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耦合互动研究
2016-02-12徐玉生
徐玉生,张 彬
(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214122)
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当前,在治理空间区域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关系复杂化的背景下,如何基于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之间的耦合互动,构建全覆盖、开放性、资源整合功能强的区域化党建,重构社会基层治理体系、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实现区域主体合作共治,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耦合互动是时代的要求
耦合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这一概念被用于其他领域,如在心理学中,把群体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称之为耦合效应。基于此,本文的耦合互动是指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彼此影响从而联合起来产生增力的现象。随着社会变迁,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越发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耦合效应不断增强,“增力”不断产生。
1.1 时代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共同要求
改革开放前,中国基层社会是典型的“单位社会”。这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点是个人归属特定单位,“单位”是社会的细胞。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位社会”逐步解体,社会空间不断得到释放,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形成,流动性特征明显的“社会人”大量涌现,社会活动空间由较为封闭的单位扩展至开放性较强的社区。中国基层社会的这一变化,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城乡治理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从基层党组织建设来看,一方面,长期以来建立在“单位社会”基础上的封闭式党建已经难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全覆盖。另一方面,社会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资源配置逐步从集中走向分散,党组织分配资源的地位和能力减弱。
“单位社会”的解体也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此对应,城乡治理的地理空间逐渐突破原有的行政边界,并不断进行分化、整合。就城市基层治理而言,一方面,城市治理的空间范围由过去居委会这一单位化的范围,逐步向社区管委会这一区域化的范围转变。另一方面,治理的空间形态也从原来以行政单位为主,逐步向包括社区、功能区块、商业区块、集中安置区块等在内的多形态空间转变。治理空间的变化带来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及治理关系的复杂化,这种变化既需要多元社会个体的自我调整,也需要与社会空间有着直接关联的基层党组织不断调整。因此,在治理空间区域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关系复杂化的背景下,融合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社会管理,是时代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共同要求。
1.2 有效的社会治理能密切党群关系、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传统的内循环式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一些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1]4就是明证。而有效的社会治理能化解社会问题、密切党群关系、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因此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加以关联,实现耦合互动。
1.2.1 有效的社会治理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拓宽了群众利益表达的途径,规范利益表达方式。通过构建人民群众诉求反映机制、利益矛盾调节机制和社会服务机制,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增强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加深了党与人民的鱼水深情。从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就是要改变重事后处置、轻源头管理的思想,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改变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纪律等手段的思想,树立依法管理的理念;改变重管理防范、轻服务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等[2]130-131。
1.2.2 有效的社会治理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一是创新社会治理有助于基层党组织提升服务群众、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社会治理要解决的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基层党组织在主动承担社会管理职能时,党员干部、普通党员以及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都要参与社会治理,在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增强党对一般群众的吸引力。二是创新社会治理强调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有助于维持社会和谐,而稳定的社会秩序和不断改善的幸福生活必然会增强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信心。
1.3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能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基层社会的政治核心,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者,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提高。首先,基层党组织具有强大的组织凝聚力和利益协调能力。党的基层组织能够调动多方面的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持续强大的社会参与动力,反映民意、缓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秩序和稳定。其次,基层党组织能给社会治理提供所需的人才。基层党组织把基层优秀的群众选拔到组织中,通过培训、教育,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社会管理技能,从而发挥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领导、示范作用,带动和指导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保障社会治理创新的持续推进。再次,基层党组织是联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桥梁。通过这一桥梁,社会公众作为被管理者可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愿望,而作为基层管理者的党员干部通过执行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关切被管理者的利益和愿望。最后,基层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领导者。当前各类社会组织逐渐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当前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呈几何级增长,性质差异很大,只有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协调发展,才能确保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相一致。
2 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耦合互动的现实表征
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的耦合互动,实质是政党与社会的调适过程,基础在于两者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从而在目标、对象和抓手等现实表征上产生耦合效应:党的领导是社会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而有效的社会治理可以表达社会诉求、释放社会压力、排解社会情绪、消解社会冲突,从而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础。
