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引入统一技术架构的探讨
2016-02-12湖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信息中心高启明
湖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信息中心) 高启明
关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引入统一技术架构的探讨
湖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信息中心)高启明
提升国土资源工作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以国土信息化为抓手推进国土资源管理精细化,提高国土资源信息的掌控能力。虽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技术等信息技术已经写入“十三五”国土资源信息化规划,但是回归到地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技术架构的问题上来看,不难发现,信息化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困扰。如在应用系统建设中经常出现不同项目应用功能及技术重复制造的现象,系统集成的兼容性、稳定性、运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次开发能力开放性不足等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亟待国土资源管理和信息化工作者进行解答。
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充满机遇和挑战。全国主要市县在国土资源“一张图”、电子政务、资源调查评价、信息服务社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成以遥感影像为本底的“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整合基础地理、土地、矿产等各类业务数据,支撑政务信息化办公、各业务应用系统和综合监管平台运行,基本形成与国土资源调查评价等相关专项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建成政务办公平台,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网上运行;建立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以湖州市国土资源局为例,自2009年以来,按照上级领导部门的统一部署,先后建成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系统、国土资源一张图和核心数据库、土地执法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平台、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等应用系统,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社会服务功效显著。主要表现为:使用全局OA办公系统实现了网上行政办公和公文管理;使用统一的建设用地报批系统,实现了网上审批,并与政府服务网衔接;以一张图工程为契机,实现了“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建设,建成了全市统一的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通过基础网络建设和安全控制,实现了市-县-乡镇所的网络互连。
二、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国家层面,国土资源部明确以科技创新支撑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分析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新模式,解决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
1.技术架构差异,导致重复建设
一是开发语言不同。目前,市场上国土资源信息化主要以JavaEE和.Net两种开发语言为主,这里且不讨论两者优劣,但是不同平台架构带来了需要解决的无缝集成和互操作问题。二是开发商提供的技术架构不同。一个局十几个业务系统往往有多家开发商提供技术服务,而这些开发商有各自的开发技术框架,系统间的访问和平台集成往往带来额外的沟通和集成成本,有时候这些系统技术架构各异,无法有效的集成和协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重复建设。重复建设带来的结果是资源的加倍投入,对用户来说也会带来新的学习成本。
2.缺乏技术规范,产生信息孤岛
一是缺少技术规范。现阶段,各地国土资源局内部已经构建了大量的应用系统,各系统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们相互之间往往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从而在局内部形成许多信息孤岛。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有两点是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技术规范;二是技术规范层次不一。不少单位应用软件开发,虽然采用了先进构件接口技术,但因缺少使用规范或使用不合理,仍然发挥不了构件技术的作用,起不到复用效果,不能有效地提高软件质量和效率,给信息共享共建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以湖州市局为例,现有业务系统有部、省统一下发的审批系统,也有局自建的业务系统,这些系统满足了各自的一些信息化目标,但存在技术要求有一定的差异,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无法实现业务层面的延续性,带来基层用户信息化培训的额外负担。
3.缺少顶层设计,无法随需应变
因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技术架构不同、数据标准不统一,且建设的背景不同导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整体呈现纵强横弱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缺乏顶层设计,未从全局的视角考虑单个应用系统在局信息化中的定位,缺少系统之间的统筹规划和有效衔接的设计。另一方面,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往往是单个项目型的代码级开发定制的软件系统。这种定制开发方式,基本上从初期的业务需求出发,满足特定用户的大部分需求,但事后很难全面考虑软件的扩展性、稳定性等架构因素,导致运维期间和未来无法快速适应新的需求变化。有些稍微好一些的软件供应商以标准版加上二次开发,只保留小部分参数配置。面对新的业务调整带来的需求变化时,还是需要大量的二次开发工作量。
4.存在技术封闭,隐含运维风险
目前,信息化运维也越来越多的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关注重点。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缺少项目过程资料。应用系统建设过程中缺乏规范的项目管理过程,提交的项目过程记录和项目建设材料不全,对应用系统的售后运维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有经验”的程序员跳过了设计过程,直接编写程序代码,到系统交付的时候项目文档还停留在原地,到运维阶段成千上万行的代码极难改动和调整,也就无法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业务调整。二是开发和运维严重脱节。开发团队与运维团队知识转移不充分、版本不一致、运维对开发过程的技术过分依赖、不同软件供应商之间运维领域推诿、原本的软件供应商退出供应商名单导致其他供应商无法支持必须推倒重来等等。
三、统一架构创新模式
以传统开发方式的软件体系无法实现期望的业务集成和协作,无法实现全局业务环节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和快速的需求变化。因此,需要在技术层面寻求一种变革,来支撑信息化在国土资源管理转型过程中软件平台的可持续性和信息生态系统。
1.统筹规划,从顶层设计开始
基于全局信息化整体思路出发,由信息中心牵头,整体统筹,全域规划,以业务整合、服务智能、应用主导、资源共享为实施要求,把握信息技术和发展趋势,用系统论的方法,开展全局国土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和数据资源规划工作。一方面,需要整体上梳理各部门业务需求和工作流程,通过梳理、整合、优化,将各自为政的业务进行优化,构建精简、有序、协作的全局业务体系,通过业务梳理分析国土资源数据实体,找出数据之间关系,构建互联互通的数据资源模型。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协同开发管理规范建设,制定相关技术规程,完善协同开发管理基础软硬件环境,督促、保证多家开发单位和多个应用系统建设在统一环境下协同开展工作。
2.统一平台,支撑全局信息化
通过引入成熟的第三方中间件,搭建基于SOA的统一智慧国土政务基础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SOA的优势在于它高度的可重用性、敏捷性、随需而变、以及良好的延展性和可用性,从而使局信息化能够轻松应对业务需求的变化,使它能够摆脱面向固定模式技术解决方案的束缚。平台采用统一的技术架构、开发规范、数据资源模型等,可以实现全局领域应用平台软件体系的“一体化、模块化、轻量化”,实现业务应用快速开发、“插拔式”部署和统一运行管理。
3.设计构件,提升复用敏捷性
对全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梳理形成的业务体系,基于统一基础平台设计国土资源行业业务构件库,成为搭建业务系统的“积木”。这些积木应该是直观的分割、并具有最小内部耦合的软件结构。根据业务需求,这些基础构建和行业构件,通过基础平台实现可视化的选择、组装和配置即可实现系统的简单搭建。这些构建应该是符号统一的SOA设计标准,能够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不同平台之间的无缝集成;基于统一基础平台,通过对各家开发商的培训,有效地避免原来因技术层面存在的技术门槛和知识转移障碍;统一的技术架构通过通用和简便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市、县信息化技术人员在系统建设和运维保障过程中的工作压力、学习成本;标准封装的国土资源业务构件库的应用,提高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发人员的初始化效率和质量。平台本质是从标准规范建立,将规范引入到技术平台,将业务的模型抽象到业务平台体系当中,在平台内部默认建立复用体系。
四、结束语
市级国土资源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应该成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枢纽,在实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必须探索研究科学、合理、可行的创新方法,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合理、科学、有序地推进,提升信息化建设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支撑服务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来审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就会发现国土资源管理业务虽然是复杂的、经常变化的,但是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而统一技术架构的思路能够更为敏捷地支撑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进而快速搭建产生出满足业务需求和需求变化的不同应用,真正做到“随需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