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渊源

2016-02-12罗晓梅

探索 2016年5期
关键词:驱动理论科技

罗晓梅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400041)

国家的竞争和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我国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1]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是提升“中国制造”整体素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的关键所在,是中国现代化能否可持续、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只有提供科学理论的指导,创新驱动发展才有行动的科学逻辑;只有深入挖掘它的学术渊源,才能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

1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从马克思的“科技-社会”综合创新论的提出,到列宁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和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的探索和理论上的创新,在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思想内涵和价值追求上既具内在的一致性,更具发展的创新性,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1.1 马克思的“科技-社会”综合创新论

马克思关于科技进步为中心的综合创新理论,集中反映在其著作《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以下简称《机器》)一书中。正是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提出了“科技-社会”综合创新论的观点[2]。今天可以把它看作是我们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第一依据。

在《机器》一书中,马克思运用经济发展史与经济发展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动力,回答了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如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创造了超过过去人类历史一切时代总和还要多的生产力的深刻原因,这就是以科技进步为中心的综合创新。马克思综合创新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

1.1.1 从依靠工具进行生产活动到现代社会的机器生产是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重大创新

马克思在《机器》一书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相联系的。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与再生产因素决定的”这一基本原则,马克思揭示了从手工工具到机器生产基础上社会变革的规律,从经济因素、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视野角度,说明了生产力是如何作为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内生力量”而存在和发生作用的。

1.1.2 从工具时代到机器时代是以技术进步为直接动力的

生产力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呢?马克思在《机器》一书中指出:如果没有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就不可能从手工工具时代发展到机器时代。马克思还重点以作为生产动力的磨的技术变迁史来证明这一观点。人力、畜力、水力、风车、马、蒸汽,这些动力构成了动力磨技术进步的年轮。马克思指出:“在磨中,已经具备或多或少独立的和发展了的、相互并存的机器要素;动力;动力作用于其上的原动机;处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传动机构——轮传动装置、杠杆、齿等等。”[3]418这就是以技术进步为直接动力的生产工具的巨大创新作用。

1.1.3 科学在创新中显示出了特殊的力量

马克思在《机器》一书中指出,正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类才第一次认识到了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巨大作用。科学原本是一种理论形态的东西,但是,由于生产过程需要占有、应用它,从而使它转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创新力量。马克思指出,现代化的特定阶段,必定有一种学科充当着创新的龙头。比如,在工场手工业阶段,支撑与引领创新的科学是力学;在大工业机器生产阶段,支撑与引领创新的科学是化学。马克思还指出,科学成为支撑、引领创新是有条件的,这就是:科学与直接劳动分离,成为一个与个别工人的知识、经验、技能相区别的独立的因素。历史与实践证明了马克思的观点:当科学与直接劳动过程、与个别工人相分离后,科学成了致富的手段,科学研究也成为了一种职业。

1.1.4 科学技术创新推进制度创新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创新如何推进制度创新作了微观、宏观两个角度的全面分析。马克思指出,从科学技术创新推进下的微观方面的制度创新看,主要表现为以工厂制度为载体的劳动组织创新。工厂制度是与机器体系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组织形式,是社会微观制度的载体或平台,它承载着机器体系生产力的生产过程要求,也内涵着资本家与工人对立性的经济利益实现机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厂组织的经济利益实现机制存在对工人不利的先天制度设计缺陷。马克思还多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通过使用机器技术创新带来剩余价值的具体途径。同时,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的宏观制度创新,主要表现为以城市为载体的社团组织的发展。这些社团组织具体表现为行会、行业公会、联合会等等[4]392。

1.1.5 “综合创新”是科学技术、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五位一体”的创新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必然引发生产方式的变革,从工场到工厂组织是历史上生产方式变革的典型例证。在工厂组织中,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与工场时代有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使整个社会的关系、人们的生活方式较过去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资本主义历史看,引发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代替传统社会的贵族与农奴,城市市民生活方式代替传统社会的乡村生活。马克思强调,“只有科学技术制度等全方面统一的综合创新,而不是单项创新,才能实现一系列的重大创新”[2]。

1.2 列宁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人以“文化水平”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思想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后,把马克思关于科技进步为中心的综合创新理论运用于俄国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文化水平”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思想,有力地指导了苏联经济社会发展。

