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2016-02-12陈延斌
张 琳,陈延斌
(1.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116;2.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116)
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1]。这里特别强调了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工程的家庭、家风建设的重要作用。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要注重传承和培育优秀家风,充分利用优秀家风中所包含的有利于时代进步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基因。
1 中华民族优秀家风传统的主要内涵
在我国传统社会中,优良家风传承对家庭关系维系、社会发展、国家治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风,也称“门风”“父风”等,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世代繁衍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与处世之道的综合体,主要内容是其独特而稳定的思想观念和情操、作风。家风的载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大家族的家规、家训,另一种是普通家庭父辈(或祖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2]。社会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既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又通过家风传承发挥着教化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家风,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 睦亲勤俭的治家之道
治家之道是家风的重要内容,它调适的是以长幼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关系,对持家理财、管理家政家务等起着根本的影响。
“孝悌”是调整家庭关系、处理家庭问题的基本要求。《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所有品行的教化都是由孝行派生出来的。每个人只有做到对父母尽孝道,对兄弟姐妹尽悌道,这个家庭的和谐才有了根本的保障。因而“孝悌”是立身齐家之本,是人们应该遵行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判断行为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孝悌是治家之本,也是优秀家风的基本内涵,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
“和合”是治家之道的另一重要理念。“家庭之间,以和顺为贵。”[3]“亲睦”才能“家齐”,以“和”为贵是家庭幸福、家道隆昌的前提和基础。据史料记载,浙江浦东郑氏家族,从北宋建炎(1127)初年开始就累世同居,同灶而食,人口最多时达三千,其中一支维持了十九世,跨越宋、元、明三代,凡三百余年。郑家以孝义名重浙东,被誉为“浙东第一家”,明建文帝曾御书“孝义家”赐之。这个大家族之所以能“九世同居”,举家和睦相处,恪守封建家庭伦理,不能说不依赖于长期形成的纯朴家风[4]。“和合”观念深入人心,我国历代家训家风都强调家庭和谐的齐家之道,“和为贵”的价值观也为我们中华民族普遍认同,铸就了民众的整体意识和协同精神。
持家勤俭也是治家之道的重要内涵,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宋太祖赵匡胤一生节俭,自称“为天下守财”,在位多年后仍不改初衷,并要求其家人一起力行。赵匡胤在宫内见女儿永庆公主身着缀满翠鸟羽毛的绣花短衣,要她马上脱下,并严肃告诫她:“主家服此,宫闱戚里必效仿。京城翠羽价高,小民逐利,展转贩易,伤生广,实汝之由。汝生长富贵,当念惜福,岂可造此恶业之端!”[5]许多家训作者都强调节俭不仅是生活资料的节用,而且是修身养德的重要手段。被毛泽东称为“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的曾国藩,一年净收入可达五千四百两银子,但这些钱被他用作了军队开支、捐助公益事业、施舍他人而不留给子孙。他在家书中谈到他决不“蓄积银钱为儿子衣食之需”的理由,即“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依作恶,必且大玷家声”[6]。曾国藩这种自立自强精神的教导对其家族和子孙影响深远,其家风的传承也是曾氏家族成为历史上的名门望族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身率下、憎爱不偏也是优良家风在治家方面的要求。凡是谈及家长责任的家训,无不把家长以身作则、正身率下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要求为家长者持心公平,憎爱不偏。例如,李昌龄辑的《乐善录》,认为为父为师要遵守为父为师之道,而“为父为师之道无它,惟严与正而已”。赵鼎的《家训笔录》,强调家长在家政管理、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公平公正,为家人子弟做出表率。他强调:“唯是主家者持心公平,无一毫欺隐,乃可率下。不可以久远不慎,致坏家风。”[7]
可以说,爱物惜物、节用持家、俭以养德、正身率下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认同,数千年来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成为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信念和精神支撑。
1.2 蒙以养正的教子之方
家训、家教是家风营造的基本手段,教子之方是家风传承最核心的内容之一。颜之推就说他们家族“吾家风教,素为整密”,在其撰写的《颜氏家训》中开宗明义提出,写作家训的目的是“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作为优良家风内蕴的教子之方包括下述基本内容。
一是端蒙重教。传统家教思想强调了早期蒙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8],应该“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9]。这样方有利于孩子的成人成才。
二是进德修身。传统文化倡导的优良家风,在教育家人子弟注重品德修养方面包含有丰富的内容,比如重视名节家声,倡导清白做人,谨慎处世,自立自重,宽厚待人,淡薄名利,择善而从,近贤远佞等。
