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道政务新闻不妨多用平民视角

2016-02-13徐福祥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4期
关键词:平民新闻报道政务

□徐福祥

(江城日报社,吉林 吉林 132002)



报道政务新闻不妨多用平民视角

□徐福祥

(江城日报社,吉林吉林132002)

政务新闻主要指对党政领导活动的报道和对会议新闻的采访,这是各级主流媒体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采编人员每天都可能遇上又必须精心做好的日常工作之一。但长期以来,对这类新闻报道的“八股化”倾向,常常让采编人员陷入事无巨细的“有闻必录”中,报道创新乏力,可读性差,普通群众望而生厌,处于领导层的受众也不见得爱看,采编人员自己也常生“食之无味、弃之不能”的无奈感叹。

官方活动其实是重要且独特的新闻资源,不管是会议还是领导视察,都具有事件性和过程性的特点,且实效性强。记者如果能树立强烈的受众意识,运用平民视角,不难从中发现并写出群众喜闻乐见、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报道,这应该是地方新闻媒体对官方新闻报道进行创新与深化的一种有益探索。

运用平民视角创新官方新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采编人员努力改变信息摄取和报道的单一性倾向。官方活动具有高度的集中性特点,但它同时又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比如说春节前各级领导走访慰问群众,可以说没有群众、没有群众的困难,就没有这类活动的新闻报道。但实际上我们的大多数报道,在信息的摄取和发布方面显得单一,按照群众的说法,就是“只有领导形象,没有群众声音”。记者的采访,虽与领导和群众近在咫尺,但报道时却与群众距离遥远、高高在上,即使有群众的表现,也往往是主观性的引导,让群众表示怎么感激之类的。这也是我们某些采编人员头脑中的“官本位”情结的流露,如此一来,拉大了领导与群众的距离,也降低了领导活动对群众的积极影响力。

再比如说对各类会议的报道,虽然召开会议和参加会议的主角大多是领导和干部,但如果没有群众的现实需求也就没有会议召开的必要性。而我们的许多会议报道,常常是“三大段”格式,首先是参会主要领导,然后是枯燥的会议程式,最后是领导讲话。这样的会议报道没有提炼群众真正感兴趣和关注的信息,单调乏味,最让人生厌。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强烈的受众意识,站在平民百姓的视角看事情写报道,从领导活动和会议动态中挖掘出最新鲜、最有价值的内容,让广大普通百姓快速、清晰、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把这类官方新闻真正变成新闻。

事实上以平民视角报道官方新闻,从群众的立场、处境或期待出发去想事情、写报道,也符合我们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有助于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记得2015年4月份,吉林省吉林市市长到农村基层调研三农情况。随行记者一改往日程式化的报道方式,而是从市长与一位村民进行家常聊天的角度写起,然后通过这位市长和村民亲切交谈的形式,以“市长调研三问”为标题,突出报道了市长此次调研所关注内容中的一项——集体经济,从而以点带面地反映了全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这样就使这则报道既体现了民本理念,融洽了干群关系,又透露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重要新闻信息。审编领导充分尊重记者打破传统的有益创新,给予了鼓励,事后这则新闻不但群众反映良好,参加活动的领导也觉得满意。

之所以地方新闻媒体对官方新闻的报道常常陷入程式化和八股化,居高临下,贴近性差,这其中原因有很多:采编人员不敢创新、不善于创新是其一,记者身入了心不入、作风不实也是一个方面,采编人员图省心省力、不求有突破但求无过错的观念也是一个因素。这些原因,都抑制了我们在官方新闻报道上的创新探索。

那么如何才能创新官方新闻报道,采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呢?

首先,采编人员必须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敬业精神,始终心怀百姓,不断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时刻站在群众的立场看问题、写报道。这是运用平民视角创新闻报道的前提和保障。前不久,某省粮食局局长到基层检查粮食订单工作,随行记者在检查现场意外地发现了一位签订特别订单的农民——他在小春粮油收购点刚刚销售完小春作物,又马上签下了大春作物收购订单。记者敏锐地挖掘这一细节,单独成篇地以这位订单农民为由头采写了一篇题为《粮食订单“定”住农民心》的新闻特写,点面结合地报道该地粮食订单工作的情况。这样不但使一个普通的领导活动报道在形式上做活了,更让一般老百姓感觉到一种亲和力,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如果记者没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没有强烈的群众意识,也就不会有这篇政务新闻的创新。

其次,记者要有扎实的采访作风。要想在长篇累牍的会议内容里和领导活动的琐碎过程中,发现重大新闻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采访准备是一项重要工作。从这类素材中提炼出高、精、新、尖的新闻,固然是灵机一动笔下生辉的偶然,但是这种偶然应当是建立在记者对相关新闻事实或背景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需要采编人员事前做好必要的采访准备工作和后期的追踪采访工作。

运用平民视角创新政务新闻报道,实际上就是尝试在传播理念的转变上下功夫。只要我们改变了以往单纯的“自上而下”的政务新闻报道的思维模式,其他问题就会随之迎刃而解,也就不难做出群众爱看的政务新闻了。不论是在工作当中还是在社会生活里,我们只有时刻把社会责任感放在心中,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猜你喜欢

平民新闻报道政务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平民品格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平民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