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借鉴:中西方体育文化融合下的现代大学体育
2016-02-12约翰5夸伊
蒋 菠,黄 巾,约翰5夸伊
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传承
1.1 强身与表演: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基本功能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内外合一、形神合一和身心合一,以静养心,以动养形,动静结合,修身养性,以“健”和“寿”为终极目标。由此,古代的养生已认识到了导引行气,五禽戏、天竺按摩法、熊经鸟申、小劳术、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其本质属性都是“为寿而已”,“亦已除疾,身体轻便”,“每日依次三遍者,一月后,百病除”,“详推此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1]。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的宝贵的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方法,是人类的自养其生之道。孔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养生家。他认为:“仁者寿”,“大德必大寿”,加强品德修养是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其中,他在《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把“戒色、戒斗、戒贪”视为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养生重点。
另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还具有竞技表演性、游戏娱乐性、艺术观赏性和趣味性等综合运动特征。在舞蹈方面,如苗族的“芦笙舞”,舞者在表演中一边吹,一边做快速旋转、矮步、翻滚、倒立等技巧动作,没有一定的训练基础是难以完成的;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跪、蹲交替,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竿的分合与高低变化灵巧地跳跃其间,展现各种优美的姿势;还有傣族的刀舞、棍舞、孔雀舞;哈尼族的竹筒舞;壮族的铜鼓舞等,都体现了舞蹈与体育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是一种增强体质的体育活动。这些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这些人文精神中所展示的造型美、体态美、节奏美、和谐美都是中华民族气质、力量、情操的象征。
1.2 礼让与平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价值取向
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中国人逐渐形成了注重节制、追求和谐的文化性格。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中国哲学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希腊及现代欧洲,专注于人与物的关系”。[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以“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为指导。儒家以“礼”“仁”双元统一结构为核心建立体系。儒家文化是一种以伦理性为特色的中国文化,儒家始终是围绕着伦理这个核心来构筑其价值体系的。儒家思想的“中庸”处事原则和价值标准成为了中国人的做人准则。它要求人们的思想行为要以“适中和守常”为基本点,要以“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与欲望为处事标准,要反对执着偏极的极端片面性,达到处事通达圆融的目的”[3]。这便是中庸的核心思想。在道家思想中,提倡“守雌、处下、不争、无为”的中道观,这对国人文化品位的养成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也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更多地强调整体的和谐统一性,淡化了体育的竞技性、争夺性。
古代的中国非常注重情感伦理,也非常尊崇道德观念。这种观念在体育运动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规范人们的体育行为、平和体育气氛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孟子认为,义比生命更可贵,是值得以生命换取的,因此他提倡,人要有“大丈夫”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节义观念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有了更加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出以宽厚、礼让、平和为特征的伦理化价值取向。总之,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观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的本身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优势在于对道德的极度重视,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竞技精神。中华传统体育需要走向世界,但并不是一马平川,更不能设想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全面的世界化,因为这个问题说到底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体育问题,而是一个根本性的文化观念问题,中华武术艰难的申奥历程就是很好的例证。
2 西方体育文化特征探析
就西方而言,体育文化演化按照不同的时代文化主题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模式:第一是古希腊时期。人从宗教神话即对自然本质的探索中转向认识人自己。人成为衡量万物的尺度。思想家以朴素的情感开辟了对人的世界的认识,社会文化的人文精神表现为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体育则被作为人文学科列入公民教育的范畴。第二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中表现出来有别于古希腊时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此时期的体育以反对神性,倡导世俗生活和科学精神为旗帜。第三是西方的现代体育,它强调人的非理性作用,抵制科学理性主义对人性的窒息,从而弘扬人性,以非理性主义的方式来纠正人性发展过程中的错误,全面维护人的身心健康权利。西方体育代表了西方人文体系。它在维护人的健康生存权方面特别注重健康方法与手段,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人的健康生存权。
