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学
2016-02-13长江口外海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长江口外海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林军,朱建荣,张经,等
水产学
长江口外海区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林军,朱建荣,张经,等
根据2006年7月对长江口外海域67个站点的大面积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细胞丰度和叶绿素a转换生物量的分布特征。硅藻细胞丰度占绝对优势,其中以菱形海线藻和中肋骨条藻数量最大。各站点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1.42~448.25×106cell/m3,平均值为90.47×106cell/m3。通过细胞体积生物量转换法,计算了 2006年夏季长江口外海区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转换生物量,平均值为4.41 mg Chl.a/m3,各站点间变幅较大,范围从0.02到34.08 mg Chl.a/m3。长江口外海区夏季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在冲淡水区最高,江苏外海居中,而近河口区和台湾暖区最低。转换生物量大于4.0 mg Chl.a/m3的高值区位于冲淡水区(3 m层)盐度为28.0的等值线两侧,且处于NH3-N和P的低值区。悬浮物浓度、温盐、水体稳定度和营养盐是影响长江口外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本次调查期间长江口外海不存在氮营养盐限制,冲淡水区存在明显的P营养盐限制,台湾暖流区存在潜在的Si营养盐限制。
浮游植物;生物量;细胞体积转换法;环境因子;长江口外海区
来源出版物:水产学报, 2011, 35(1): 74-87
入选年份:2012
渤海鱼类群落功能群及其主要种类
张波,李忠义,金显仕
摘要:根据2009年8月和10月对渤海渔业资源的底拖网调查,采用胃含物分析、聚类分析和功能群划分的方法研究了渤海鱼类群落的功能群组成及其主要种类。结果表明,渤海夏、秋季鱼类群落包括7个功能群,分别为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杂食性功能群、底栖动物食性功能群、虾食性功能群、虾/鱼食性功能群、鱼食性功能群和广食性功能群;其中主要功能群为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杂食性功能群和虾/鱼食性功能群;主要种类有小黄鱼、蓝点马鲛、斑(鱼祭)、赤鼻棱鳀、银鲳和黄鲫。圆筛藻、中华哲水蚤、太平洋磷虾、长额刺糠虾、中国毛虾、甲壳类幼体、日本鼓虾、六丝矛尾(鱼段)虎鱼、小黄鱼、双壳类和腹足类是当前渤海夏、秋季鱼类群落的主要饵料种类。
关键词:鱼类群落;功能群;主要种类;渤海
来源出版物:水产学报, 2012, 36(1): 64-72
入选年份:2012
金钱鱼性腺发育及其组织结构观察
崔丹,刘志伟,刘南希,等
摘要: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了金钱鱼性腺发育及组织结构特征。结果显示,2+龄的金钱鱼性腺发育成熟。金钱鱼精巢为管型,可分为:精原细胞增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期、精母细胞成熟期、精子细胞变态期、精子成熟期等5个时期。从Ⅱ期精巢起,金钱鱼精巢的成熟系数(GSI)为0.2%~1.5%,精巢成熟系数在发育到精子细胞成熟期(Ⅴ期)达到峰值,肝重指数(HSI)在精子细胞变态期(Ⅳ期)达到峰值。金钱鱼卵巢的卵母细胞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相,相对应的卵巢发育亦分为5个时期。从Ⅱ期卵巢起,金钱鱼卵巢的成熟系数为1.2%~14.9%,在发育到Ⅴ期时达到峰值,HSI在Ⅳ期达到峰值。Ⅱ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卵黄核和滤泡膜。Ⅲ时相卵母细胞中开始出现油滴,卵黄颗粒。Ⅳ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与油滴的数量迅速增多。Ⅴ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融合成片,在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与油球之间在数量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切片观察,Ⅴ期卵巢中,除了Ⅴ时相卵母细胞外,还有一定数量的Ⅱ、Ⅲ和Ⅳ时相卵母细胞,卵母细胞发育呈现非同步型。并且发现在多数产完卵后的卵巢中,除空的滤泡外亦存在一定数量的Ⅱ、Ⅲ和Ⅳ期卵母细胞,因此推测,金钱鱼的产卵类型为分批非同步产卵类型。
关键词:金钱鱼;性腺发育;卵巢;精巢
来源出版物:水产学报, 2013, 37(5): 696-704
入选年份:2013
镜鲤体重相关分子标记与优良子代的筛选和培育
孙效文,鲁翠云,曹顶臣,等