1.2.1 列宁的科技创新思想——要以“文化水平”为基础

以“文化水平”为基础这一思想是基于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建立在与西欧比较是相对发达的“文化水平”即生产力基础之上。列宁把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的生产力基础称为“文化水平”,是有马克思关于“综合创新论”意蕴的理论创新。因为广义的文化是一个可以覆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概念,可见,在列宁眼里,落后国家的生产力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牵涉全社会的文化水平问题。列宁还根据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因文化水平低、科学的职业化发展不足、专家缺乏等等问题,强调要重视专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甚至亲自批准专家的高薪待遇。列宁认为,无产阶级要学习资产阶级的办法,善于吸收、掌握、利用先前阶级的知识和素养,为自己的最终胜利服务。因此,他强调,我们必须尽量利用所有资产阶级专家,“依靠他们的帮助去战胜我们必须战胜的一切”。列宁还认为,资产阶级管理专家代表着“最大限度的管理效率”。建设社会主义是一场新的革命,不要害怕让共产党员去向资产阶级管理专家学习[5]108-115。

1.2.2 斯大林的创新思想——要建立宏大的技术干部队伍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理论的应用,对列宁以“文化水平”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思想的继承,突出体现在把创新建立在宏大的技术干部队伍的自觉培养基础上。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宣告结束。同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战略方针,要求党和人民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业上。但当时苏联的现状是严重缺乏技术和干部,为此必须加速从工人阶级中培养新的技术干部和专家,以改变日益发展的工业对熟练专家的需求同培养专家之间极其不相适应的状况。为此斯大林于1931年和1935年先后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同时苏联还颁布了新的发明创造奖励条例,鼓励技术革新,奖励发明创造。为了激励知识分子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苏联设立了学位、学衔,制定了关于著作权、发明权以及稿酬等条例,以保障他们的各种利益来激发其创新活力。

1.3 中国共产党人的科技创新思想——科学技术是推动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总体实践轨迹仍然是遵循着马克思的综合创新理论。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科学技术是推动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1.3.1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基于改变“一穷二白”的生产力落后状况,毛泽东提出了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必须实行赶超战略。毛泽东强调:“资本主义各国,苏联,都是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我国也要这样。”[6]116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要善于发挥我们的优势,要按着自己的宏伟目标的要求,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第二,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高我国科学水平。李四光依据大地构造理论和油气形成的移聚条件理论,不仅反驳了“中国贫油论”的错误观点,还对重新部署石油战线工作发挥了建言献策作用。对此,毛泽东非常赞赏,强调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他指出,提高科学水平是要有专人来搞的,要培养一批懂得理论的人才,这就是科技队伍建设问题。为此,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一方面感召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回来报效祖国。同时积极发展科学研究机构,积极培养科技人员,初步形成了一支在政治上和专业上都具有较高素质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队伍,为新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用科技规划使创新有序、有力、持续地推进。在毛泽东的指示下,我国制定了两个科技规划纲要:《1956—1967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和《1963—1972科技发展纲要》。正是规划执行的结果,大大缩短了我国科技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使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体赶上了20世纪40年代的世界科技水平。毛泽东还提出了“技术革命”概念,并尝试用“鞍钢宪法”路径,使创新推动发展的直接技术成果具有实践性与群众性的双重特征。

1.3.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对科技创新思想的发展

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观点,创造性地将“科学技术”提升到“第一生产力”的历史地位,并引发了一系列支持创新的科技政策的出台及其“863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组织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强调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观点。同时,在全国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实践,取得了以电子产品芯片、装备制造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为代表的重大创新成果。

1.3.3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化拓展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技创新思想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不仅在理论上全面深化了科技创新思想,而且把对科技创新的深刻认识具体化为“决定”“纲要”和“规划”等等重大战略部署,成为在实践上可操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总体要求、战略任务和改革举措,充分彰显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巨大力量。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第一,对科技创新思想的系统深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技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7]。他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是大势所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双引擎”,增添、培育和催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他还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8]。尤其是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并明确提出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国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9]。从而,形成了“科技创新-动力”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的实践成效。

第二,对科技创新实践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时,其制度框架应该是“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创新发展确立为“十三五”必须坚持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这是对创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崭新概括,强调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这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新理念、新路径开拓发展新境界的决心。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令人关注的是,这个首次以“科技创新”命名的《规划》,确立了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的总目标。《规划》以“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为背景,描绘了我国未来五年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提出了要发挥科技创新在新常态下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强调了要确保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10]。

