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前景广阔

2016-02-12李荣

中亚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欧亚经济带基础设施

□文/李荣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前景广阔

□文/李荣

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由铁路、公路、航空、海上运输、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这个交通网络将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亚太地区与世界最大经济体欧盟联系起来,给欧亚大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并形成东亚、西亚和南亚经济辐射区。实现该地区国家之间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从而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繁荣、和平、和谐和稳定。发展与沿线这些国家的资金流、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合作,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中亚、西亚和南亚,乃至东盟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最终形成欧亚大市场,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方向和目标。

欧亚经济联盟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关税同盟发展而来,2014年5月29日,俄白哈三国签署《欧亚经济联盟条约》,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亚经济联盟的目标是在2025年前实现联盟内部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及推行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欧亚经济联盟可以说是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区域联盟。联盟成员目前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持续受到俄罗斯政界、学界广泛关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前景广阔,可以有效带动沿线国家,尤其是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经济的全面发展。

对接合作展现新形势和新局面

首先,签署联合声明已表明对接合作正式启动。

2015年5月,中俄两国签署《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根据联合声明,俄方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愿与中方密切合作,推动落实该倡议。中方支持俄方积极推进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内一体化进程,并将启动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方面的协议谈判。

该联合声明的签署意味着中国首倡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正式启动了战略对接的进程。双方将共同协商,努力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相对接,确保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该联合声明进一步明确了两大机制对接的原则,即“双方将秉持透明、相互尊重、平等、各种一体化机制相互补充、向亚洲和欧洲各有关方开放等原则,通过双边和多边机制,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平台开展合作”。

其次,双方对接合作达成共识,缺一不可。

中俄双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与合作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够实现“并轨”运行说明了两个宏伟规划并行不悖、相互融通。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争取实现中国经陆路从中亚、俄罗斯到欧洲道路畅通,作为这一倡议上的重要一环,俄罗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俄罗斯的参与和支持,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不够全面,也难以产生预期的理想效果;而如果俄罗斯缺席与中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将削弱俄对欧亚大陆地区局势发展和秩序塑造的影响力。

第三,两大战略所倡导的目标和理念一致。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总规划,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以沿线国家为依托,实现由点到面的区域经济融合。欧亚经济联盟是由俄主导,在俄白哈关税同盟及统一经济空间基础上建立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目标是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通。两者虽形式不同,但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挖掘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目标相通,平等、开放、透明的理念一致,为未来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第四,两大战略对接将推动新层面新平台的全球化发展。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带来了平等、包容、共享的合作理念,促进以开放、市场化、创新驱动的连接与合作。“一带一路”可以促进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还能够实施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互联互通。欧亚经济联盟推出四步骤战略,将于2025年构建统一的大市场。同时,中国推出了自贸区三步走战略,将于2025年建设以周边地区为中心、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因此这两大战略对接,将在新层面、新平台上推动全球化发展。

第五,对接合作的现实意义和务实要求。

将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俄方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有助于从战略高度以更广阔视野全面扩大和深化两国务实合作,深化利益交融,促进共同发展振兴,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水平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欧亚经济联盟并非仅仅是一个愿望,中俄两国正在努力落实。目前两国已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同意扩大两国能源、高铁、航空、航天、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并在这些领域不断发掘务实合作潜力。

对接合作拥有现实基础

一是对接的政治基础。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是中国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良好政治关系转化为发展战略接轨的良好表现形式。当前,中国同俄罗斯及中亚等欧亚经济联盟成员保持着高水平双边关系,并且这些国家都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节点,在中国对外合作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两大战略对接不仅以上述高水平双边关系为前提,也是进一步深化这种关系的助推剂。

二是对接的经贸合作基础。

目前,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和即将加入的国家中,除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两国外,其余4个国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国与这4个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有良好合作,经贸合作成就斐然。2014年,中俄贸易额达到952.8亿美元,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按照中俄两国的规划,2015年双边贸易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前将达到2000亿美元。从目前中俄贸易发展形势观察,两国规划的发展目标完全能够如期实现。同样,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额2009为141.29亿美元,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之后几年继续保持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目前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是白俄罗斯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亚美尼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三是对接的社会人文基础与潜力。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中国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互联互通是其中重要一环。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不光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的巨大系统工程。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及其潜在成员国塔吉克斯坦在互联互通建设中将大力合作。同时,欧亚经济联盟实行开放政策,目前已有约40个国家表示希望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些国家大多是对中国表示友好的国家,它们现在是、将来也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

对接合作呈现良好前景

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且与中国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投资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利益互补性、合作可行性。因此,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合作内容丰富、前景广阔。

第一,将影响俄罗斯经济向良好方向迈进。

俄罗斯作为欧亚经济联盟的主导国,“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功对接具有的良好前景:一是有利于俄罗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受西方对俄制裁和国际油价下跌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俄罗斯基础设施发展也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二是“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将成为未来俄罗斯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5年6月召开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加强同亚太地区国家的伙伴关系是加快俄罗斯远东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三是这两大发展战略的对接有助于加强俄罗斯和中国双方在高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特别是推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这也是在促进欧亚地区一体化方面迈出的关键步伐。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合作将凸显成效。

中亚国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资金不足、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抓手正是通过相关基础设施联合建设项目的实施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毗邻的大国,这为两国扩大基础设施的合作提供了区位优势。当前,俄远东地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没有基础设施的发展,俄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带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俄罗斯需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与中国在远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这样不仅可实现自身发展,又可增添双边务实合作的亮点。同时,欧亚经济联盟国哈萨克斯坦也希望借助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施联通、亚投行以及中国企业在公路、铁路建设方面的优势来弥补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白俄罗斯处于欧洲地理中心,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交通枢纽,其也希望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政策与资金红利,与中国寻求加强在基础设施、交通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第三,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将推动经济复苏、维护稳定、化解政治冲突。

21世纪以来,俄罗斯经济发展方式是典型的经济原材料型发展模式,即其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油气资源大量出口来实现的,是一种资源依赖型的出口型经济结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极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在当前俄经济陷入困境时期,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带来了新引擎。而普京决定将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全面对接,有助于调整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地缘利益,促进地区稳定与发展,同时对冲美国“两洋”战略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压力。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合作并不仅仅体现在经贸领域,中国是哈国平衡俄美在中亚地区影响力的依靠力量。而对中国来说,哈萨克斯坦是中国携手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和稳定的重要盟国。而白俄罗斯参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为其经济复苏提供重要机遇,其可利用与中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技术、资金优势,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

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务实对接与合作将是中俄两国继续共同努力的方向,同时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化解地缘政治冲突上,也要发挥大国应有的作用。

第四,务实对接合作将推动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对接平台机制。

从目前看,俄罗斯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原料产业部门对与中国发展经贸关系寄予厚望,加之卢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它们的竞争力,使其进军中国市场的意愿加强。中国可以尽快建立企业合作对接平台机制,如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及其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感兴趣的国家共同组织中小企业家对话。还可以考虑以中俄对接协商小组为基础,与欧亚各相关国家组建统一的高级别协调小组,负责各国项目的同步化。另外,可以在对接合作框架内建立解决投资争议的第三方权威仲裁机构,为各国间的投资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注:本文为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创新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GXS2D033)阶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欧亚经济带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一位制造商一架军机(欧亚篇)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欧亚裔混血族的曲折发声:解读戴安娜·张和《爱的边界》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