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研究
2016-02-12陈超
陈 超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研究
陈 超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研究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问题对促进相关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尝试性的研究。
民族;高校音乐;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开展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研究对推进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现阶段相关问题研究情况来看,现阶段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1 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民族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分析现阶段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音乐技能过于重视,而对相关的音乐理论教学则重视不足。这样的音乐教学观是比较偏激的,忽视音乐理论的相关内容学习,而单纯强调音乐技能的训练而忽略音乐理论学习,音乐技能的训练也就自然的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音乐技能的训练也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其二,音乐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从目前民族音乐专业的课程结构来看,现阶段民族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中,专业课程的设置过多,而理论课程的设置不足的现象比较明显,学科的细化问题比较严重,教学的内容相对的陈旧,难以适应现阶段民族高校大学生音乐学习的实际需要;其三,教学方式相对落后。传统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教师的机械讲述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着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进行,教学中教师所采用更多的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只能够被动接受,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在教学中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学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落后的民族高校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缺乏吸引力的,学生在传统的音乐学习中缺乏热情,学习的兴趣不浓,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这样的教学现状对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2 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2.1 对音乐课程进行优化
应该看到,在传统民族高校音乐课程中,尽管也存在一定比例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但是总体来看,具有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还是存在不足的问题。音乐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有待于提升,因此,要想提升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就要对现有的民族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将一些与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不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加以舍弃,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引入民族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来,如可以将本地区优秀的民族音乐加入到课程中来,也可以将民族器乐的相关教学内容也引入到课程中来,还可以将民族音乐理论以及民族歌舞等方面的课程加入到民族高校的音乐课程中来。这样的课程实施突出民族高校音乐专业应有的特色,与此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中要注意不同课程类型的比例配置,将理论课的内容以及技能课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搭配,通过对民族高校音乐专业课程的优化与合理设置,对促进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以往的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总是喜欢让同学们采用那种独立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少与别人进行及时的沟通,更多的情况都是独立的面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教学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却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影响到学生学习实效性的发挥,当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时,还容易解决,当同学们遇到了一些相对较难的问题时单靠个人的力量就很难解决这些疑难的学习问题。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中,教师不是让同学们放任自流,而是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以及音乐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音乐学习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启发性的合作研究问题,通过问题的设置,同学们在合作中就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在彼此合作中,发现更多的音乐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音乐问题,并通过合作进一步的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实施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
▲▲
2.3 要以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
在传统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比较单一的,教学中教师的学生意识不强,教学的方式主要采用的是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在这样的教学中,更像一个只会打仗的统帅,而学生更像是一个个的提线木偶,任凭教师的摆布,教学的气氛压抑,学生学得很累,教师教的也不轻松。要给变教学现状就要求教师要加大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力度,通过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促进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更好提升。要更好的创新音乐教学的方法,首先需要教师要改变音乐教学原有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善于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开展教学活动,针对以往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的弊端,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真正发挥教学的主体性,主动承担起学生老师的角色,通过学生勇敢的走向讲台大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被充分的激活,这样的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的实施因此而更具实效性,由此可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提升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2.4 要重视音乐采风活动的开展
应该说,在一些民族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得到较好的挖掘,对提升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质量将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相关工作的开展,要定期的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组织同学到不同的民族地区进行音乐采风。这项工作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学校要结合教学的实际,组织同学们深入到当地一些民族地区,对这些民族地区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进行抢救性的挖掘和保护,进行深入的整理。通过这样的采风活动开展,同学们在提升音乐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同时,通过这样的彩风活动还可以让同学们近距离的接触民族地区的原始歌舞,让同学们在感受到民族音乐、舞蹈魅力的基础上也培养了同学们的民族音乐素养,促进学生民族团结意识的形成。由此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舞蹈的兴趣,促进民族音乐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2.5 要充分运用实践教学的方法
要提升民族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但凭着音乐理论教学活动的开展是难以实现音乐教学的高效开展的。教师要想提升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善于走进社会,进行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要引领学生积极参与本地区开展的社区音乐活动,以及一些公益性的音乐演出中,或者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本地区民族节日的演出,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鄂温克的瑟宾节等民族节日,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些节日的活动,让学生在演出中不断的锻炼自己的民族音乐能力,提升自身的民族音乐水平;同时,还要重视学校内部一年一度文艺汇演的实践活动,引导同学们定期的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在实践中,培养同学们的音乐素养,以此促进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论:开展民族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研究对促进民族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1] 邱敏.民族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J]. 长春大学学报. 2015(03).
[2] 张素华,阿如娜.高校音乐专业教学[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项目名称:湖北民族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民族高校音乐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批准号:2011JYB23)
陈超(1977-),男,苗族,湖北来风人,本科,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