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的问题与改革

2016-02-12姜超峰

中国储运 2016年1期
关键词:供给强度成本

文/姜超峰



供给侧的问题与改革

文/姜超峰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一词引起大家的关注,纷纷讨论其内涵和政策取向。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和需求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需求,也就没有供给。但供给与需求在时间、空间、数量、质量、品类等方面存在着匹配关系。供大于求时,商品过剩,物价下跌;供不应求时,商品缺乏,物价上涨。今天讨论的供给侧,是从社会大生产的角度提出的,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商品,还涉及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和政府资源配置等问题。

当前供给出了什么问题?

一是供给结构偏重失衡。改革开放30多年来,钢铁、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走过了一条短缺、扩张、产能过剩的路子。钢铁产能从1976年2045万吨扩大到2014年的11亿吨,稳居世界第一。其中河北省钢铁产能为4709万吨,为中国第一。对GDP、税收、利润的无限制追求,造成产能大量过剩。煤炭业和煤化工业走了同样的路子。

二是供给质量偏低。多年来,大家都在抢占市场,低水平扩张,产品质量和档次处于低水平状态。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国的奶产业声誉扫地。国人到香港抢购奶粉,致使香港特区政府颁布法令,每位内地游客只能购买1.8公斤奶粉。中国游客到德国买刀和锅,到日本买电器、马桶盖、药品,到韩国买化妆品等,无不是被高质量的产品所吸引。

三是供给成本逐渐增高。土地商品化之后,土地取得成本和使用成本都在提高。与10年前相比,工业仓储用地平均增长5~10倍,劳动力价格增长3~5倍,资金使用成本居高不下,自2008年以来,中小企业短期借贷利率始终在15%以上。近年出现的P2P模式,年化利率在15%~25%之间。要素价格的提高,使中国制造缺少竞争力。

四是供给管理和政策失误加剧过剩。我国的多项改革都是急风暴雨式,雷厉风行容易见效,但也留下许多后遗症。钢铁业的限产审批、能源业的项目审批不仅事与愿违地加剧扩张,还产生了一批腐败官员。此外,各个口子的多项补贴贴息奖励返还,对招商引资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保护了落后,使“僵尸”企业得以延续,市场机制至此失灵。

五是供给过度依赖资源而不是依靠科技。我国在高铁、航天、核、通讯等行业进展较快,但更多的行业发展却只依赖初级资源的低成本使用。基础材料、汽车、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差距还很大。最近,科技部、统计局发布了2014年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充分说明科技经费投入偏少的问题。全国投入13015.6亿元,强度为2.05。江苏投入1652.8亿元,强度为2.54。广东投入1605.4亿元,强度为3.37。山东投入1304.1亿元,强度为2.19。北京投入1268.8亿元,强度为5.95。上海投入862亿元,强度为3.66。重庆投入201.9亿元,强度为1.42。四川投入449.3亿元,强度为1.57。其发展的后劲可见一斑。

为供给侧改革开药方,其实是很容易的,关键是改革措施要落地,要见效果,就不那么容易了。这些药方包扩:去产能,降成本,放宽生育、增加劳动力供应,放宽户籍限制、解放更多农村劳动力,加快土地流转,深化国企改革等。比如去过剩产能,就要界定哪些行业什么产品过剩,过剩多少,哪些企业需退出,有无补偿,员工失业安置,成本多少等。回想当年兼并破产、下岗待业、买断工龄的工作,十分纠结。

管理者和企业家应该担负起责任。一是带领企业迅速转型升级,从供给的角度研究消费。要看到消费在升级,市场越来越呈现高质量、多样化、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二是内需与外需并重。当前全球需求增速下滑、欧洲债务危机严重、高福利政策使政府入不敷出,扩大内需是内生的动力。三是投资要优化,追求绿色、环保、节能、循环、耐久、综合利用、人性化和安全。质量重于数量。四是改变行政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减少长官投资和无效投资,加强规划科学性和引导性。五是改革货币政策。减少利率保护,降低借贷成本。

猜你喜欢

供给强度成本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基于DEFORM-3D的300M超高强度钢切削性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