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闻事业的群众性

2016-02-13巴图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通辽群众性

□巴图

(通辽日报社,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浅谈新闻事业的群众性

□巴图

(通辽日报社,内蒙古通辽028000)

谈到新闻事业的群众性,许多同志想到的往往是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和语言。的确,表现形式应该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语言应该通俗易懂,这些是群众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并不全面。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应该包括三层含义:

1.在内容上:新闻事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

2.在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3.在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新闻事业依赖群众的需要而存在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大众新闻传播工具,例如一张报纸,不管是哪个阶级办的,是近代还是现代,是中国还是外国,也不管各自有怎样的宗旨和主观动机,它总是办给社会大众看的,而不是为了“自产自看”。一张没有读者的报纸,没有人收听的广播,没有人收看的电视,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新闻事业和群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报纸的产生从古代算起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时间,新闻事业的整个面貌已今非昔比。表面上,这都是经过一些聪明的编辑对报纸不断改革的结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编辑改革的动机不是凭空产生的。存在决定意识,受众的需要作为社会的客观存在驱使着编辑去改革;而受众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大、变化,驱使着编辑不断地去改革。

受众不但是推动新闻事业改革发展的直接动力之一,而且是新闻事业任何改革成功与否的最后鉴定者。凡是得到受众欢迎的革新,就能巩固下来;凡是受众不欢迎的新花样,只不过昙花一现。例如:发明新闻的倒金字塔式写法是由于拍发电报的原因,但这种写法便于读者以最短时间获取最重要的信息,不但很快风靡美国,而且被世界各报所接受。最初的新闻周报都采用小册子形式,自1665年英国的《牛津公报》采用单页两面印以后,世界各报先后采用这种办法,而且一直保持到现在。因为这种形式加快了印刷,争取了提前发行的时间,而更重要的是方便了读者的阅读,读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把一个版的新闻一览无余。任何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的主持者都可以按照一定要求来确定自己媒体的编辑思想。但他们能否如愿,却由不得他们自己,决定权掌握在受众手里。如果他们的主观设想能满足受众的需要,受众欢迎,那么他们就会成功,这样的新闻媒介就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反之亦然。

新闻事业之间的竞争是推动新闻改革的一个动力。所谓“竞争”,说到底就是争夺读者(听众、观众)。凡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就争取到了受众,那就是竞争的胜利者。凡不被受众所欢迎的,那就是竞争的失败者。

受众需要是影响、制约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这是一条基本规律,对新闻事业的具体业务工作具有重大的影响。既然报纸(广播、电视)以满足一定数量受众的一定需要作为自己的目标,那么,从内容的选择、安排,版面的设计,到新闻评论的写作风格,都要处处考虑到这些受众的要求,这样就使新闻具有自己的特殊风格。

因此,我们可以说,满足受众需要,既是新闻事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又是新闻工作的具体工作原则。

受众需要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是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在永恒地变动着,受众需要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满足群众需要是我们的天职

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的领导,为新闻事业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使新闻事业能比较充分地满足群众的需要。《人民日报》1956年4月1日的社论《致读者》明确地指出:“尽量满足读者的多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的天职”。

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不断地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新闻事业要不断地满足受众的需要,这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目的的。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的事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宗旨,因此,我国的新闻事业要不断地满足受众需要,这是符合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的。

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和群众的关系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关系。

任何政党报纸的最终目的是宣传本党的纲领、方针、政策,从而争取群众。那么,我们的党报宣传党的纲领、方针、政策和满足受众的需要有没有矛盾呢?对于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来说,影响、引导群众的需要,为群众服务,这两者都是一致的。

在我们国家,满足受众的需要包括什么内容呢?许多新闻单位对受众调查表明,受众的需要主要是:

1.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一切与自身有关系的、引起他们关心的客观世界的变动情况。

2.对令人迷惑不解的引起受众关心的事情作出合理的、正确的分析和解释。

3.反映人民群众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求、意见和建议,运用新闻媒介的力量促进问题的解决。

4.了解新的知识。

5.得到娱乐、丰富业余生活。

群众的这些要求,从总体上看,和我国新闻事业的目的、任务基本上是一致的。

总之,我国的新闻事业既要满足群众的需要,又要引导群众,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本栏编辑:殷红)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通辽群众性
通辽西站北京端咽喉区通过能力分析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数字化治理分析
高中生生涯规划需求与现状调查——以通辽地区为例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发展
刍议通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电化工程通辽枢纽GSM-R网建设方案研究
“群众性养护”体系护路潇湘
航空工业昌飞兴起群众性太极健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