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家书屋绿色发展路径分析

2016-02-13罗诗语申永丰

中国出版 2016年19期
关键词:农家书屋出版物

□文│罗诗语 申永丰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指引。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家书屋工程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民心工程。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发展的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农”是创造绿色、保护绿色的重要力量。农家书屋是与“农”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探索农家书屋绿色发展路径,不断破解农村文化共享与发展难题,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文化惠民功能,引导农民形成绿色价值取向、绿色思维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明确农家书屋的绿色发展定位

农家书屋是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绿色发展理念是引领农家书屋发展的先进价值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就要认真思考文化领域的低碳循环格局和高效节约方式。”[1]把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农家书屋建设的先进价值观,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和农民幸福的现实需求,使农家书屋建设的目标模式、行为方式有效契合绿色发展要求。

1.选择高效节约方式

农家书屋要进一步解决农民“读书难、看报难”问题,成为农民 “改变命运的知识库、学习致富的黄金屋”。[2]通过“书”和“屋”这两大载体,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幸福生活,实现以屋载书、以书育人的目标。要强调以点带面、以规模出效应的发展模式,以“一村一屋”为基础,推动书屋建设的“数字化”和“规模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书助农、以投入促发展的行动,实现绿色的发展、保证发展的绿色:紧扣惠农、助农的目标,以“绿色”为发展底色,减少书屋建设的资源浪费和闲置,提高书屋使用率;以“发展”为绿色的保障,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便捷服务、实行人本管理促进书屋的绿色发展。

2.构建低碳循环格局

农家书屋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念贯穿于自身发展的各个环节,立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落实低碳、循环、清洁等要求,形成低碳循环格局。在“屋”的选址和建设上,充分考虑农民获取服务的便利性,充分依托地方的自然条件,尊重风土民情,把书屋建设与地方农业发展、文化传承相结合;在“书”的选择和管理上,确保出版物的多样化和时代性,既要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引入现代人文社科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提升文化品位,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3.拓展文化惠民功能

绿色发展既有经济层面,也有社会层面。社会层面的绿色发展,本质上是人的绿色发展,以社会能力提升推动绿色发展有赖于全民素质能力的提高。[3]要充分拓展农家书屋的文化惠民功能,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要让农家书屋成为奏响主旋律的思想阵地,选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中国梦”宣传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出版物,选择倡导文明生活新风、提高农民文明素质的出版物,选择倡导优良家风、乡贤文化、乡规民约的出版物。要让农家书屋成为引领幸福生活的文化阵地,突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线,选择介绍新兴农业科技动态、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民工务工技能的出版物;强调问题导向,选择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有关防灾防害、应急自救、权益保障、生活健康等的出版物;结合青少年健康成长规律,选择帮助青少年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增长知识、提升素质的出版物;凸显人文关怀,选择充分考虑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阅读需求的出版物。

二、完善农家书屋的绿色发展规划

“绿色”是对具体发展方式的规定,“发展”是践行绿色理念必须要达到的目标。[4]规划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制定绿色发展规划,是确保农家书屋沿着绿色发展道路前进的必由之路。

1.完善人力投入规划

部分农家书屋存在“铁将军把门”、管理混乱、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管理者服务意识淡薄、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完善人力投入规划,着力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书屋管理员是推动农家书屋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形成稳定的农家书屋管理队伍,确保农家书屋在正常开放时间内至少有一名管理人员,可以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运用聘用、志愿服务等方式,通过表彰、奖励、补贴等手段调动当地退休干部、教师、学生等担任书屋管理员的积极性,使书屋门常开、人常在。要加强对书屋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培养他们的公共服务意识,通过优质高效服务,让农民进得去、坐得住、留得下,使农民读得进、用得上。

2.完善资金投入规划

要坚持问题导向,严格按照《农家书屋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合理安排、专款专用。要开源节流,拓宽农家书屋建设的资金渠道,盘活社会资金,实现资金投入的多元化、立体化,通过安排补助、奖励、配套等资金推动农家书屋的发展。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少资金与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不断夯实农家书屋建设的物质基础。