然而,西方体育文化受到西方海洋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对现实利益的积极向往,追求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努力获取个人的最大利益。与农耕文化影响下的稳定、无争的中国传统体育有所差异。在此基础上,使得西方社会很早便形成了个人本位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处事原则。他们非常崇拜力量的爆发与强烈的竞争,特别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形成一种以新教伦理为核心,综合运用科学实验、解剖学、生理学、现代医学等,注重力量与速度之美,重外在形体美,重视对人生命的展现的“物理体育”[4]。因此,西方人普遍推崇健美强壮的体魄和灵巧矫健的运动,并愿意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
2.1 个人为中心:西方体育文化之社会本位
古希腊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发源地。由于三面环海,耕地较少的地理局限,古希腊人的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他们在向大自然挑战的过程中,并逐步养成心胸开阔、勇于开拓、敢于进取的注重竞争的民族性格。同时,希腊社会的世俗化和人格化,使古希腊人独有的人体审美意识、娱乐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即从个人原则和人格意识出发而形成的体育风尚,建构了以个性的发展、个人生命力的展现为主体的西方体育,并在西方社会世代传承和发展。
至中世纪,由于西方社会神权凌驾于王权,一切都被宗教和教会所支配,从根本上已被否定了人的世俗价值,由此,体育被禁止。只有骑士体育和游侠体育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唯一形式被保存下来。直到宗教的改革发展被近代文艺复兴运动推动后,才确认了“灵魂与肉体统一”的辩证关系,为体育的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打开了现代体育的时代大门。新兴资产阶级更加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西方体育文化中的个人或者自我是独立的,是与他人相分离的,具有个人精神的个体。这种以个人人格为主体的社会大力倡导个人奋斗,使“个人主义”成为一种人生哲学和价值标准,是西方体育文化中的一种主导精神。“利己”性是西方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冒险、张扬、自由、竞争、平等”是一种典型的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的做人处事原则。因此,在西方价值观中以“竞争为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信条与德性[5]从而确立。
以个体为中心的西方体育文化便在这样的理念下由此而生。在比赛中,他们的参赛动机与原则几乎都是代表个人而参加,参与各种体育赛事活动纯粹地出于个人的意愿,尊重自我的兴趣爱好,特别在一些世界性的大赛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从事体育竞赛坚持的是个人权利,尊重裁判与规则,重视契约关系。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充分肯定个人奋斗目标与个人价值的实现,将个人英雄主义推向极致。
2.2 多元化文化:西方体育文化之发展模式
以海洋贸易为主的商品市场经济一直以来都是西方体育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互通有无,最大利益化以及开放性和外向性的特点是西方商品经济的核心。西方人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在这种人文背景与经济基础的特殊性下所铸成,再加之傍海而居变化无常的气候与恶劣的生存条件促成了他们敢冒风险和顽强抵抗的个性。他们奋发图强、敢于拼搏、努力开拓对外的生存资源,倡导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体竞争与自由”, 他们的生命潜能和智慧在这种拼搏进取中得以充分发挥。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它的文化具有多元性与分散性,呈发散性,使得民族的划分也具有多样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充分证实了这一特征。
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民族、国家所产生的不同体育文化,在融入西方体育实践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受到排斥,相反还被很好地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同时,在人们选择运用这些体育运动项目时也体现出鲜明的“多元化”文化特点。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丰富多彩的各种游戏、娱乐项目汇集成了西方体育文化,相互间再经过不断的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西方体育的完整体系,并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令世人瞩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就是西方体育的多元化人文价值观对世界体育的巨大贡献。
3 生命科学新革命:中西方体育文化之博弈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现代体育并没有发展成为像西方那样以竞技、夺标为目的的体育,而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产生了与之吻合的防病、表演、娱乐为主的传统体育文化。要“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合神”,使“心、意、气、形、神”处于阴阳的相互平衡与相互和谐之中,并使人的整个身体与天地自然相融合,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这种独特的养身体育正是在传统文化中产生的,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又是相背而论的:一个是追求生命的延续;一个是追求生命的质量。这正是中西方体育文化不同的价值观所在。
如今,中国传统体育中强调“养生修性”、练养结合、动静平衡的体育思想,对西方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汲取营养。如: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主的西方体育观念“和平与友谊”“平等地公平地竞争”“体育为大众”“重在参与”等逐渐为传统体育所吸收。总之,以儒家、道家、佛家为核心的传统体育和以新教伦理、竞争、超越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是两股不同的文化源流。很显然,中西方体育也是必须带有各自核心文化的色彩和特征。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儒、道、佛家思想的熏陶下,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内敛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运动的巨大影响之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给自足体,而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湍流中迅速发展。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现代体育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格和体格的具体价值。中西方的体育文化冲撞、博弈与融合必然导致新一轮人体生命科学的革命,其最终结果必将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归宿。