摘要:根据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的QTL分析结果进行品种培育是分子标记用于水产育种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利用镜鲤与体重相关的3个基因座(HLJ302,HLJ338,HLJ343)作为快速生长的标记,筛选出一批镜鲤亲本进行繁殖,对得到的子代进行基因分型,并将基因分型结果与检测的最大10尾个体与最小10尾个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大10尾具有优势基因型为每尾1.7个,最小10尾具有优势基因型为每尾0.7个,生长速度快群体与生长速度慢群体在体重相关基因型的富集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同时选出具有富集体重相关优势基因型的子代且生长速度快的群体一个,2008年生产出子二代。综合性状好生长速度更快的镜鲤新品系正在培育之中。
关键词:镜鲤;生长;分子标记;筛选;培育
来源出版物:水产学报, 2009, 33(2): 177-181
入选年份:2014
大黄鱼连续4代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赵广泰,刘贤德,王志勇,等
摘要:利用 1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大黄鱼“官井洋优快01”品系F1到F44个选育世代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值渐次下降,F1到F413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638下降到0.524,平均等位基因数从5.462下降到4.308,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779下降到0.532,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1.356下降为1.092。F1与其后各代遗传相似系数逐渐减小(从0.7194到 0.5813),遗传距离逐渐增加,而相邻世代间的遗传相似性逐步升高,遗传分化指数(FST)渐次变小(F1~F2为 0.0619,F2~F3为 0.0511,F3~F4则为0.0475)。随着选育的进行,微卫星位点 LYC0002和LYC0054等位基因频率有规律地发生变化,推测其可能与选育性状存在遗传上的相关。结果表明,经过连续 4代的选育,部分不利基因遭到淘汰,选育群体的遗传基础逐步得到纯化,基因型逐渐趋向纯合、稳定,经进一步的选育可望获得较稳定的品系。
关键词:大黄鱼;微卫星;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选育群体
来源出版物:水产学报, 2010, 34(4): 500-507
入选年份:2014
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HPLC-HGAFS)联用技术检测海藻食品中无机砷
尚德荣,宁劲松,赵艳芳,等
摘要:海藻食品中无机砷的含量是水产品质量检验中主要的安全卫生指标。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用技术(HPLC-HG-AFS)对海藻食品中无机砷的检测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优化了提取剂、提取时间及其仪器条件,建立了HPLC-HG-AFS联用技术检测海藻食品中无机砷含量的方法。用 1.2 mo/L HCI在 70℃水浴下提取 1 h,用过氧化氢(H2O2)氧化;PH 6.0的15 mmol/L(NH4)2HPO4溶液为流动相,HPLC-HG-AFS上机分析。样品加标量在0.10 mg/kg和1.00 mg/kg时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2%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 4%,方法精密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海藻中的无机砷较为准确、可靠,为制定农业行业标准-海藻食品中无机砷的测定,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海藻;无机砷
来源出版物:水产学报, 2010, 34(1): 132-138
入选年份:2014
第四代凡纳滨对虾抗WSSV选育家系的抗病及免疫特性研究
黄永春,艾华水,殷志新,等
摘要:35个第四代凡纳滨对虾抗WSSV选育家系和未选育对虾按每克体重注射103拷贝WSSV病毒量,根据选育家系的抗病性能分3个类群:高抗性类群,成活率达 24.45%±6.56%;中抗性类群,成活率为 10.70%± 1.41%;敏感类群,成活率为 2.72%±2.76%,各类群间差异显著(P<0.01)。对分别代表高抗、中抗和敏感类群的12、7和3号家系以及未选育对虾按每克体重注射102、103、104和105拷贝WSSV,高抗性对虾在102、103、104及105感染水平下的存活率分别为100%、23.3%±3.5%、7.8%±1.9%和 0%;中抗对虾分别为87.7%±3.9%、12.2%±1.9%、0%和 0%;敏感对虾分别为54.4%±3.9%、2.2%±1.9%、0%和0%;未选育对虾分别为51.1%±5.1%、0%、0%和0%。