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石家庄市“智慧社区”建设研究
2016-02-12曹雪彦郑保清
曹雪彦 郑保清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河北 石家庄 050051)
责任编辑:孙静
“互联网+”背景下石家庄市“智慧社区”建设研究
曹雪彦郑保清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河北石家庄050051)
[摘要]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智慧落地的触点。“互联网+”为“智慧社区”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通过智慧社区建设意义、良好建设基础以及存在现实问题的探讨,提出石家庄市智慧社区建设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互联网+;石家庄市;智慧社区;建设
国务院2015年7月4日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优势,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社区”建设已成为一种新的时代趋势。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大众广泛熟知,智慧社区建设也随着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悄然走进大众的视野,并被纳入很多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
一、智慧社区建设意义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具体表现,是数字化社区的升级版。一方面社区智慧化程度是一个城市智慧化水平的具体体现。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如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把社区及城市的各种资源有序的集约起来,建设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从而提高社区的管理水平、运营效率。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管理创新的不断推进,“智慧社区”成为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是“互联网+”背景下,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形态。智慧社区建设能为百姓带来真正的智慧生活体验,能为石家庄的转型升级、绿色崛起带来新的动力,进而成为建设幸福石家庄的助推器。
二、石家庄市智慧社区建设的良好基础与条件
(一)国家级“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为“智慧社区”建设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石家庄而言,“智慧城市”建设是石家庄市“十三五”规划重要建设内容之一。而且早在2013年,石家庄市已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目前,石家庄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二)信息化建设资金重点投入为“智慧社区”建设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近两年,石家庄市本级财政投入2亿元左右资金用于400项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务部门信息化水平。今年,石家庄市正着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目标是建成2个成熟的智慧社区应用示范点,力争示范点的居住家庭总数的60%接入智慧社区服务与应用。
(三)实力派科技创新型企业积极加盟,为“智慧社区”建设试点保驾护航
政府参与、推动有实力的科技创新性企业投入并搭建“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基于三网融合的“智慧社区”建设新模式。此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家庭智能安防、紧急一键呼叫、社区健康保健等一站式获取服务,实现居民家庭视频在线,水浸、烟感等及时报警处置以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等,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体验,从而提升社区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石家庄市智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安全”是关键问题
以大数据为特征的数据库是智慧社区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而其中包含很多社区居民的个人隐私信息,存在网络安全隐患。必须从技术和法律层面做到安全防护。
(二)“信息孤岛”是难点问题
由于城市各部门使用的信息系统接入端口不同,“信息孤岛”现象仍是许多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因此,要尽快解决“信息孤岛”现象,实现无缝的互联和互通。
(三)“支持与参与”是重要问题
当前,许多社区成员,包括社区居民、居委会与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对智慧社区建设项目的关注、支持及参与程度不高。一些民间智慧社区项目的推广与应用常常因为得不到相应的支持而难以进行。
四、石家庄市智慧社区建设重点
智慧社区是行政管理服务和群众性自治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我们紧紧围绕民生难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将社区物业、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网络通信等整合到一个信息系统之中,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利的社区环境。
(一)智慧社区管理
智慧社区管理应着重于建设一个集日常管理、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应急联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应急平台,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生活、服务的网络化、智能化,构建现代社区治理新模式,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效率。比如,小区物业或社区居委会的公告或通知可通过“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告知社区居民。居民的问题,也可及时发送到物业或应急中心,实现实时解决。
(二)智慧养老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为10.5%。“根据国际通则,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因此,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已为不争的现实。“智慧养老”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云技术、物联网技术和融合通信技术应用于居家养老平台,为老年人建立动态信息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全天候快捷、高效及智能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其本质是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及各类传感器,远程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生活情况以及充当老人的“隐形伴侣”。根据老年人养老需求,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有机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内容涵盖健康监测、突发事件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比如,通过随身携带的多功能监测仪,不仅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而且还可以精准定位,了解他们的活动轨迹,防止老年人走失,如果摔倒后也可及时得到救助。
(三)智慧家居
智能家居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设施连接在一起,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居生活的管理系统。智慧家居最本质的目标是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便利、舒适、高效,并且环保节能的生活环境。智慧家居切实解决百姓实际需求,实现“人在外,家在口袋”的实用、易用和人性化体验。比如:通过手机,出门在外打开安全防盗报警系统来守卫家居安全;远程控制水、电、煤气开关;另外,还可以远程打开家中空调、电饭煲和热水器等,使居民享受到轻松、便捷、愉悦的高品质生活。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智慧落地的触点,是城市管理、政务服务和市场服务的载体。智慧社区建设涉及到IT架构、互联网、物联网,甚至虚拟现实等很多技术,不能一蹴而就。要结合市民的需要,可持续的跟进,不断增添智慧模块,并通过大数据做进一步创新。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智慧社区建设必将给社区百姓带来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
参考文献:
[1]赵勇,张浩,吴玉玲,刘洋.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居民公共服务需求研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4):473-481.
[2]王璐,吴宇迪,李云波.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对比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5):34-37.
[3]吴胜武.关于智慧社区建设的若干思考[J].三江论坛,2013,(3):6-9.
责任编辑:孙静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16)07-0045-0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度石家庄市党校系统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曹雪彦(1977-),女,河北平山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研究;郑保清(1975-),男,河北邯郸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公务员能力建设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