3.完善技术投入规划

随着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大潮的到来,数字化、网络化也将成为农家书屋发展的重要趋势,要充分发挥电子出版物的优势,让农民共享信息时代的文明成果。要通过制定农家书屋绿色发展的技术投入规划,为农家书屋配备数量和质量相当的电子阅读设备,减少技术应用“鸿沟”,为农民电子阅读提供技术支持。要以知识传递和运用为目标,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注重低碳、节能、清洁技术的推广。要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等积极探索满足农家书屋建设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夯实农家书屋绿色发展的技术基础。

三、打造农家书屋的绿色发展平台

农家书屋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于行动、规划着眼于实际,都需要立足于绿色发展平台才能实现。要打造农家书屋建设的绿色发展平台,解决农家书屋建设过程遇到的现实问题,补齐农家书屋绿色发展的短板。

1.打造长效宣传教育平台

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提升农民的绿色发展意识,培养农民的绿色阅读习惯,引领农民的绿色生活方式。要用丰富的出版资源、方便的管理服务、先进的信息技术吸引农民,让他们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中体会农家书屋的价值,变“要我读、要我学”为“我要读、我要学”,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使知识入脑入心。要立足培养现代农民的要求,依托农家书屋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如读书奖励、阅读讨论、征文比赛、技能比武等,调动农民参与农家书屋活动的积极性。要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宣教形式,广泛吸引农民参与农家书屋活动,发挥书屋的宣传教育功能。

2.打造绿色出版发行平台

“出版单位是农家书屋建设的主力军,出版物是农家书屋工程的基础和源泉。”[5]要“坚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新兴业态,推进新闻出版产业绿色化”,[6]打造绿色出版发行平台,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出版单位、发行营销机构的作用,实现农家书屋出版物立项选材、印制发行、配给上架等的“一条龙”服务。要围绕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农业生产的技术问题、农民关注的政策问题,贴近农村生活、农业生产需求,选择农民会用、能用、管用的优秀出版物。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出版物的数字化、网络化,降低出版物印制、发行、流通等环节的成本,让好的出版物以便捷的通道走向农民。

3.打造公共资源共享平台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惠民工程,农家书屋绿色发展离不开相关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要打造农家书屋绿色发展的公共资源共享平台,不断整合社会资源,联合出版单位、图书馆、新华书店、民营书商,通过资源共享、主体互动等方式,激活全社会文化资源,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资源共享。要健全各级文化、新闻出版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对农家书屋的定点帮扶机制,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农家书屋的绿色发展,发挥公共资源共享的绿色效益。

四、构建农家书屋的绿色服务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确定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农家书屋是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要通过构建绿色服务体系,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

1.建立以公共部门为依托的主导体系

要充分认识文化产品“两个效益”的属性,以公共部门为依托,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充分发掘农家书屋的文化惠民功能,形成农家书屋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方面,文化、新闻出版、财政等政府部门要发挥统筹规划作用,搭建农家书屋建设参与平台,把服务做在前头,把管理落到实处,为农家书屋建设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扮演好宣传发动、募集资源、提供服务等多重角色,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建设,为农家书屋的绿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2. 优化以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的保障体系

农家书屋的最终使用者是农民,实现书屋的绿色发展必须依赖农民的自身努力,要把农民有效调动起来,有序组织起来,使他们“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自我赋能,自我超越”。[7]村民自治组织要发挥自身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落实管理责任,完善服务措施,构建农家书屋绿色发展的保障体系,调动广大农民阅读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全民阅读的良好局面。引导农民既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农家书屋基本设施,护书、爱书、读书,又提高自我服务能力——自主运用农家书屋资源,提升素质,树立绿色价值观,选择绿色生活方式。

3.构建以企业、非政府组织、志愿者为补充的支持体系

要立足农家书屋的公共服务属性,调动多元主体,整合多方资源,采取多种方法,扩大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要构建以企业、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支持体系,吸引多元主体的关注和支持,为农家书屋绿色发展积累更多资源。可以引导涉农企业、文化企业、出版企业等向农家书屋捐资捐物,可以号召相关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面向农家书屋开展募捐、咨询等服务活动,形成农家书屋绿色发展的良好补充,夯实农家书屋绿色发展的社会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农家书屋出版物
农家笑
篽箖·上野书屋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笑
春回农家
梦幻书屋
2017年出版物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