总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在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创新”发展理念,得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制定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事实证明,今天中国创新发展实践进程之快,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之大,改革创新成效之显著,是过去时代难以比拟的。

2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学术渊源

熊彼特是现代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不仅用创新来解释经济的发展,还给予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明确的界定。他的创新理论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应该是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的学术渊源。此外,英国学者弗里曼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P.戴维、L.戴维斯的制度创新及其推动增长论也给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有益的启示。

2.1 美国学者熊彼特的创新“反周期”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11]3。熊彼特以《经济发展理论》为其代表作,被公认为是主张以创新“反周期”或“反经济萧条”理论的正式创立者。

2.1.1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

熊彼特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周期性萧条也就是经济危机,是周期性会出现的现象。之所以会周期性地发生经济萧条或经济危机,他认为是在经济危机期间,由于各种资源投入的萎缩,先前创新形成的投资机会必然会越来越少;由于投资机会的减少,经济会因投资不足形成生产萎缩、就业提供不足等一系列萧条现象,进入均衡时期。在熊彼特看来,“反周期”或“反经济萧条”的办法是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投资机会。创新则是打破这种均衡,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为通过创新活动所造成的盈利机会会带动其他企业家,进而掀起创新的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又会形成这样的景象:企业家扩大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从而导致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进而企业家扩大对银行信贷的需求并引起信贷的扩张,等等。于是经济的上升阶段形成,即繁荣阶段到来。当创新提高了资源的生产力时,就再接近均衡时期,经济能力继续增长,于是就出现了经济的复苏。由此可以看到,虽然熊彼特是从技术创新角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进行的分析,但是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由于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这就把创新的作用放在本源驱动力的地位上了。

2.1.2 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关系。具体主要表现为五种情况:一是生产新的产品,即产品创新;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即工艺创新或生产技术创新;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即市场创新;四是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即材料创新;五是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即组织管理创新[11]4。虽然这也涉及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但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主要还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或者说是技术创新范畴,他重点强调的是把技术等要素引入经济,使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2.1.3 企业家是创新的承担者

熊彼特非常重视在创新中人的作用,尤其是企业家的作用。熊彼特指出,“我们把实现新组合的人们称为‘企业家'”。他们是那种敢于冒风险的、有锐敏观察力和组织能力的从事全新活动的“企业家”。在熊彼特看来,创新的主动力来自企业家精神,只有能够加入乃至引领创新的企业经营者才能称得上是“企业家”,企业家是创新的承担者。

2.2 以英国学者弗里曼为代表的“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影响巨大,以后的“新熊彼特学派”对其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发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同样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也很具启发性。

2.2.1 “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提出

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通过对日本经济起飞的经验深入研究,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弗里曼把创新归结为一种国家行为,因此他的“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基本含义是:“是由公共和私有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活动促成、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使一国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12]1在这个系统中,弗里曼特别强调四个因素: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以及产业结构的作用,作为科学技术知识研究开发的机构和高校,促成科技知识转移和扩散的教育培训部门以及中介机构的作用,作为创新系统协调机构的政府国家及其政策的作用。

2.2.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发展

当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之后,在研究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与地区关于资助技术创新的国家制度体系的基础之上,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明确提出了“以制度为基础”的观点。这就对弗里曼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给予了完善发展。他认为,从弗里曼强调的四个因素可以看到,现代国家创新体系在制度上是相当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既有制度因素也有技术行为因素,既包括企业、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还包括政府的相关机构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等等。因此,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通过科学有效的制度来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协调创新活动的开展,这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也是国家创新体系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保障。纳尔逊“以制度为基础”的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观点提出后,反响巨大,促使创新从仅仅立足于技术层面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发展为从制度层面的认识和实践。由此,用制度整合社会、国家创新资源、能力的全新研究视角和热点问题开始展开。

2.3 P.戴维、L.戴维斯的制度创新及其推动增长论

创新推动下的发展,内涵主要是技术、还是制度?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是技术为主、兼有制度的意蕴。弗里曼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理论虽然把创新指向明确为制度,但是,在经济实践中还必须进一步回答这种宏大的制度须从哪里做起?在创新实践中存在着时间若干先后性、空间不平衡的状况时该如何推进创新?对这两个问题,P.戴维、L.戴维斯的制度创新论给予了回答。