4 传承与借鉴:中西体育文化融合下的大学体育
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形态各异的体育文化通过各种媒介对中国大学的体育发展与演化产生着巨大的感染力。不仅使中国大学体育极具韧性、惰性和保守性,而且还滋生了中国大学体育“重智育,轻体育”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缺乏对体育育人功能的认识,只突出了体育的政治功能,体育活动的群体性、技艺性和表演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但学生内在需求与身体文化、审美意识都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6]。其主要表现为:当前中国大学体育从形式、内容、组织体系等虽然相仿于西方,但大学体育仅掌握其形,而未继承其神。如:校级运动会目前在中国各大学中基本形成传统,但能正确认识校级运动会的价值和功能的学生及教师们只占极少数,严重影响到他们对校运会的重视程度和参与激情。此外,在当前中国大学体育课程中由于受中国传统体育缺乏系统科学的锻炼方法,缺乏专门化的比赛规则的影响,使得大学体育课程中长期以传统武术、娱乐、养生太极、健身气功等传统武术为主,中国其他传统体育项目很少纳入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由于中国古代体育活动几乎都从属于其他社会活动。因此,相关体育活动之间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体育课程因而也未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西方体育讲究竞争、追求效益,重契约规则。在这种背景影响下,西方的大学体育在训练的方法上注重对人体在运动中健美肌肉的训练,注重对人体外形的审美,强调身体的外在运动,提倡对人身体素质潜力的挖掘,从而提高人体竞技水平,使自己的精神充实而满足于其中。在运动方式的解剖上,重知行分析、讲究物理等力学原理,重视对人体结构的解剖和生理机能的探索,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验来追求最激烈的对抗和竞技。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支撑,有了明确的比赛规则和严格的场地器材要求。因此,大学体育竞技运动在西方国家开展得如火如荼,备受重视,也因此而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耶鲁大学是常春藤校盟诸校中校队最多的学校。诸所学校之间的体育竞赛是大学的大事,在竞赛中培养美国人引以为豪的竞争精神和团队精神。虽然学校不设置专门的体育必修课,但是80%以上的学生都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和比赛。学生在比赛中丰富自己大学课余文化生活,培养自我的团队协作与审美能力,以及公平竞争意识和顽强拼搏精神[7]。
我国的大学教育在看待大学体育价值观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倾斜性。不是偏重于大学体育的物质价值(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提高),就是偏重于精神价值(终身体育意识、审美鉴赏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的提高等),其区别主要在于各自学校的传统与理念。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十分注重大学体育在国家政治利益方面发挥的政治功能。清华的大学体育理念是秉承“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北京大学的大学体育秉承的是“科技与人相融,育体与育心并重”的理念[8]。美国的大学与之不同,他们两者兼顾,力图寻求物质和精神在发生碰撞时的最佳融合点,对大学体育发挥的综合价值更为关注。如:耶鲁大学在培养人的品质与人格时,兼顾了“发展身体力量、速度、柔韧、耐力”和“磨练意志与培养精神”两个功能,实现培养优质人才的目标[9];哈佛大学则将“个人荣誉”确定为大学体育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两个功能的一个“结合点”。这一“结合点”就是对哈佛大学学校荣誉的彰显。因此,哈佛大学认为只有为学校争得荣誉才是最重要的价值。
5 结语
中西体育文化价值观各自反映了不同民族与国家的社会文化心理价值取向[10]。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如:田径、篮球、排球、网球)在大学校园中长期占有主要阵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舞狮、舞龙、民族摔跤、民族舞蹈等)在大学却被排斥或忽略。这样的大学体育忽略了参与主体的民族文化心理价值观,使得大学体育的发展性、有效性与创新性受到质疑。中国传统体育虽然保守性很强,但也有创新性与融合性。所以,中国的大学体育在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与弘扬中国体育人文精神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借鉴西方的竞技体育精神和西方大学体育文化精华,将二者的文化结构和价值取向融汇在有机的结构体系中,建构新型中国大学体育观,以满足现代中国大学体育发展的趋势。
[1] 杨弢,姜付高.中西体育文化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 梁启超.儒家哲学[M].长沙:岳麓出版社,2010.
[3] 郑国华,熊晓正,王永.竞技运动何以能在西方产生——从中西体育文化历史比较的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1620~1622.
[4] 王京龙.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构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万发达,万发强.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的文化比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4):7~8.
[6] 张瑞林.新时期综合性大学体育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6):82~85.
[7] 姜志明,樊欣.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大学出版社,2010.
[8] 叶宏开,韦庆媛,冯茵.挺起胸来——清华大学百年体育回顾(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9] 池建.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10] 蒋菠.竞技走向健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D].重庆: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