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共青团供给侧改革,让青年更有获得感

2016-02-13俞建辉

中国共青团 2016年6期
关键词:金华团组织共青团

文 | 俞建辉



推进共青团供给侧改革,让青年更有获得感

文|俞建辉

2015年,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治国理政是这个时代的“大智慧”,作为基层团干部我们应主动学习中央在解决改革发展问题时的工作思路,灵活运用到团的工作中,目前,我们的“供给”存在很大问题:你搞的,青年不需要;青年需要的,你又不搞。长此以往,团组织丧失了生产优质“青年消费品”的能力。当务之急,我们要下大力气,好好改革共青团工作的“供给”。2016年5 月9日举办的“青年与共青团改革”主题开放日活动中,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在向青年代表介绍共青团改革基本内容时指出,核心就是一条,即通过改革的推进,使共青团组织更好地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克服“四化”现象,解决“团青不分”的问题,使共青团工作能够更好地做到青年的心坎里,让青年有更多获得感。什么是获得感?获得感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如何让团员青年有更多“获得感”,就成了检验我们共青团改革成效的一把衡量“标尺”。团金华市委在推进共青团工作的“供给侧改革”,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务青年,让广大青年更有获得感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持续倾听青年之声,准确把握青年需求

现在之所以青年们不愿在共青团的活动里“消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是因为共青团工作的“供给跟不上需求”。让青年拥有获得感,首先要把好脉,找准青年需求。秦宜智书记曾直截了当地指出:“信息不对称存在于共青团与青年之间。各级团组织在具体工作中,不一定完全摸准了青年的脉搏,也不一定把工作做到了青年最需要的地方。同样,青年对于共青团正在做什么、有哪些服务青年的工作,也不一定十分了解和清楚。”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充分是横亘在共青团与青年之间的鸿沟,唯有沟通交流才是跨越它的唯一办法。为了回答好“青年的声音在哪里”的问题,团金华市委把“倾听青年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并让他们看到共青团为更好地服务于他们所作出的努力”摆在了重要位置。“青年之声·金华” 紧紧围绕团中央“四个融合”要求,根据“十百千万”建设模式,依托县市区合力,打造10个集视频宣传、咨询服务、特色物品发放于一体的“青年之声”综合性宣传示范展厅;整合优质资源、创建百家“青年之声”合作伙伴联盟;发挥“双创”优势,培养一支千人专家队伍;做好服务,覆盖万名有需青年,全市共22名专兼职团干负责问题接受、审核、分办、回复、考核等工作,实现了平台的有序运转。自2015年10月上线以来,迅速吸引了36万粉丝注册和关注,线上提问累计1.5万多条,点赞数1万多条,收集到的青年诉求涵盖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学习交友等方方面面。在市本级、县(市、区)的12355服务站、心灵港湾对话谈心室、青年志愿驿站等多个线下服务站点设立“青年之声”聊天室,线下做好对青年追踪,建立“金华市青年之声工作”微信群,促进各地的互动和交流,让“青年之声”平台真正落地金华。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排列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感需求或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通过对青年需求的分析,摸清青年需求,改革我们的“供给”,在精准服务青年中不断创造共青团工作的价值。