2.3.1 企业规模是创新“起始点”的理论

企业规模是创新“起始点”的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P.戴维提出的。该理论把一定规模作为创新活动开展的“门槛”。P.戴维指出,一个企业要采用一种新技术至少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最小规模是使用新技术后所能节省的成本。因为企业规模如果过小,采用新技术就会使产品成本提高,造成竞争力下降,并使盈利减少,这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也就是说,戴维认为,要从“一定规模”的企业着手,来推进创新活动。

2.3.2 制度的创新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著名的“制度主义经济学”代表人物L.戴维斯和D.诺斯在合著的《制度变革和美国经济增长》一书中,强调制度创新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之所以制度上的创新如此复杂艰难,这是因为新旧制度一定有一个交替和适应的过程;一种新制度的出现一定要受到现存法律规定的制约,等等。L.戴维斯和D.诺斯进一步把制度创新的全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形成“第一行动集团”阶段。所谓“第一行动集团”是指那些能预见到潜在市场经济利益,并认识到只要进行制度创新就能获得这种潜在利益的人。他们是制度创新的决策者、首创者和推动人。二是“第一行动集团”提出制度创新方案的阶段。在提出制度创新方案的前提下,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创新活动。三是“第一行动集团”对已提出的各种创新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的阶段。比较选择的目的,在于获得最大利益。四是形成“第二行动集团”阶段。所谓“第二行动集团”是指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帮助“第一行动集团”获得经济利益的组织和个人。这个集团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民间组织和个人。五是“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的协作努力,来实施制度创新并将制度创新变成现实的阶段[13]。

2.3.3 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是制度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所有的改革都是以利益为目的。按照戴维斯和诺斯的观点,制度创新就是指制度主体通过建立新的制度能够获得更大利益的活动。换言之,制度主体根据成本效益分析进行权衡的结果就叫制度创新。这就十分清楚地揭示出了制度创新成为发展直接动力的原因所在。因此,制度创新的内在驱动力一定是能够给“从事制度改革者带来更大的利益”,这个“更大利益”,就是“更大的发展‘蛋糕'”,这就把制度创新与改革制度符合事物逻辑、并且在经济生活中可以反复“实证”地联系起来了。

3 我国学者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的重要思想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这个问题日益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各种学术论坛、学术文章和理论观点很多。其中,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视发展为一个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变动的过程,这是“新结构经济学”的一个首要前提。同时,它对发展中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作了本质性分析,认为结构变迁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产业结构的选择与塑造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变动前提。而国家的要素结构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即特定的“要素禀赋”。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其生产要素禀赋结构得到提升,其发展的源泉或驱动力就发生变化。为此“新结构经济学”以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作依据提出了“增长识别与协调”的观点。这一观点有两个并列性的主张:一是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中至关重要。要做到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的产业布局,市场制度至关重要。二是必须有政府的积极作用。在提升要素禀赋结构的过程中,都需要政府发挥作用。

林毅夫教授认为,“新结构经济学”的创新之处集中体现在:它不仅强调了经济发展是一个技术革新和结构转型的动态过程,更重要的是为研究经济结构转型的决定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见解。概言之就是: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14]。然而作为动态过程的经济发展又是必然要发生结构调整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启示我们,将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更是实现路径。任何片面性都可能使创新难以从理论变成行动、从可能转化为经济生活过程与成功。

笔者认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真正变成全社会自觉的行动,就必须要探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梳理其理论内核及价值意义,以期彰显理论对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实践的重要作用。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科技创新思想,让我们再次感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真谛;通过深入研究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升华拓展,让我们体会到这是既立足国情又放眼全球,既充满民族自信又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对于深刻领会创新驱动发展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要求,切实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意义重大。至于学习借鉴熊彼特、戴维斯和诺斯等的创新理论,这是西方发达国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由于理论的自觉是行动自觉的前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催生着理论。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互动演进过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新华每日电讯,2013-03-05.

[2]吴敏燕.马克思近代科学技术制度综合创新论——《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的哲学意蕴[J].哲学动态,2008(11):35-4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习近平.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N].人民日报,2014-06-10.

[8]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EB/OL].(2015-04-20).http:∥www.qstheory.cn/qszdwz/201401/t20140127_316842.htm.

[9]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6-01.

[10]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EB/OL].(2016-08-0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8/08/content_5098072.htm.

[1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12]克里斯托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13]黄景贵.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2-37.

[14]林毅夫.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新在哪儿[N].深圳特区报,2012-07-31.

猜你喜欢

驱动理论科技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