在103拷贝组感染过程中免疫相关因子的变化表明,高抗对虾血液中血细胞数分别比中抗、敏感和未选育对虾提高 20.7%(P>0.05),36.7%(P<0.05)和34.4%(P<0.05);PO活力上述三类对虾提高 40.0%(P<0.05),76.3%(P<0.05)和63.4%(P<0.05);SOD活力分别比上述三类对虾提高 31.1%(P>0.05),58.8%(P<0.05)和32.0%(P>0.05);POD活力分别比上述三类对虾提高29.6%(P>0.05),44.9%(P<0.05)和43.3%(P<0.05);血清蛋白含量分别比分别比上述三类对虾提高 31.2%(P>0.05),38.7%(P<0.05)和39.3%(P<0.05),而敏感对虾和未选育对虾之间则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经四代选育后的高抗对虾免疫性能明显高于其他对虾,表现出良好的抗WSSV性能。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人工感染;家系选育;免疫相关因子
来源出版物:水产学报, 2010, 34(10): 1549-1558
入选年份:2014
盐度对点篮子鱼的存活、生长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王妤,庄平,章龙珍,等
摘要:在容积为500 L的圆锥形塑料缸中分别用对照(自然海水)、配制的盐度为 20、10、5的海水和淡水(地下水)养殖点篮子鱼[(67.76±26.12)g],研究了不同盐度对点篮子鱼存活、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淡水组第9天出现死亡,至第27天时死亡率达100%,其余各组未出现异常,死亡率为0%。各盐度组鱼的特定生长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盐度 10组鱼体重显著高于盐度20和盐度5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盐度5组全长显著低于其余各盐度组。驯化40 d后,对各组鱼鳃、肝脏、肾脏和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除盐度5组外,盐度10、20组点篮子鱼鳃、肝脏、肾脏、肌肉中SOD、CAT、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活性在驯化 40 d后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盐度5组中鱼鳃的SOD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显著高于盐度10和盐度20组,肝脏、肌肉和肾脏中SOD、CAT、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活性均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点篮子鱼不同组织中SOD和CAT酶活力在不同盐度下均以肝脏中最高,肾脏和鳃次之,肌肉中最低;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以肝脏中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织中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P<0.01),肌肉次之,肾脏和鳃最低;羟自由基活力以肾脏中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各组织中羟自由基活力(P<0.05);鳃次之,肝脏和肌肉中最低,结果表明盐度能影响抗氧化酶活力大小,但并未影响鱼体内酶的分布。
关键词:点篮子鱼;盐度;抗氧化酶;自由基
来源出版物:水产学报, 2011, 35(1): 66-73
入选年份:2014
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韩俊英,李健,李吉涛,等
摘要:克隆了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基因全长cDNA,并进行了序列分析。该基因由2250 bp的碱基组成,开放阅读框长1959 bp,编码由652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基因两翼分别存在83 bp(5'端)和208 bp(3'
端)的非翻译区,将该基因命名为Ec-HSP70。与其他物种HSP70s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与甲壳动物的同源性都在90%以上,表明该蛋白属于热休克蛋白HSP70家族。聚类分析表明,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氨基酸序列与中国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紧密聚为一支,之后聚类顺序依次为斑节对虾、日本囊对虾、刀额新对虾等。通过荧光定量RT-PCR对该基因在肝胰腺、肌肉的表达分析表明,温度、pH和氨氮胁迫都可以引起该基因的高表达,而且肝胰腺中的高表达时间相对肌肉中出现的较早。试验结果表明,温度、pH和氨氮胁迫对脊尾白虾HSP70基因表达有一定的诱导效果,但胁迫的时间过长则抑制其表达,肝胰腺对胁迫比肌肉较敏感。