2.1 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在工作内容、工作主体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具有关联性
首先,工作内容一致。社会治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公共事务,包括社会经济生活领域、社会公益事业领域、公共安全领域。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哪里有群众的诉求,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在行动。其次,工作主体重合。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不仅包括党的各级组织、政府,而且涵盖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组织、团体、机构、企业和个人;党的基层组织实现了全覆盖,参与到各种社会单元中,覆盖社会治理的各个主体,并充分发挥作为社会治理领导者的作用。协调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再次,工作方式互补。社会治理对社会公众而言是“外化”的工作方式,强调对公众的服务和管理,着眼于公众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权力运行,起到表达社会诉求、释放社会压力、排解社会情绪、消解社会冲突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建设则是一种“内化”的工作方式,强调党员在各个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自身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自身内在的追求规范言行。
2.2 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在目标、对象和抓手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在目标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相耦合,都是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回应。“凡达到目前和预料到的高水平政治安定的发展中国家,莫不至少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3]341中国共产党始终以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为己任,紧密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和改善自身建设,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艰苦奋斗。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是党治国理政理念在社会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意味着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要向市场放权,也要向社会放权。不仅要解放生产力,也要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正是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回应。
在对象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相耦合,都是服务于社会基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中最直接、最基本、最关键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1]。创新社会治理不仅要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更需要引导、鼓励和支持非政府组织等参与社会治理,所有这一切工作的基础都是社会基层。可以说,创新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列宁说:“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4]109党的基层组织应着力构建“党组织-党员-群众”互动的工作运行机制,而且只有当“党组织-党员-群众”之间的互动转化成开放式的系统,群众的利益诉求才能到达党组织内部,党组织才能依据群众的需求决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而这种互动也完善了社会治理的组织格局。
在抓手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相耦合,都是着眼于改善民生。服务民生是党的建设中永恒的主题,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始终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为人民办实事。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之中,通过走访等方式搭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互动的平台,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心声,改善民生,保障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有效表达和实现。对社会治理而言,也要着眼于改善民生。社会治理涉及社会公共事务,始终与民生紧密相连,应“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5]。
3 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耦合互动的推进路径
切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的耦合互动,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需要从强化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以区域化党建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以及移植社会治理技术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推进。
3.1 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
社会治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事务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党在宏观层面的统领和微观层面的指导,以准确把握创新社会治理的政治方向。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整合中心”角色和战斗堡垒作用,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要始终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对社会治理的领导作用,在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社会基层分化加剧的复杂背景下,应根据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建立专门的功能性网格党组织,借助丰富的基层党组织架构,在党的领导下把社会治理延伸到公共事务领域的末梢。同时,基层党组织和各级政府应积极树立“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
首先,积极引导社会主体进行自主治理。通过尊重并赋予各类社会组织相应权力,推动各类社会主体进行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整、自我修复等。同时,借助各类社会组织源自群众、身处基层、贴近公众的天然优势,更好地发挥其在传达社情民意、表达利益诉求、扩大群众参与、形成有序参与等方面的功效。其次,促进社会主体参与服务供给。一方面通过健全社会组织投入体制并改革不适宜于社会组织成长的制度,培育壮大社会组织力量。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把社会组织纳入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和供给体系之中,“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7],从而统筹协调多方面的社会资源,提供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的公共服务。此外,还应通过健全社会力量引导机制等,营造公益性、志愿性服务力量发展的健康环境。最后,支持多元社会主体协同开展管理。在党组织领导、政府引导、专业化社会工作者操作、社会力量参与、法治保障、公众监督的原则下,健全社会治理领域的各种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以及权益保障机制等,保障多元社会主体协同管理的常态化、持久性运行。
