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教学改革之我见
2016-02-12杨天敏
杨天敏
(太原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2)
随着网络及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个人主页、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得以广泛推广及应用,这使得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而《PhotoShop 图形图像处理》作为高校计算机设计类课程的重要组成元素,其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意性使其备受学生的欢迎。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本文对当前高校《PhotoShop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1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软件操作技能,忽略艺术设计能力培养
PhotoShop作为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主要应用于数码照片处理、广告摄影、网页制作、平面设计等领域,是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和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充分掌握PhotoShop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加深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基本技能的水平。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本课程仅当做一门纯粹的计算机课程来讲授,非常重视软件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而忽略实例在整体设计中存在的意义,致使课堂中引用的实例沦为供学生练习软件工具使用方法的素材。我们应该意识到,计算机技术只是设计的辅助工具,如果片面地追求计算机技术而忽略艺术素质的培养,这很不利于学生今后整个设计思维的形成。
1.2 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难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据调查,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授课法,即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软件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与技巧,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所讲进行模仿学习。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思考与创新,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迁移,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随着课堂内容的深入,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课堂教学方法的单一而枯燥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刚开始学习本课程的新鲜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1.3 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
《PhotoShop 图形图像处理》是一门工具软件类课程,其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学生具有实际的操作能力。但如上文所述,目前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授课法,学生所做的只是模仿教师对各种工具的使用,当面对一个完整的设计类作品时,学生缺乏相应的思考方向、分析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实践环节的缺失,使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社会需求相脱节,最终会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1.4 课程考核方式有待完善
实践操作类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也应该是我们考核的重点。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作品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平时学习采用敷衍的态度,临近考试时突击完成一个作品。很明显,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不能很好地调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教学改革建议
2.1 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同时它为测量和评价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提供标准。只有合理地定位课程教学目标,我们才能有效地指导、调控和评价教学过程,并且能较好地激励学生。
在《PhotoShop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理解教学目标。在知识层面上,不仅教授学生具体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从事物的色彩、样式等不同角度进行审美思考,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技能层面上,要求学生熟练掌握PhotoShop 各种工具及命令的使用,能够自主创意并设计作品;在情感层面上,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其艺术修养及自我创新能力。只有透彻理解教学目标,我们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并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
2.2 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PhotoShop 这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我们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专题作业法等教学方法,辅之以教育技术生动形象的表现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案例教学法可以采用“案例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点融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中,这样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给一位女性脸部化妆的案例中,同学们可以更充分地理解画笔设置和使用的技巧,以及图层在平面设计中的妙处;在修复一张破损老照片的案例中,仿制图章工具及色彩调整命令的应用可以为整幅图像带来奇特效果。
专题作业法,主要应用于课程后期,在教师公布设计主题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搜集素材、讨论设计方案及涉及到的技术问题,然后动手操作并提交作品,最后各小组成员代表依次为全班同学介绍作品的创意及特点,由教师做出最终点评。这样既增强了学生作为团队成员的责任心,又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同时有利于营造融洽而热烈的学习气氛,对学习效果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
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还能拓宽思维空间,有助学生在今后自主探究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3 强化实践环节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重点在于实践操作。因此,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利用所学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最终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实例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客观条件探索各种实践形式,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设计竞赛。基于本课程的趣味性、操作性及开放性特点,加之大学生较有活力、富于理想,成就欲望较强,使得其很适合开展竞赛活动。我们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竞赛规则,通过设计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还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活力健康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创作,发掘潜力,深入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我们要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统一。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设计公司等与本课程相关的单位去实习,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反思自身的不足与欠缺,以便于今后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4 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是教育测量的手段,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环节之一,它具有导向、检验、反馈与激励的功能。从PhotoShop 课程的教学目标来看,考核的目的除了检验学生所掌握的操作技能外,还要检验学生的艺术修养及对平面设计的理解。因此,我们应该在传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有所改善,比如以作品答辩代替考试。
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创作空间,教师可以提前公布考核的选题范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主题,自行搜集素材,将创意与涉及到的技术综合运用,制作出作品并提交。学生提交作品的同时要进行答辩,由相关老师和同学组成评委组进行评分,答辩人要从选题立足点、创意及所涉及到的技术等方面介绍自己的作品,评委根据作品的内容是否积极健康、表现主题的力度、技术难度及答辩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作出评分,最后结合同学们的平时成绩综合评定本门课程的成绩。
作品答辩的考核方式既检验了学生对平面设计的理解和PhotoShop 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汲取他人的优势,提高自己的能力。
2.5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持续推进信息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而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精而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以及多元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更全面而熟练地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成为一个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PhotoShop 图形图像处理》教学改革需要从合理定位教学目标、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考核方式及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本课程所蕴含的精华知识,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在专业应用上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