关键词: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70;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来源出版物:水产学报, 2011, 35(8): 1130-1138
入选年份:2014
中国南方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郭玉娟,张德锋,樊海平,等
摘要:从广东省以及海南省等地区养殖的患病罗非鱼体内分离、收集到多株致病菌,经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均为无乳链球菌。对这些菌株分别进行了耐药谱测定、分子分型试验以及分子血清型分析。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007—2010年分离到的无乳链球菌耐药谱基本相似;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试验中,选择5个高变异指数的可变数目重复位点(VNTR)进行分子分型,结果表明,所有鱼源无乳链球菌菌株为同一MLVA型,而作为对照的牛源无乳链球菌则明显不同;为了对这些菌株进一步分型,分别进行了分子血清型和表面蛋白抗原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鱼源无乳链球菌的分子血清型均为Ⅰa型,表面蛋白抗原均为alpha-C蛋白。这进一步说明了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的鱼源无乳链球菌在基因水平上为同一分子类型,具有相同的起源或传染源。同时也说明,我国南方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在这几年中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变异。这些结果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疫苗研制,疫病监测及药物防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罗非鱼;无乳链球菌;MLVA;分子血清型
来源出版物:水产学报, 2012, 36(3): 399-406
入选年份:2014
拟目乌贼的胚胎发育
蒋霞敏,唐锋,罗江,等
摘要:采捕野生拟目乌贼进行室内培育,利用显微成像系统观察其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拟目乌贼受精卵乳白色,半透明,呈椭圆形,乳头状,一端呈圆环状套住附卵基质,如葡萄般成串有规律地聚集一起。刚产出的受精卵长径为(39.7±1.7)mm,短径为(17.1± 1.1)mm,体质量为(4.3±0.2)g。胚胎呈椭圆形,长径(8.85±0.41)mm,短径为(7.74±0.54)mm。在水温为27℃,盐度为30条件下,孵化第10天卵粒变得最小,长径为(27.2±0.6)mm,短径为(13.3±0.6)mm,体质量为(2.02±0.02)g。第 11天后受精卵开始膨大,孵化前受精卵长径为(32.7±0.8)mm,短径为(19.3± 0.6)mm,体质量为(4.68±0.02)g。胚胎发育分为 11个阶段: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胚体形成期、器官形成期、红珠期、心跳出现期、色素出现期、内骨骼形成期和孵化期。胚胎发育历时20 d,初孵乌贼胴长(8.1±0.2)mm,胴宽(6.1±0.2)mm,体质量(0.18±0.02)g。
关键词:拟目乌贼;受精卵;胚胎发育
来源出版物:水产学报, 2013, 37(5): 711-718
入选年份:2014
黄缘盒龟肉的酶解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艳梅,万全,赖年悦,等
摘要:龟类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通过研究龟肉酶解产物的功能特性,可以科学认识其营养保健功能。以黄缘盒龟肉为原料,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碱性蛋白酶为水解酶,通过正交试验L9(34)得到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pH值8.0、酶解温度55℃、料液比1.5∶20 g/mL、加酶量(酶/底物,E/S)3.0%、酶解时间 3 h,酶解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2.08%。酶解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结果表明,酶解产物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还具一定的还原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亚油酸自氧化抑制能力。总体而言,黄缘盒龟酶解产物在不同的体外抗氧化体系中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效果,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黄缘盒龟;龟肉;蛋白酶;酶解;抗氧化性
来源出版物:水产学报, 2013, 37(4): 622-630
入选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