3.2 以区域化党建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面对日益变革的基层社会环境,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实现基层党组织的转型升级是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区域化党建作为当前基层党建生态环境快速转换背景下的重要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以组织设置形式的创新为基础,推进内容创新和机制创新,强调互动共商,倡导自主管理,变基层党建的内循环为内外一体化循环。区域化党建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服务功能和统筹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能够极大地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3.2.1 区域化党建的整合功能。一是基层党组织整合。将基层党组织从相互隔离转化为相互协调与融合,实现城市基层党组织结构的整合。二是社会整合。整合党组织内部体系及构建党组织运行机制,破解基层党组织悬浮化难题以及基层社会碎片化困境。三是基层行政整合。构建基层区域化党建体制及协同机制,使基层党建与管理有机融合、良性互动,推进基层政党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协作化。
3.2.2 区域化党建的服务功能。伴随社会活动主体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传统的命令、灌输式的工作方式已经难以被广大党员、群众所接受,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转变理念,通过发挥服务功能凝神聚力。区域化大党建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寓党的领导、管理于服务之中,是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有助于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关系。
3.2.3 区域化党建的统筹功能。伴随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分配机制的多元化以及资源获取可替代性的发展,以往有着垄断资源控制优势的党组织资源面临挑战,尤其是在非权力依托型的“两新”党组织中更为突出。区域化大党建通过党员统一管理、资金统一调配、阵地统一使用,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对资源配置、激活和优化的作用,实现了区域内各类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了党建资源利用率,能够全面推进和整体提升基层党建工作。
区域化党建能够带动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已经得到实践的证明。例如,江苏省无锡市“中山路大党建”,以中山路区域大党建为纽带,将区域内各类党组织、驻区单位有效凝聚、整合发动,党组织引领、各类组织共建共享格局不断巩固,区域资源应用效益和服务整合能力明显提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热心公益、规范秩序、热情服务、美化环境已内化为区域各行各业、各类组织的自觉行动。
3.3 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
恩格斯曾经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管理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社会职能时才延续下去。当前,推进和创新社会治理执行社会管理职能,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安全的必然选择。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变动引发诸多社会共生性矛盾。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成就斐然,但社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阶层之间利益统筹的难度持续增大,生态问题、征地拆迁、食品安全等社会共生性矛盾层出不穷。其次,社会结构变动催生归属感减弱。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重新聚集、分配,“单位人”逐渐向“社会人”发展,原先由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步被剥离出去,原有的单位归属感逐渐丧失。最后,文化结构变动诱发社会认同感减弱。社会转型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部分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出现社会诚信危机。
上述种种问题表明,不同社会群体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过去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执行社会管理职能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方法。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社会治理,才能有效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冲突和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实现各类主体良性互动,建立起社会各阶层的“伙伴关系”,坚定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执政的认同和信心。
3.4 移植社会治理理念和技术于基层党组织建设之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技术移植于基层党组织建设之中,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的耦合互动中提升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从而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本固基的任务。
3.4.1 融合社会治理理念,实施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一是把党建按项目来抓,树立“效益党建”理念,追求党建工作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二是用管理思维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行集约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建立目标激励机制,调动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作为、创造条件,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三是把党建作为一种特殊生产力,与企业发展拧成一股绳,将政策研究、文化建设、人才发展、社会责任等纳入企业文化的塑造中,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4.2 加强治理技术在党建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治理技术是治理过程中运用到的工具、方法和行动方案的统称,优良的治理技术可以提升治理能力,也能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活力。治理技术体现了直接、干脆的工具理性,对于解决现实治理过程中的问题有特别的功用和效能。例如,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利用网络建构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江苏省红豆集团坚持把党的建设和企业经营管理融为一体,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引入企业党建工作中,同时依托党建推动企业创新、增强企业活力、维护企业和谐,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党旗引领民营企业科学发展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之路。
3.4.3 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的耦合互动,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硬件”不硬的问题。例如,在城市社区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服务站建设。在农村推进办公活动场所建设,与社区活动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合体。在为群众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同时,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活动场所,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新平台,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硬件”不硬的困扰,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耦合互动的“增力”效应。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 周红云.社会治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3]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