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硕士专业建设研究
——以长江大学为例

2016-02-13李阳堂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

李阳堂(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翻译硕士专业建设研究
——以长江大学为例

李阳堂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有近十年历史的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建设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湖北省属高校长江大学为例,结合长江大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势学科,从其外语专业发展现状和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翻译硕士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实践基地等方面分析翻译硕士专业建设的可行性,旨在为国内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译硕士专业建设;长江大学;个案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理念的倡议与发展更极大地增加了对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需求。但我国现有从事翻译的专业人员数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尤其是高水平的翻译人才紧缺。作为一种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化翻译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开设的翻译硕士专业不仅为翻译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还为调整外语类人才培养结构和方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文件指出,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全国各大高校掀起了建设翻译硕士专业的热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翻译硕士专业建设在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荼,湖北省属高校长江大学也十分重视翻译硕士专业的建设。本文拟以长江大学为个案,介绍在该校设置翻译硕士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希望能为长江大学日后开展翻译硕士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长江大学个案研究

作为湖北省属高校,长江大学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石油专业优势学科,因其外语专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此,长江大学十分有必要建设翻译硕士专业。而且,长江大学较强的师资力量、优越的教学条件和充足的实践基地更为其建设翻译硕士专业提供了人力、物质和技术支撑。

二、翻译硕士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一)长江大学外语专业发展概况

1978年长江大学就建立了英语专业,1998年发展成为本科专业。目前,该校有英语、日语、商务英语三个本科专业以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本科层面,英汉互译(现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一直是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2008年,长江大学在英语本科专业增设了翻译方向,开设了丰富多样的翻译方向必修课程,包括科技英语翻译、经贸英语翻译、旅游英语翻译、翻译学导论、石油英语翻译以及翻译证书考试训练等。在研究生层面,该校依托其石油学科,早在2005年就开始推动外语专业与石油专业院系联合招生国外情报开发方向的研究生。2006年,该校开始正式招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研究方向分为语言学、文学和翻译三个方向。研究生导师由最初的10人发展到现在的18人,年招生规模曾达到近80人。

在研究生培养上,该校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育教学体系以及高素质的研究生教学团队。在研究生专业方向选择上,约70%的学生选择了翻译方向。因此,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增加了5门与翻译密切相关的课程。除了6位翻译方向导师外,又有6位研究生导师的研究重心转移到翻译方面。该校毕业的外语专业研究生受到社会好评,这为翻译硕士专业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目前,该校十分重视外语专业学科及专业建设,积极支持申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二)专业人才需求

长江大学因其特定的地理位置、石油学科优势以及所处地区特定的经济文化发展形势,有必要在培养符合社会实践需求的专门翻译人才方面承担起相应的人才培养任务。

长江大学包括荆州和武汉两个校区。主校区所在地荆州市为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有熊家冢、荆州博物馆、古城墙等名胜古迹。荆州位于湖北省中部的长江北岸,水、陆、空交通便利,是“湖北之腰”。2011年省政府为了发展荆州的经济文化,提出了“壮腰工程”,荆州的经济开始腾飞。2003年前十个月,荆州固定资产投资逾千亿元,对外贸易额近百亿元,经济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随着荆州楚文化的推广及经济的发展,荆州地区对外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正迅速增长。

作为以石油科学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学,长江大学在科学研究、技术和语言培训、毕业生对口就业等方面与全国大多数油田、石油管理局、石油勘探设计院、石油钻探公司、石油机械制造厂等,有着长期的、传统的密切合作关系。这些单位除了需要石油各领域专门人才外,也需要大量懂外语,特别是懂翻译的口笔译人才,因而石油翻译人才需求市场广阔。而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跟翻译内容结合起来,跟具体的专业方向结合起来,长江大学有必要结合其石油优势学科的特色,培养高素质的石油翻译人才。

因此,长江大学外语专业发展概况和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说明,翻译硕士专业建设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英语专业的蓬勃发展和本科翻译专业课程的开设以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的培养都为翻译硕士专业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对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知识背景的翻译人才的需求更是空前高涨,所以,结合学校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翻译硕士专业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三、翻译硕士专业建设的可行性

长江大学外语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其翻译硕士专业的建设十分有必要,而且也具备了翻译硕士专业建设的条件,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实践基地等方面。

(一)师资力量

长江大学外语学科拥有较为强大的翻译教学师资力量,并聘请有知名的兼职导师。近年来,学院领导狠抓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管理,产生了良好的作用。翻译教学与翻译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长江大学外语学科拥有专业化教学团队与导师团队,现有胜任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的教师17名,其中教授9人(占50%),副教授4人(占23%),讲师4人(占23%);博士12人(占60%),硕士学位5人(占40%)。其中,部分翻译研究学者如田传茂、刘洪泉、谢家成等在国内翻译及外语学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由此可见,该校外语学科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翻译教学梯队。除了以上教师外,还择优聘请外语专业高水平教师担任MTI有关课程的专职教师。而且还从有关高校或企业聘请资深翻译家担任兼职教师。此外,拟聘请国际著名学者,如现任欧洲翻译研究协会主席Anthony Pym作短期讲学。

