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的统计思考
——以台州玉环县为例
2016-02-12史炜荣
史炜荣
(玉环县统计局,浙江台州 318000)
县域经济发展的统计思考
——以台州玉环县为例
史炜荣
(玉环县统计局,浙江台州 318000)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本文在分析台州玉环县经济总体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玉环县经济发展应着眼解放思想、资源环境、体系构建、政策杠杆,致力突破科学发展、差异发展、致力服务发展,并进一步提出坚持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等具体建议。
县域经济;统计思考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一个县的经济,既不是微观,也不是宏观,顶多算是中观。所以分析它,既离不开对企业和行业的了解,更离不开对全国经济、全球经济的分析和判断。本文以台州市玉环县为例,对县域经济发展略作分析。
一、当前经济形势简要概述
台州玉环县经济外向依存度高达70%,国际经济任何起伏变化都将影响到其经济运行,因此,需对全球经济有一个基本分析。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总体上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在3.1%左右,跟2015年差不多。发达国家明显减速,将从2.1%降到1.6%。发展中国家增速则有所回升,尤其是巴西、俄罗斯这些国家随着油价的反弹,增速有所回升,拉美还是负增长的态势。美国经济缓慢复苏;欧洲经济景气度有所下滑,政策仍处在观望期,对外宽松保持谨慎;日本经济继续低迷,宽松空间受限,启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整体情况持续改善,但速度有所放缓,债务风险凸显。2017年全球经济因为客观条件基本没变,仍然难有起色。这几个月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在贬值,这在客观上将有利于玉环县的出口产业。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国内明年下半年十九大的召开值得关注。新一轮人事布局后照例会形成新的建设高潮。2017年进入十三五规划的第二年,各项改革进入实施期,将会有一个乐观的市场预期,产生新的制度红利。从趋势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从经济运行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定力,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
今年以来,玉环县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工业生产持续回升,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消费市场稳步运行,财政收入表现亮眼。但矛盾和困难依然不少。主要表现为:工业发展困难仍然不少,产业转型升级还需加快,投资增长后劲急需新项目接续。这需要我们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玉环县经济工作应把握的方向
1.着眼解放思想,致力突破发展。玉环经济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玉环经济开始起步。当时的玉环县委带头解放思想,才有股份合作制这种“温台模式”的蓬勃发展,才有了玉环的今天。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解放思想永远没有尽头。今天我们工作上碰到了一些困难,更需要我们拿出解放思想这个武器,敢想、敢闯、敢试、敢干,焕发创业激情,吹响进军号角,打出一片新天地。
2.着眼资源环境,致力科学发展。经济学上认为资源是稀缺的,一块土地种了水果就没法种水稻,种了水稻就没法盖工厂。在县一级的资源环境条件下,经济发展无法面面俱到,只能扬长避短,追求差异化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玉环经济的永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西方有一句谚语:一艘远航的船,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目的地,那么无论什么风都不会是顺风。既然只能有选择地发展,我们就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要有明确政策导向,运用好法律、政策、财政、金融等杠杆去撬动经济发展这个目标。
坚持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服务业兴县不动摇,把优势资源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倾斜。所谓“新常态”,笔者的理解就是,必须彻底抛弃为了追求高增长牺牲资源污染环境的错误做法,回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的模式上来。在目前我们的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以创新驱动为主要贡献的新型发展模式的增长速度,必然会低于原来的牺牲资源环境所获得的高增长。所以,要有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我们都将保持中高速甚至中速的增长。
这样就需要通过“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不断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低小散企业整顿提升力度,不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这就要求产业发展要有重点,要招商更要选资,切忌四面出击,广种薄收。
3.着眼体系构建,致力差异发展。近年来,玉环县的水暖阀门出口遇到了不少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产品同质化程度比较高和缺乏创新和品牌优势是主要原因。随着市场需求不振以及国内同行纷纷加入价格战,企业生存压力日益加大。从县外实际来看,一达通、台州中非经贸港等外贸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义乌等市场采购试点地区都有分流玉环县外贸出口的现象。相对而言,汽车零部件行业就好很多。这主要得益于它拥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创新能力较强有关。汽车零部件在玉环近40年的发展历程生动地说明了完整的产业链、健全的工业体系对于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因此,反映在工业经济的布局上,我们就应当更加注重工业体系和产业链的构建,避免在本县范围内的同质化竞争。如果片面地给某一个工序戴上“污染”的帽子、列入排斥甚至打击的范围,势必会影响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最终阻碍全县经济的发展。比如,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比较靠近城区,应该吸引高端项目入驻,尽量避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入驻。沙门滨港工业城可以以吸引中型企业为主要方向。干江滨港工业城完全可以建成锻打、红冲、铸造、热处理等专业园区,为全县各大行业服务。各乡镇的小微园区、拆后利用的土地改成工业的,要定位为解决周边小企业的用地困难。
4.着眼政策杠杆,致力服务发展。玉环没有钢铁,却发展了汽摩配行业;没有木材,却发展了家具行业;没有铜,却发展了水暖阀门行业。之所以能够发生这种“无中生有”的经济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政府对企业的竭诚服务。
近年来玉环县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创新提升产业”的思路,投入资金搭建了一批平台,如以高校联合研究院、浙大汽摩配研究院为代表的研发平台,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为代表的检测平台等,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桥梁,帮助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对转型升级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建议要用足用好3个亿的转型升级产业基金、开放性经济扶持资金等已有政策,政府工作人员要人人熟知工业、科技优惠政策,宣传优惠政策,用优惠政策撬动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玉环作为资源小县,服务才是我们的第一资源。要做好“引导、管理、监督、服务”八字文章,如果我们做到了“待企业如父母,待项目如子女”,何愁产业不兴?
