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2016-02-13玚,李晋,刘昕,赵

关键词:心外膜脂肪组织斑块

刘 玚,李 晋,刘 昕,赵 琴

(1.北京市316医院,北京 100089;2.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刘 玚1,李 晋1,刘 昕2,赵 琴2

(1.北京市316医院,北京 100089;2.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心外膜脂肪体积和冠状动脉斑块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比较患者的体重、血生化指标、身高、性质和重构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外膜脂肪体积在无点状钙化、非正性重构、钙化斑块各组中与其相对应的组相比显著增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独立影响因素。

冠心病;心外膜脂肪体积;冠状动脉斑块

目前有研究认为ox-LDL是导致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因子,也是损伤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主要的因子[1]。而心外膜脂肪(EAT)其沉积于心脏的周围,尤其是围绕于冠状动脉的周围,近年来受到人们的越来越多的关注,更有研究显示其与冠心病的形成有关。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和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男56例,女34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2.13±2.34)岁,全部患者上述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心肌桥、心肌病和既往实施好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搭桥术的患者[2]。

1.2 方法

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控制管电压在120千伏和相应电流在400~700 mA。扫描层、重建层的厚度分别为5 mm、0.625 mm,DFOV 250 mm。对于较高静息心率的患者,在前期应给予适量美托洛尔,使患者心率降低至正常的范围。作用部位是患者肢体的远端静脉,应注射适量优维显,注射时控制剂量在70~90 mL ,之后注射合适剂量生理盐水,并监测患者的冠状动脉情况,最后对CTA的延迟时间要明确。要做到诊断范围具体,需从患者隆嵴处至心脏处,而要明确患者的心外膜脂肪体积,应在有效传送相关数据后,在横断面上运用专业测量程序以及有关设备,逐层进行边界的勾勒,勾勒距离的间隔应控制在5 mm左右,结束勾勒工作后,计算及明确所涉及的脂肪体积。此外,对斑块的探测与区分也要加强,并由专业的医学研究者做复审及明确。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不同情况下心外膜脂肪体积的比较

心外膜脂肪体积在无点状钙化、非正性重构、钙化斑块各组中与其相对应的组相比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外膜脂肪体积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分析

选取Logistic回归将患者的体重、血生化指标、身高、BP及EATV影响斑块易损的情况进行分析。见表1。说明EATV对易损斑块影响具有独立性。

表1 各因素对易损斑块的影响

3 讨 论

EAT属于特别的内脏白色的脂肪组织,沉积在心脏的周围特别是围绕于冠状动脉的周围,占整个身体重量的0.02%左右,EAT在成年人的心脏覆盖80%的面积,经常分布在左、右心室的前壁和右心室的游离壁上,伴随着EAT的增加,心室间的空隙,以及全部的心脏表面,都逐渐被心周的脂肪组织所填充。解剖学上证实该脂肪组织和其临近的心肌所需血液来自由相同的冠状动脉,隔脂肪与心肌之间没有结构分隔。

MSCT心脏扫描被公认为是测定EAT的金标准技术,可以精确到毫米级的心脏薄层,而且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以非常好的显示出斑块,并能够区分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及非钙化斑块[3]。其中非钙化的斑块和混合斑块由于含有的脂质成分较多所以容易发生破裂,称作不稳定斑块,容易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的事件发生,而钙化的斑块大多是慢性、稳定性的斑块,不容易出现破裂,所以通过多螺旋冠状动脉造影探讨EAT体积及密度与斑块的相关性有很高的研究价值[4]。

本次研究证明,心外膜脂肪体积在无点状钙化、非正性重构、钙化斑块各组中与其相对应的组相比显著增大(P<0.05),HBP、BMI的O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ATV的OR值为2.015,95%CI为2.001~2.028(P<0.05)。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具有独立性。

[1]秦秀娇,闰百灵,赵慧颖,等.心外膜脂肪与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4-245.

[2]陈 栋,宫剑滨,朱飞鹏,等.双源CT心外膜脂肪体积定量对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4,8(6):1045-1049.

[3]吕雪芬,朱向明,刘 骏,等.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左房构型的关系[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11(2):189 - 192.

[4]李 健,周瑞臣,刘景旺,等.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关系[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6):850-853.

本文编辑:徐 陌

R541.4

B

ISSN.2095-6681.2016.23.089.01

猜你喜欢

心外膜脂肪组织斑块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心外膜与心脏修复再生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的价值及其与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与心外膜脂肪组织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