下沉基层走进青年,完善建设青年组织

资源供给实行“团干+志愿者+社会组织+互联网”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模式,让有限的资源作用发挥到最大,构建青年对情感和归属感需求的满足机制。为了消除“过剩产能”, 回答好“青年的组织在哪里”的问题,优化配置共青团工作“生产要素”,我们以团员、基层团组织、团属阵地为突破口,紧抓共青团工作要素优化。一是团金华市委按照“五联、五进、五办”的工作要求,组织机关干部对学校、村(社区)、企业、青年社会组织、网格等5个基层团组织、10个联系点开展蹲点调研,联点干部每年深入每个联系点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3天,真正使作风转变在基层、本领提高在基层、服务青年在基层。二是在县(市、区)逐步建立专、挂、兼职相结合的团干部队伍,建立直接联系、服务、引导青年的工作机制,比如我们把具有团学专兼职干部经验、基层工作经历的创业、农业、科技人才充实到团的组织中来,不仅盘活了团干队伍,还有利于把团的工作触角做得更深、更接地气。全市乡镇(街道)团(工)委还特别注重将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成员吸纳进来,让更多青年、特别是体制外青年参与到团的工作和事务中来。三是街道区域化团建制度,各团(工)委通过建立联席会议、轮值牵头、责任分工等机制,极大推动了资源联享、项目联建、人员联动,有效缓解了基层面临的人少、钱少、资源少等老大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实施区域化团建的街道34个,建立共建委员会的街道31个,建立直属团组织数242个,社区建团率97%,联系青年社会组织数84个,配备青少年社工或专职志愿者数437人,建立166个工作阵地,建立新媒体平台45个,有效实现了青年的组织覆盖。四是新兴领域的青年中心数量较去年有了大幅增加。我们通过3年时间在全市810家非公企业和100家社会团体中建立团组织,建立了8个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创业园区,打造80个青年互联网创业示范点,目前团市委联合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整合现有平台,在全市各个产业园区加强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打造青创工场,创建见习基地,提供创新创业实习岗位,今年已新建见习基地72个,见习上岗人数达600人次,把党的关怀和声音“包邮直送”给青年。

组建志愿者队伍,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设计开展“让垃圾分开旅行”青少年绿色行动、“青春践行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两美金华”等一系列载体活动。启动“家园风景秀”活动,进村入户开展垃圾分类劝导、房前屋后整治和美丽庭院建设等活动,让青年在活动中收获“获得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团委书记童春铭自2015年10月到浦江县挂职团县委副书记,并担任县“美丽庭院”指导团团长,致力于浦江县的美丽庭院建设,这几个月来,他每天下乡,走遍了15个乡镇,指导设计了上百个庭院景观,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当地青年的热烈欢迎。他自己说:帮助农民们找到了“存在感”的同时,自己的“获得感”也更深了一分。另外,我们通过“志愿汇”平台、“8890志愿服务联盟”的建设,完善志愿服务需求的渠道,通过拨打“8890”热线就能成功对接上各类志愿服务团队,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服务效率。整合社会组织供给资源,扩大供给社会组织参与,在开展各类活动时,可以通过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的方式,积极打造共青团与社会组织相互供给、合作共赢的互动供需平台,在共青团服务青年供给侧改革中加强社会化参与。习总书记说:“团的工作要把握住广大青年的脉搏”,为缩短“产业链条”、优化共青团工作“生产关系”,我们以青年集聚的网络空间为发力点,进一步优化共青团与青年的关系,瞄准网络空间这一青年最新最频繁出现的场所,积极打造“网上共青团”工程。今后所有与青年有关的服务、活动、福利都可以在网上找到,通过网络接收青年倾诉或“吐槽”,让青年的需求有人倾听、有人回应。全市青年实施“朋友圈计划”着力打造指尖上的共青团,广泛建立团青微信群,将外出务工青年、学生、在乡青年等纳入微信群,利用碎片化时间加强联系,形成线上沟通交流的常态化机制。2016年,全市新增团干微信群61个、团干微信群总数353个、联系团干部总数3236人、新增团青微信群66个、团青微信群总数665个、微信订阅号总数5231个。

传统品牌创新要素,不断提升青年形象

技术供给打造“传统品牌+专家导师+形象推广”的模式,构建青年对尊重需求的满足机制。青年在努力学习工作之后需要得到领导、同事们的认可、肯定、奖励,我们积极为青年提供培训学习机会、建立表扬奖励先进机制。回答好“青年的形象在哪里”的问题,培育好、塑造好、宣传好新一代青年的群体形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课题。近年来,我们分层分类选树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青春榜样激励全市青少年向上向善。开展了“十杰青年”、优秀青年电商、星火带头人、美德少年等青少年典型评选,打造了“网商青年文明号”争创等系列“青”字号品牌活动,全市动员常态化“护水哨兵”3000余人、注册的志愿者52万,推选300多名“爱岗敬业”“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青春榜样,通过举办分享交流活动,激励全市青少年树立勇于创新创业创优的良好形象。聘任青年企业家协会、星火带头人协会的会员为回乡创业青年的指导老师,给予技术指导。