三、对玉环县具体经济工作开展的对策建议
1.坚持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玉环是海岛小县,土地资源紧缺,种养殖业难以发展,一产以前只能寄希望于渔业,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6%,且主要由渔业贡献。但近年渔业资源的衰退、国家实施的渔业“双控”政策,使渔业不断萎缩。另一方面,漩门二期、漩门三期的围垦成功,近年内有望使愈合县新增耕地10000亩以上。科学规划、合理使用这些耕地,尽量发展现代精品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创新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是我们不懈的努力方向。
二产方面,要继续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鼓励企业转型升级,但实际收效甚微,根本原因还是缺乏战略性资产。没有技术就没法进入新产业,没有品牌就难以进入新市场,没有管理就缺乏效率。因此,必须要回到科技创新、品牌创建、管理升级上来。二产的空间布局上,要在产城融合上、在打造全产业链和专业化园区上下功夫。比如,电镀、铸造、锻打、熔炼等等。
制造业目前遇到困难、实体经济较为惨淡的根本原因既不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也不是内需不足。中国在非熟练劳动力上的优势在减弱,但是在中高端熟练劳动力的优势在增强。据统计,中国2015年毕业的本科生有750万,估计累计毕业本科生3700万,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累计有500—600万。但是我们的企业仍然只是善于利用非熟练劳动投入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不擅长发挥廉价熟练劳动生产中高端产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产方面,2015年玉环县三产国内生产总值165亿元,GDP占比37.6%,与全市49.3%相比,落后11.7个百分点,比重全市最低。但笔者认为,在指导思想上,我们要追求质的提升为主、量的增长为辅,而不要仅仅单纯追求三产比重的提高。大城市人口集聚度高,所以生产少而消费多。玉环作为四线小县城,生产多而消费少是正常的。认为玉环的三产比重能够超过二产是不够正确的。建议借鉴台湾、杭州等地的先进经验,提升玉环县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注重扶持健康养老、港口物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在全民中加强互联网+思维普及推广,以“时尚家居小镇”、“养生健康小镇”为突破口,力求弯道超车,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三新经济”上走出新路。
2.谋划大桥经济,打造玉环经济开放新格局。乐清湾跨海大桥(甬台温高速复线)2017年底将建成通车,县域内五纵五连一环岛的大交通建设格局已经确定。借交通大发展的东风,谋划大桥经济,早日布局,应是县委县政府的一项十分紧迫任务。随着玉环不通高速的历史的终结,一些以前无法做的事,现在可以做了;一些以前没有优势吸引到玉环的项目,现在落地了;一些以前没有竞争力的产业,现在因为物流成本的降低,更有竞争力了。要进一步加快原材料市场、精品及奢侈品市场的建设、扶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积极发展海岛旅游业。进一步加快港口物流平台建设,大力开展对台交流,发展对台贸易和劳务。积极申请打造保税区,发挥港口优势,优化海上通道,大力发展港湾经济。深化与宁波港的业务合作,千方百计扩大港口吞吐量,积极对接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义乌小商品市场,拓宽我们大桥经济的辐射面。
3.推进产城融合,为建设环漩门湾时代不懈努力。漩门二期围垦面积5.6万亩,漩门三期围垦面积6.8万亩,两块新区加起来共有82.6平方公里。这是玉环今后50年内的最大一笔资源,蓝图要好好谋划。必须做到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有序建设、精心管理。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制定漩门三期的总规、控规。要以城市功能的完善来吸引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来促进人气提升,以人气提升反哺产业发展。让新城与老城紧密互动,形成产业齐全、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宜业宜居的新型城区。在园区中引进龙头型、基地型企业促进同类企业、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的联动发展,形成一片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最终达到“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施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