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党报如何加强舆论监督

2016-02-13杨桂丽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4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党报舆论

□杨桂丽

(鄂尔多斯日报社,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10)



地方党报如何加强舆论监督

□杨桂丽

(鄂尔多斯日报社,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10)

美国著名记者普利策曾有名言:“倘苦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由此可见,正确的舆论监督能照亮认识盲点,剔除遮蔽,是必不可少的新闻宣传方式之一,是党报的社会责任担当,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报的热切期盼。

地方党报所进行的舆论监督在于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利益不但是局部和眼前的,更是整体的、根本的、长远的;是为了促进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树立、鼓舞人民的信心,密切党、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增强人民内部的团结;是为了严肃法纪,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是为党和政府分忧,以正确的舆论引导,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地方党报舆论监督的现状和问题

舆论监督有名无实。客观地讲,地方党报的监督领域,概括起来,多集中在与当地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设施、社会秩序、文明风尚等一些细微方面,“大事不出城市公用事业、小事常在社区邻里之间”,具有鲜明的民生关注的特点。但是对环境、腐败以及危害群众利益等一些同样关乎民生的比较重大的问题,地方媒体却少有作为,长期以来,相当部分的地方党报,舆论监督仅仅只体现在对中央、省的方针政策的“照搬照抄”的传达,体现在对地方党委、政府整肃法纪、惩治腐败等工作会议的报道,舆论监督只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的监督。

舆论监督监而不督。有些地方党报的舆论监督,往往监而不督,督而不实,表现在或只是肤浅地报道某些事件,对造成事件的根源却不能或不敢涉及,致使报道只停留在表面而无法深入;或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也只是作一般性的报道,不深究现象背后的原因,更不作后续报道,致使报道有头无尾,有始无终。或对一些现象的报道,过分重视事件本身的过程,而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缺乏有力度的分析。

一些地方党报受外界干预过多。在舆论监督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当媒体对一些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现象、行为展开监督攻势时,有些人就不乐意了,甚至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认为这是新闻单位故意找茬、挑刺。于是有的领导出面说情挡驾甚至施加压力,甚至采访的人还没回来,说情的电话就已经打到报社领导那里。因此,许多很好的监督类稿件未能见报。久而久之,舆论监督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在舆论监督上存在着两种错误认识:一为“杂音论”,认为舆论监督影响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舆论引导中的杂音;二为“破坏论”,认为舆论监督会影响工作大局,危害社会稳定。而这两种认识,都是地方喜功怕过的狭隘思想造成的。也正是这种狭隘,地方党报的舆论监督就很难开展,甚至没有开展的空间。

强化地方党报舆论监督的对策

积极争取宽松的舆论监督环境。这一点主要在于领导主动争取。主要是根据当地政治、社会环境的实际,采取多种灵活的方法,促进领导干部开明行政,改变对舆论监督的看法。在舆论监督的选题上注意从“领导关注”和“群众关注”的结合点处着手,以减少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的疑惧及由此而来的干预。同时媒体还要建立健全线索保密、人情规避等机制,并注意提高监督的质量。

地方党报开展舆论监督,必须紧密结合党中央的工作部署和改革发展的实际,为地方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各项任务提供思想和舆论支持。就当前而言,舆论监督的重点和主攻方向,要放在各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工作上,对那些落实政策措施不到位、执行政策简单化、贯彻中央改革发展措施不力等官僚主义,那些置政策于不顾,有意设置障碍等违纪行为,那些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现象、行为等,要旗帜鲜明,敢讲真话,勇于针砭时弊。然而,在地方党报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因为监督的是身边人、身边事,承受的压力就更大,常常会遇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干扰,有时甚至会被扣上唱反调、影响社会稳定的帽子,所以,采取适当的舆论监督方式,软化与被监督方可能产生的矛盾,对地方党报记者来说尤为重要。

地方党报开展舆论监督,要处理好日常的批评报道和重点批评报道的关系。当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时期,社会生活中各种消极现象都应是舆论监督的范围,因此,新闻宣传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办好有关的专栏和节目,不仅要对社会矛盾积极干预,而且要能够经常性地直接表达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围绕大局,突出重点,抓住带有全局性的关键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求达到监督的最佳社会效果。

地方党报开展舆论监督,要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地方的社会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就无法顺利进行。因此,舆论监督,一方面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碰硬;另一方面要善于围绕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讨论的方式、交流沟通等方式,帮助人们澄清是非,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引导到党的方针政策上来,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发挥好舆论监督凝聚力量、团结鼓劲的作用。

重大社会信息的发布,党报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所以必须在舆论热点事件、重大新闻事件中不失语、早发声,主动引导舆论。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要有不怕打击、报复,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特别是要与时俱进,多学些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又要掌握宣传艺术,把握好批评报道的度,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党报舆论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以“专、新、深”做强党报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