“金华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在流行语的自我表达中让青年拥有“获得感”,青年不仅是互联网使用的主体,同时也是流行语制造、使用和传播的主体。共青团工作要熟练掌握年轻人的“语言”,让青年从心底里获得尊重,有利于发挥好青年先锋队、青年主力军、青年生力军的作用,反过来则促进团组织的自身功能与价值的完善和实现。

搭好平台走在前列,切实帮助青年作为

内容供给坚持“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平台搭建设计,构建青年对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机制。共青团是青年人的组织,青年唱“主角”,青年有无“获得感”直接关系共青团改革的成败。为强化“品牌效应”,提升共青团工作“生产力”,我们紧紧瞄准去“四化”,让团组织真正“走心”,努力成为青年群体干事成才的“小伙伴”和创业创新的“青春合伙人。

因材施用,搭建党政中心工作平台。“青年参与”是目前国内很多政府机关觅之不得的“难事”,2015年,围绕金华市委、市政府“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工作,我们成立了城区工作部,整合5个区的资源优势,积极让青年参与到党政中心工作。团市委组织全市青少年开展“越奉献 越青春”治水行动,活动通过微信、微邦、“青年之声”共发送五水共治“微知识”覆盖青少年10万余人次,开展“护水哨兵随手拍”水情督查志愿服务行动40余次,发放首批“学生环保成绩单”7万册,此外,团市委还计划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等单位合作年内建设“水未来实验室”10家;开展了“家园风景秀”系列活动,助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我‘理’让,你先行——做文明有礼金华人”活动,助推护航G20工作,广大青年从“参与感”中有了“获得感”。

因势利导,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浦江虞宅乡青年傅文青回到家乡创业,想致力于农产品开发和农家乐发展,但因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创业之路始终没有迈开顺利的步伐。2016年4月18日,她在朋友圈看到团浦江县委微信公众号“青春小浦”发布的团市委2016年“返乡大学生青春创业”培训班招生的公告后通过微信平台报了名,团县委的工作人员马上和她取得了联系,经过了解和筛选,傅文青如愿参加了浙江农林大学的培训。经过培训,她还萌生了成立浦江第一个淘宝村的想法。“没想到朋友圈的一条微信,会让我的人生轨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傅文青说。微信等新媒体为共青团组织找到了服务青年的新路径。团县委通过走访和调查在全县重点监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活跃的0.73万家网络零售网店的店主,其中80%以上是青年,浦江青年对于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可谓日益高涨,他们撰写的《号召青年回乡创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调研报告以议案的形式递交两会。

因地制宜,搭建创新创业帮扶平台。让青年有更多获得感,让青年能站在舞台中央。2016年,团金华市委与市劳动就业部门、青企协会员等单位联合推出百余个就业岗位信息,着力帮扶促进青年就业,2016年我们计划建成市级以上“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青创工厂达20家。针对农村青年不愿回家乡创业,基层团组织涣散、村干部人才断档问题,2015年,武义县以选育“乡村红领新青年”为载体,鼓励和扶持在外优秀青年返乡创业,遴选思想素质高、热爱农村工作的青年以村团支部副书记的职务开展压担子培养,让他们深入村庄整治、信访调查、矛盾处置、计生协管、五水共治等难点工作中实践历练。目前,结业的400名农村青年中,已有135名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

秦宜智书记在《给青年朋友的一封信》中提到:“我希望共青团成为青年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够想起,在拼搏征程中愿意依靠,在不开心时可以倾诉的组织”。共青团改革如何让青年有更多的获得感,增强团组织“黏性”,让青年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共青团,关键在于我们要深入研究和开展青年工作的“供给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侧质量和效率,增强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凝聚力,才能让青年从共青团改革中真正获益。

(作者系团金华市委书记)

猜你喜欢

金华团组织共青团
张金华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岁朝清供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湘西北第一个团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
发挥群团组织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陈金华
探析如何加强油田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