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一带一路”
2016-02-12坦桑尼亚楼春花
■ [坦桑尼亚]楼春花
筑梦“一带一路”
■ [坦桑尼亚]楼春花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当年11月和次年3月,“一带一路”分别被写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它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一个世纪战略。
“一带一路”的本质就是中国影响世界,世界接受中国。“一带一路”的“走出去”,是人出去、思想出去、文化出去、经济出去,所有的“出去”都通过“一带一路”实现。变以前的被动应对世界变化为主动影响世界。短期影响可以让中国人到国外办企业,中国和世界的货物互联互通,帮助别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中期影响是可以把中国的文化带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有充分的自信推广和弘扬中华文明,为世界人民提供中华文明的精神营养。
中国企业“走出去”赚钱只是手段,并非目的。企业走出去要面对的是与国内迥异的制度、环境和风土人情,走出去的企业在这方面应多做准备,由于不熟悉国外商业规则、法律法规、风俗习惯,缺乏国际项目经验等,往往发生“合同泡汤”、项目落地困难、企业被罚等事件。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充分了解住在国的经济、文化、政治、法律、风土人情、习俗、宗教信仰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建设发展规划,规避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外汇风险、治安风险等。要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在地采购力度,尽可能雇用当地员工,带动当地中小企业和配套产业发展。要取得当地民众与社会力量的支持,在时刻尊重住在国法律和文化习俗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向住在国输入中华文明。一个成功的企业绝对不仅仅是能赚钱的企业,也是优质产品输出的企业,是帮助别人发展的企业,是影响改善人文的企业,是为世界和平提供力量的企业,是建立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企业。
“一带一路”战略不可忽略民心相通,这应该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根基,与政府、企业、民间团体、游客、华人员工的形象都密切相关。走出去的企业要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处于民心沟通的前沿,更贴近当地百姓,一个好的海外企业,胜过讲一百个好故事。一个好的企业,首先要能使企业内部的当地员工,从经济满足到精神满足;其次要能让客户满意产品质量、服务,接受企业理念和文化,客户在接受企业的产品时,也在接受更多的附加内容。企业要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多参与反哺当地的公益活动,关注生态,保护环境,要充分吸纳当地人就业,推动企业当地化。中国企业要做的产品是能解决客户所需的产品,为中国传递好形象的产品,能输入中国文化的产品,能感动客户的产品,能让客户因买中国制造而自豪的产品。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一个载体,让产品承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明和现代中国人的风采品质。中国企业的优质产品只是一个切入点,是产生其他各种影响的基础保障。产品制造者必须用心去做,要培养好产品制造者的心。不管制造业的企业家或基础建设的参与者都需要提高自身修养,提高“心”的含金量,提高这个“心”的光度和亮度。所有的“一带一路”参与者都需要这颗“丝路之心”,有了这颗“心”,丝路才能走得远走得久,丝路才会越走越宽,才可以彻底改变目前中国人在海外办企业的一定程度的尴尬局面。
中国走出去办企业为了赚钱,为了给客户提供好产品,这是一个初级层面的事。更深层面的要让外国人肯定你是一个与他们不一样的中国人,而且这个中国人可亲可爱可敬可仰慕,我想这就是“一带一路”的“丝路精神”。
“一带一路”战略以构建区域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有助于实现中国和周边国家“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可忽略一个独特的群体——侨界精英,尤其是中国和平统一促会会员这个侨界精英群体,将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利用他们的独特资源,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支持他们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参与者、建设者和促进者,鼓励他们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促进中国与住在国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海外统促会组织大多是在当地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民间组织,是服务和团结海外华商的重要力量,海外侨界精英也可以借此机会体现自身的价值,可以调动更多华侨华人的力量,鼓励更多华侨华人利用自身资本、知识、产品等优势开展相关项目投资,积极鼓励和吸引华商资本参与到中国新世纪大战略中来。建议中国想“走出去”的企业和侨界精英企业联姻,便于了解东道国法律制度、税收制度、外汇制度、劳工问题、风土人文。侨界精英不仅在华商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推动中外经济交流合作方面也具有独特功能,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过程中大有作为。
作为走出去的先行者、“一带一路”的直接参与者和建设者,必须具备各方面素养,切不可把国内的一些恶习陋习带到住在国去,必须要洁身自好,时刻要有“我是一个中国人,代表的是中国形象”的观念,做企业家该做的事,千万不能越位去做不该做的、有损国家形象的事。
约瑟夫·奈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是有吸引力的,他人就会自动地追随……它就没有必要使用代价高昂的硬权力。”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统筹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异性的利益关切,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调动沿线国家积极性,这应该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基本遵循。“走出去”既要重视投资利益,更要赢得好名声、好口碑,要遵守住在国法律,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文交流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要建成‘一带一路’,必须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社会基础。”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和谐理念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基石,我想这也应该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一种理念。
(作者为坦桑尼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