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原则
2016-02-13张萌萌
□张萌萌
(南阳日报社,河南 南阳 473000)
试论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原则
□张萌萌
(南阳日报社,河南南阳473000)
灾难新闻报道是派生于灾难事件的发生,通过媒体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过程和造成的影响做出新闻事实的报道,具有突发性、震撼性、负面性和社会性等表现特征。灾难事件的发生不但会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给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要准确鲜明地宣传中央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传播信息,如实还原事件本身,反映人民心声。但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一些媒体失范现象频频凸显,这就要求媒体工作人员注重灾难性新闻的报道原则,强化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受众,真正承担起“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职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注重新闻时效
灾难的突发性特征决定了报道的速度是首位的,灾难发生后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心理情感需求要求报道必须是最新、最快的。灾难事件现场的一切都极具新闻价值,记者报道的一切也正是观众想要看到的一切。媒体应在第一时间奔赴事发现场,记录和报道所见所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既满足了受灾后人们对信息的巨大需求,也是对人们混乱心理的有效安抚。
2013年“4·20”雅安地震中,重灾区芦山开办的临时救灾广播电台在芦山县设立直播间,以政府公告、地震情况、救援信息、记者连线、听众热线、专家访谈等多样形式,实时播报灾情、灾民状态、救援等情况,提供了及时且极具价值的新闻报道,填补了未知大众的心理空白。
确保真实准确
真实性、准确性是新闻报道的根本,即使是灾难新闻的报道也不能脱离其根本。媒体报道的真实准确性,可以很好地引导受众,维护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灾难事件发生后,受众希望通过媒体正确地了解灾难的性质、原因、过程、灾难造成的后果以及是否有次生灾害发生等情况,进而更好地对灾难及相关问题作出真实的评价,这也就要求灾难新闻的报道必须真实、准确。
2014年3月8日“马航失联事件”中,国内一些媒体为博得关注,未经核实准确信息源就盲目转载有关飞机失事的一些虚假信息,如“发现飞机残骸”、“机上有人幸存正在海上呼救”等,完全不顾新闻的真实性,误导了受众,影响了公众心理,加重受难者家属的心理负担,降低媒体的公信力。
而2015年“8·12”山阳特大山体滑坡事件报道中,媒体真实准确地报道此次山体滑坡是在不利的地质条件下发生的自然灾害,不仅给灾区人民带来极大的心理安慰,还有利于受众做出正确的预防和撤离。
力求全面立体
众所周知,灾难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极其纷繁复杂,会对广大受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灾难新闻面前,报道的时效性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信息内容的多样化、全面化传播,引导受众了解同一新闻事实的不同方面内容,避免以偏概全的片面理解。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新闻报道,不仅能体现报道的真实准确性,还能起到稳定民心、团结民众的作用。
2015年10月,新疆皮山县发生3.6级地震。中国新闻网、新浪、网易、凤凰等媒体都对该事件做了全面立体的报道,地震“最新消息、震区故事、伤亡情况、搜救进展、各方救援、专家观点、分析评论”一系列的专题新闻报道不仅及时满足受众的知情欲,还真实全面立体地还原地震本身的面貌,让更多的受众了解灾难背后发生的深层原因,提高广大民众的防灾、抗灾、救灾意识。
另外,我国关于灾后重建类新闻报道的笔墨较少,甚至经常被忽视。灾后重建的相关报道往往最能够体现新闻报道人文关怀这一报道理念,灾难事件发生后,受众的心理受到极大的创伤,灾后重建不仅关系到灾区人民生存发展和生产生活,而且影响受众心理健康恢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报道受灾群众心理健康的恢复程度在其心理治疗上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引导舆论导向
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民众容易产生惊慌、恐惧的不安心理,媒体有责任通过具体的报道来让民众重新认识现状,不仅客观真实还原事件的本来面貌,同时也要成为一个舆论的引导者。
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发生后,《玉树藏族画家为救灾义卖》、《教育部全力支持灾区中小学复课工作》、《西京医院医疗队成功救治一名藏族女婴》等新闻报道,无时不在体现着社会以及政府对抗震救灾所付出的努力,通过传递政府信心、公众镇定有序、现场自救互救场面、抗灾救灾顺利开展以及灾后重建来传递情感关怀,增强社会凝聚力,为取得抗灾的胜利营造稳定的社会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
人文主义原则是人性关怀、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记者应该具有的基本职业道德操守。记者在采访报道负面新闻、灾难性新闻时,要充分考虑到受灾群众的生理和心理创伤,给予保护和人性关怀。
尊重生命价值。汶川大地震灾难现场,一些记者一味追求新闻价值,全然不顾生命价值,为了采访竟然阻挡救援人员的营救工作。在灾难救援的过程中,无论是谁都应该把受灾者的生命放在首位,避免影响救援人员施救,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伦理道德。在采访面前要有自己的底线,不要为了采访而影响争分夺秒的救援。
保护受灾者的个人隐私。新闻媒体工作者最忌讳的是用自己的主观思想去报道事件本身。媒体应该把握一个微妙的度,不臆断,不揣测,不让读者看到自己的报道后增加悲情或恐慌的心理情绪。这恰恰在新闻报道中容易被我们忽视。媒体报道上尽可能避免灾难血腥场面,不煽情,客观冷静地报道灾区情况,不仅有利于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抑制灾难中悲伤情绪的蔓延,增加民众对灾区重建的信心。
避免“二次伤害”。让受灾群众讲述灾难发生时的场景,就好比让他们的身心再次经受灾难时的惊心动魄和面对死亡的无助,这无疑是给他们受伤的心灵雪上加霜。例如同一个灾难新闻特写图片,拍一个残肢断臂的受难者和拍一个救援人员与幸存者拉手、拥抱的画面,给幸存者和人们的感觉完全不同,前者是可怕、无助、绝望的,后者是温暖、有信心、充满希望的。媒体应该正确发挥媒体公信力,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着力于积极乐观、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信息内容,让幸存者的心灵得到慰藉,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