三是砥励志向。古人将立志看作迈向成功人生、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的前提,作为培育优良家风的重要内容。许多家训都勉励子弟立大志、成大器,做一个有作为的人。嵇康《家诫》认为“人无志,非人也”。明代王守仁专著《示弟立志说》,勉励其弟王守文树立“为圣人之志”。左宗棠在致儿子孝威、孝宽的信中,要他们“读书做人,先要立志”[3]9。曾国藩在家书中也提出“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63],告诫家人、子弟要自立自强,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四是“读书亲贤”。培养子弟读书求学习惯,引导他们从小知礼近贤,也是传统家风熏陶子孙的一个重要方面。《颜氏家训·勉学》中明确指出:“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9]89颜之推历仕四朝,皆被重用,他将此归为自己的读书尚学,因此他十分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出了“积财千金,不如薄技在身”的思想,推崇勤、精、博、虚、实的学习方法。《朱子治家格言》也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实际上,儒家倡导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并非单纯宣扬读书为了举业,“‘学而优则仕'是孔子为知识分子规定的一种行为模式,旨在学以致用,大济苍生,却并不是说学习好了就只求做官,谋取个人利益”[10]。这种理念在不少家训家教中都被强调。譬如曾国藩在家书中就教导其弟要努力进德修业,他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6]54他认为读书首先是为了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道,以无愧于此生;其次,才是将读书作为谋生的手段。这与明代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家训中强调的“读书亲贤”、读书“穷理”一样的意思。
1.3 重品崇德的修身之法
古代家庭教育十分重视子女的品性修养,将其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他们尤其要求子孙注意涵养爱心,将“做好人”放在为人处世之首。刘备临死之前谆谆告诫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郑氏规范》等家训要求家人除非特殊原因,不得延请乳母喂养孩子,以免使乳母之子忍受饥饿,缺乏照顾。郑板桥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里,也认为做个好人是第一重要的,“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11]。高攀龙在其《家训》中向家人辩证地阐述了爱人敬人、做好人的重要性。他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恶人,人亦恶我;我慢人,人亦慢我。”还说:“作好人,眼前觉得不便宜,总算来是大便宜;作不好人,眼前觉得便宜,总算来是大不便宜”。他要子弟家人发扬人道,关心周济贫穷。
被奉为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教育必读教材的《颜氏家训》,其中的“风操篇”“慕贤篇”,就是要求其家人、子孙礼义谦恭,将贤德之人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
1.4 亲仁济众的处世之则
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也是传统优秀家风的重要内容,涉及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
首先,和待乡曲。在宗法社会,如何处理好乡亲、邻里关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传统宗规族训无不坚持内睦家齐、外睦相济的原则,对族众进行和待乡曲的教育。上文提及的浙江浦江郑氏家族的族训《郑氏规范》叮嘱族人:“当以和待乡曲,宁我容人,勿使人容我。”传统宗规族训都劝告家人如遇邻里纷争,以忍为上。明代官吏蒋伊在其制订的《蒋氏家训》中说,“和睦邻里族党,勿听家人及妇人言致争”。乾隆年间直隶任邱县《边氏族谱·家训》规定:“遇贫贱下等之人,均属乡里,要与他些体面,可揖则揖,尔焉能涣我哉?”曾国藩还引用哩语告诫家人和睦邻里的重要性,他说:“‘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戒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也。富贵之家不可敬远亲而慢近邻。我家初移富圫,不可轻慢近邻,酒饭宜松,礼貌宜恭。”[12]
其次,乐善好施。仁民爱物、扶危济困、救难济贫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也是以家训家风为载体的家文化的优良传统。《郑氏规范》在这方面尤为突出,它教育族人要时时“以‘仁义'二字铭心镂骨”。许多家训族规中都要求尽自家财力、物力资助贫苦族党乡人。高攀龙引用古语告诉家人,“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助人不在费用多少,“残羹剩饭可救人之饥,敝衣败絮亦可救人之寒”[13]。
再次,讲究诚信。古人把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世的起码准则,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4]因而,教育子女诚信交友、诚实处世也就成了家训教化、家风营造的重要方面。曾子践诺杀猪的故事是教子诚信的典型范例,曾子这一言传身教的家风实践也为历代传颂。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商贾家训,其中训诫的核心内容就是“诚信经营”,讲究货真价实,货价相当,取之有道。
最后,慎择交友。在传统家训文献中,绝大部分作者都注意到了社会环境和友邻品行对子弟成长的重要影响,反复告诫子弟谨慎择友。他们认为“人生以择友为第一事”,“保家莫如择友”[15],提醒他们慎重交友,坚持近君子、远小人的交友之道。譬如,朱熹就要儿子结交“敦厚忠信,能攻我过”的“益友”,不交“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的“损友”[16]。
2 传承优良家风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贴近百姓生活,从小时、小处抓起,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积淀素质,自觉践行。家风熏陶根植于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挖掘和利用家风中所包含的有利于时代进步的价值追求。弘扬优秀家风虽然不能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但对引导人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对在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方面更是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2.1 传承优秀家风是宣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张九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既是个人之“小德”,也是国家之“大德”。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作为传统道德教育最基本的方式,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淀,包含了中华民族内在的道德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德”的力量。优秀家风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无疑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德”与“大德”的重要思想源泉,能够使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具体而鲜活。