近年来,该校外语学科通过人才引进、联合培养、进修、团队内部“传帮带”等方式,使师资力量与学历层次得到较大程度提高,形成了一个职称、学历、学缘、年龄合理的人才梯队;通过鼓励教师国内外访问研修、举办学术会议、参加各类翻译高级培训班、短期脱产进修或外请高水平专家讲学等方式,拓展了翻译教师的视野,为翻译硕士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强大的后备力量;优化现有的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多学科、知识结构合理的翻译教学的教师群体,为长江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建设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

(二)教学条件

长江大学外语学科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为翻译硕士专业建设提供了技术设备支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计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也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作了相关规定,只有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长江大学外语学科在设计课程时,以核心必修课程为重点,以专业技能课程作支持,以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参与性、个性化培养为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层次——模块”化课程结构的培养计划。课程安排重视科目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课程的前期着重做好语言技能的训练、翻译基本理论的传授和翻译基本技能的培养,后期侧重培养综合翻译能力。本着在翻译通才的基础上体现口笔译的专才品质的基本原则,这样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

(2)教学模式

首先,MTI教学要突出技能化、实战化的特点,适当减少翻译理论课程的学分,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加培养翻译技能的课程。其次,MTI教学要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以课外实践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争取课题,开展涉及政治、经济、科技等多方面内容的翻译实践。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参与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和教学计划安排的实习时间,去企事业单位、外资行业、科研院所、机场港口等翻译需求量大的单位做翻译实习,做到独立开展翻译工作,提高翻译水平。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实现校企资源共享。通过以上方式,学生可以亲身体会真实翻译,了解翻译市场和翻译流程,丰富深化其专业知识,强化其翻译技能,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3)文献资料、教学设施及实践教学条件

长江大学现有石油科技英语资料100余万册,科技英语翻译资料10万余册,翻译相关资料5万余册,英文资料500余万册;现代化多媒体教室200余间,语言实验室50余间。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拥有省级语言学习中心以及《翻译理论与实践》校级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料室现有藏书2万余册,相关教学实验设备159台(件),这些教学设施为翻译硕士专业的建设提供了设备支撑。

(三)实践基地

长江大学外语学科在长期的本科翻译教学和学术型研究生教学中与一些翻译企业、油田、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长期的、友好的、固定的联系。

长江大学外语学科已建立的翻译实践基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翻译企业。荆州市最为重要的麒麟翻译公司为该校实习基地。传神武汉分公司也是该校学生的实践基地。(2)政府部门。荆州市外事处、荆州市旅游局先后成为该校外事旅游翻译实习基地。(3)油田。地处荆州的江汉油田,是该校的传统实习基地。长江大学与这些单位建立并完善了有关实习制度,如联系机制、实习时间、人数、任务、考核、奖惩等都有具体规定。在实习基地,有在各领域翻译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此外,该校外语学科实习基地物质条件比较优越。学生实习属于志愿性工作,因此这些基地乐意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以帮助他们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以及学位论文的撰写。

因此,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条件还是实践基地,长江大学都具备建设翻译硕士专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具备建设翻译硕士专业的可行性。由此可见,要建设翻译硕士专业,首先必须具备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以及高水平翻译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其次,良好的教学条件也是不可或缺的,独特的课程体系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优越的教学设施和实践教学条件都是翻译硕士专业建设必不可少的;最后,为培养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翻译专业人才强调实践性,有效充足的翻译实践基地也是翻译硕士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条件还是实践基地,长江大学都具备建设翻译硕士专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具备建设翻译硕士专业的可行性。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为我国的翻译学科开辟了宽阔的道路,也满足了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外语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高度需求促使推动了翻译硕士专业的建设,而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越的教学条件以及足够的实践基地使翻译硕士专业建设成为可能。长江大学结合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石油优势学科,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以及实践基地方面都已经充分具备的条件下,筹划翻译硕士专业的建设,希望能够为荆楚文化的传播和石油英语翻译培养出专门的翻译人才。这不仅增加了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培养单位,也符合翻译的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实践性本质,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多元繁荣与社会的和谐进步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军,黄宝印,朱瑞.改革和完善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人才[J].中国翻译,2007 (4).

[2]平洪.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开创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2011年年会综述[J].中国翻译,2011(3).

[3]仲伟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及其对中国外语教学的挑战[J].中国外语,2007(7).

[4]仲伟合.翻译专业硕士(MIT)的设置——翻译学学科发展的新方向[J].中国翻译,2006(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6)1- 0123- 03

[基金项目:2015- 2016年度长江大学翻译研究中心创新基金项目:长江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建设可行性研究,课题编号:2016fy01,项目负责人:李阳堂]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相知碰撞、回归成长:同伴互助学习需求调查——基于D大学的个案研究
乡村传统风貌空间的变迁——基于禄丰县叽啦村的个案研究
小学课程整合模式的个案研究
安第斯高原卡哈马卡排箫个案研究
体育专业《推拿学》实验课程的个案研究
何谓中国艺术?——在全球景观与个案研究之间
东至化工区建设述论——上海皖南“小三线”的个案研究
方言与通语的混杂状态——《云南映象》等场域语用个案研究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