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艺术类高等院校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2-13贾存爱潘建虎
贾存爱,潘建虎
(1.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71;2.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
全媒体时代艺术类高等院校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贾存爱1,潘建虎2
(1.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71;2.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3)
[摘要]本文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倡导在全媒体时代艺术类高校培养“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有利于保持传媒类高校原有的学科优势地位,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媒体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是艺术类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专业+外语”;全媒体时代;复合型人才
全媒体时代媒体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目前,艺术类院校只重视专业发展的单一人才培养目标已经落后,培养复合型的艺术类专业人才是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在大媒体视野下,将传媒融于外语与专业教学,培养具有一定的外语语言基本功、丰富的国际媒体传播相关知识的“专业+外语”复合型艺术类专业人才,不仅是媒体人才市场的必然趋势,也是各艺术类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大媒体背景下,艺术类院校专业人才与社会发展的供需情况
首先,近十年来随着“艺考”的愈加火爆和艺术类院校的增多,艺术类专业人才就业难与满意度低等问题日益凸显。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发布了2015就业的“红黄绿牌”专业。“红牌专业”主要是指失业量较大,而就业率、待遇和就业满意度均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率型专业,其中包括了美术学和音乐表演专业;“黄牌专业”指的是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比较大,就业率、待遇和就业满意度也较低的专业,其中包括体育教育、动画专业等;而“绿牌专业”是指失业量相对较小,就业率、待遇和就业满意度均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但其中没有涉及艺术类专业。
其次,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需高素质传媒人才数量剧增,对各级各类艺术类院校来说,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因此,基于大媒体视野背景下,积极探索如何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高校原有的学科优势,重新调整各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成为各艺术类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艺术类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全媒体”一词的诞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并延伸至许多大中院校,尤其是艺术类院校已开始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全媒体”理念。“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代和社会经济、媒体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迎合了当今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满足媒体市场所需,解决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新途径。
在“全媒体”背景下,艺术类高校面临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挑战是多维度、多层面的。目前,正在面临转型的河北传媒学院无论是在学院办学指导思想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与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材改编、师资队伍组建、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与学生就业渠道等方面,正处于进一步探索与调整、改革阶段,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已经成为制约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因此,如何在学校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刷新适应专业媒体人才竞争需求的教育新理念,整合并优化各类教学资源,建构艺术类院校专业传媒人才的全新培养模式,增强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在媒体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艺术类高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艺术类院校“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从当前媒体市场发展需求的形势来看,传统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越发狭窄,而复合型艺术类人才的市场需求在日益扩大。因此,目前艺术类院校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是解决如何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社会需求接轨的问题,即面对新的媒体市场,如何迅速调整专业方向,突显专业优势,使人才培养目标向多层次、多方位转化的问题。
1.刷新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结构
河北传媒学院是一所以传媒、艺术类专业为主的本科民办艺术类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特色发展,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二级分院新闻传播学院根据对传媒市场的分析得出,单一的播音主持就业市场已经出现超饱和状况,为此,学院应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加播音“专业+英语”,即“双语播音”专业。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了播音媒体市场的所需,也扩大了播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其他二级分院在学科专业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2.依托现有优势学科资源,选用配套外语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高钢教授曾经指出,在今天科技发展、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在更大程度上获得突破。因此,各学科的组织架构必须适应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才能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兼容性与整体性。
艺术类院校各级学院都有自己相关专业优势的学科资源、精品课程、特色教学手段与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外语教学却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外语教材的选用尤为突出:目前艺术类院校和其他普通高校所选用的外语教材大致相同,都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其难度及内容与艺术生的外语水平不相适应,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也没关联,也就是说,目前没有专门针对艺术类院校学生使用的外语教材;再者,艺术类学校培养的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其人文素养厚度、广度和高度欠缺,难以应对全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的实际需求。因此,艺术类院校的外语教学应该使用与自己学院专业相关内容的外语教材,但因目前没有专门为艺术类专业编写的外语教材组,学院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编写。比如,河北传媒学院的音乐艺术学院、舞蹈艺术学院、艺术体育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等可以和国际传播学院或其他外语学院资历较深的外语人员进行合作,编写和音乐、舞蹈、体育、影视等相关的外语教材。编写教材应加强教材的适应性,所使用的阅读材料在选材上应该以专业为方向,话题要广泛实用。这样一来,可以把与专业相配套的外语文化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培养具有一定的外语语言基本功、丰富的国际媒体传播相关知识的复合型艺术类专业人才,以满足媒体时代的需求。
3.优化“外语+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
近几年来,媒介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传媒类院校也因此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正在如火如荼地蓬勃发展中。但随之出现教师短缺及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尤其是外语师资队伍的结构与传媒人才培养目标出现了脱节;此外,由于职称评定等问题,使得一部分教师忙于科研而忽视了教学工作,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还有些教师利用手中的权利,偏袒或挤兑学生,给“教师”这一群体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师德、师风建设也必须提上日程,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传媒人才的需求。
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是国家教育事业乃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之一,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之一。师德建设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必要因素之一。学院应按照“爱国守法、爱岗敬业、严谨治学、育人为本、为人师表”的师德目标,积极进行师风、师德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全院教师队伍素质,是培养“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只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师风师德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传媒人才的长期性、稳定性和系统性。
4.走出校园,提高“专业+外语”的应用能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实践教学与学生毕业实习是衔接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走出校园运用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保障。我院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投资扩建了大型的演播厅、大剧场;各个二级学院根据所需,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或工作坊;教学环节上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量;学校团委、学生会、社团及各二级学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或比赛;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号召各学院领导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联系多家企事业单位与河北传媒学院签署协议,成为学院固定的实践基地,为学生定期进行实践工作奠定了基础;每学期增加两周的小学期实践活动时间;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走出家门、走向社会,进行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学校采用了新的激励机制,除小学期实践占一定的学分外,还增加了学生实践汇报环节,通过评定,奖励优秀者。很多学生在实践中受到单位的表扬与认可,有些学生因表现出色,被用人单位提前“预定”。这样一来,不仅调动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与兴趣,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认知与实践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扩大了就业渠道。
艺术类院校“专业+外语”的教学模式应贯彻学校全媒体理念,利用学校传媒特色的优势学科资源,以大媒体视野将传媒融于专业与外语教学中,培养具有一定的外语语言基本功、丰富的国际媒体传播相关知识的复合型艺术类专业人才,这不仅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各艺术类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芳,刘红霞,高萍.全媒体时代体育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12).
[2]王菲.对传媒特色独立学院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
[3]李庆云.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6)4- 0118- 0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科研项目的最终成果,项目名称:“全媒体时代艺术类高等院校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BWY2015- Y- A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