2.2 传承优秀家风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是较为抽象、深邃的价值理念,易于被知识分子、领导干部接受和理解,但要为广大民众认同,就必须贴近民众,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而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也是价值观塑造的起点。传统的家训、家风、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有父母培育子女积极价值观的经验之谈,也有卓有成效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路径、方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恰是对传统家训教化和优秀家风中治家、睦亲、教子、处世价值和标准的承接、升华,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提供了良好的共识基础。传承优秀家风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层面上“深入”,具体行动上“浅出”,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践行。因此坚持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原则,挖掘和利用传统家风文化这一宝贵财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接地气、贴民心,融入到百姓日常工作生活之中。
2.3 传承优秀家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
《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个文明进步、健康向上、欣欣向荣的社会,必定依赖民众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而家庭建设则是塑造人的价值观、培育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关键。《史记·循吏列传》说:“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与社会上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培育相比,家风家教具有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它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使得我们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变得更加具体、鲜活,通过言传身教渗透于人们成长的日常生活,教会人们基本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影响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优秀家风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蕴藏了人们崇德向善的道德意愿和积极价值追求,这种发挥价值观“正能量”的家风既需要培育,也需要弘扬和传承。同时,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党风清、政风廉。通过传承优良家风、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思想道德意识、价值理念就能更好地被人们接受和认同,进而转化为行为指南,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向善向好。
因此,以传承优秀家风作为切入点,可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感和认同感,营造和优化良好社会环境,促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
3 传承优秀家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路
要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知认同度,必须努力将抽象的价值理念渗透于民众日常生活。我们认为,传承优秀家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
3.1 立足时代语境塑造优秀家风,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承接
传统家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诸多积极向上、具有时代价值的观念,但也存在不少糟粕。
在继承传统、培育时代家风的过程中,要坚持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取优汰劣、承故拓新的原则。优秀家风传承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应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家风新的时代精神、时代内涵。一方面,我们要注重挖掘整理我国世家大族、名人志士的家教家风。传统社会的家训文献中所体现的家风往往是围绕儒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展开的,不少名士先贤家训,多是教人和睦向善、诚信处世、勤劳节俭。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传统家教家风,体现了不搞特权、清廉自守、生活俭朴、严格要求子女的良好家风,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要认真传承。另一方面,应该更多关注普通家庭的家教家风。千千万万普通群众各有自己的家风传承,各有形式不同的家教经验,应该注意征集和挖掘提炼,将其可学可鉴的心得精华和积极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接,在树立好家规、讲好家庭美德故事、营造优良家风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广大民众接受、认同和身体力行。
我国传统家训族规和近现代先哲先贤、革命志士留下的家规家范,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邻德里仁”“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端蒙正养”“清正廉洁”等优秀家风,这些需要继承和弘扬。但有些包含封建专制、家长独裁、男尊女卑的价值观念,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理念大相径庭。因此,在利用传统家训教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中,要对传统家风中的价值观念进行合理扬弃,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寻出根植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思想道德诉求和价值导向的新型家风、家文化。
