6-9.

[5]牛爱军,虞定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传承制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20-21.

[6]高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活态保护”[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7):127-130.

[7]刘波.浅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中国科技博览,2011(10):226-227.

[8]郭会仙.燕青拳源流考[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

[9]王岗.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尊[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0]郭云聪.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1]张大中.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M].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12]申国卿.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65-68.

Research of the Protection,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bout Yan Qing Quan unde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LIU Fang,LI Hu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Binzhou University,Binzhou,256603,China)

Yan Qing Qua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nd features unique national value.Through literature method,fieldwork method,history and logic analysis method and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origins of Yan Qing Quan and probes into its heritage status and reasons in depth.In the end,the writ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suggestions from the poin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Yan Qing Qu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Yan Qing Quan;inheritance;protection

G852.1

A

1672-2590(2016)03-0111-04

2016-03-27

滨州学院科研基金项目(BZXYRW1503)

刘芳(1980-),女,山东滨州人,滨州学院体育系助教.

猜你喜欢

滨州传统武术武术
滨州东瑞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飞阅滨州
滨州学院插画作品选登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