3.2 注重父母长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传承优秀家风
颜子推在其家训中谈到撰写家训的目的时指出:“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服,行其所服。”即关系亲密的人所说的话,人们容易相信;人们所敬佩的人所发出的指令,愿意接受。由于父母与子女亲密无间的血缘关系和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位置,比起师友所传授的思想,父母亲人的教诲更能潜移默化,入耳入心,收到其他教育不能比拟的效果,使得孩子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化。
《论语·子路》篇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作为子女的首位教师,需要言教,更需要身体力行,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身立教,影响子女。司马光的家风清白为时人公认,他在所著的《家范》中,不惜篇幅节录了不少儒家经典中的治家、修身格言,并大量采辑了“自卿士以至匹夫”的“家行隆美可为人法者”的典型事迹,以供子弟、家人学习、效法。司马光还在《居家杂仪》这篇家训中嘱告家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
在社会转型、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培育、践行和传承时代家风更需要一代代家族成员的努力。对洋溢时代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父母长辈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努力实践,并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诠释和示范,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化,给他们带来励志进取的精神力量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3.3 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形成合力,共同助推以优秀家风涵育核心价值观
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气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工程,形成以优秀家风建设涵育核心价值观“四位一体”的工作合力,让民众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传承优秀家风是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每个家庭都应注重优秀家风的培育和传承。家庭、学校、社会也要共同配合,2015年10月11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提出“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的要求。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努力,共同成为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播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到家风文化建设之中,打造以优秀家风文化涵育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平台。
构建家庭教育、家风培育的社区支持体系才能形成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走出“象牙塔”,才能在群众日常生活中打上印记。教育部门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推动建立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家风建设指导服务。通过组织开展讲堂、报告会、文化长廊、文化展演等活动载体,让优秀家风文化进社区、进家庭。
以优秀家风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社会媒介、新闻媒体主阵地的作用,努力挖掘家风背后的故事,重点打造一批具有现代化气息、能够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家风文化节目和网站,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引导。
家风聚为民风,民风汇成国风。家庭、学校、社会、媒体共同协作,形成合力,就能构建以家风文化渗透、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N].人民日报,2015-02-18.
[2] 陆树程,郁蓓蓓.家风传承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4-20.
[3] 左宗棠家书[M].许啸天,句读.胡翼云,校阅.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 陈延斌.论传统家训文化与我国家庭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1996(5):25-28.
[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 曾国藩家书[M].赵焕祯,校注.武汉:崇文书局,2007.
[7] 徐少锦,陈延斌,等.中国历代家训大全(上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8] 孙奇逢.孝友堂家规 恒产琐言 孝友党家训 聪训斋语 蒋氏家训 德星堂家训[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
[9] 颜之推.颜氏家训[M].易孟醇,夏光弘,注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
[10]翟博.中国家训经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11]郑板桥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2]曾国藩全集·书信[M].长沙:岳麓书社,1991.
[13]高攀龙.高子遗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4]论语·为政[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5]张英.聪训斋语[M].江煜坤,林羲烈,评注.台北:中央日报出版社,1994.
[16]吴言生,翟博.中国历代家训集锦[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