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却月壶”的文化脉络

2016-02-12吕卫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7期
关键词:井栏器形宜兴

吕卫芳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浅述“却月壶”的文化脉络

吕卫芳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却月壶其款式为曼生所创,壶身似圆月,唯底部尚缺,收足凌空,两角点地,如穹横。在功能上置于平稳,三弯嘴,曲折上扬,把圈略耸而环,呼之对应,壶顶圆腰嵌盖,与整体融切。钮为半圈,与壶身相仿,钮中空以补壶之实,虚实映照,互有呼应,使之不失灵动。

却月壶;器形;神韵

由于曼生壶在紫砂壶的发展史上非常有名,是收藏爱好者们重点搜求的目标,所以,曼生壶到底有多少种壶式,也是一直令人关注的话题。曼生壶是清代嘉庆年间出现的一类有文人情趣的紫砂壶式;由文人陈曼生和一群懂书画、金石的幕僚设计,制壶高手杨彭年兄妹制作,器形设计中寄寓了文人的巧思和雅趣,并利用壶铭的艺术联想予以强化,还根据壶形,分别采用不同的泥质,做出天青、黯肝、朱砂、梨皮、调砂、团泥等颜色肌理。

曼生壶器形简洁凝重,壶式以几何形为主,可分为四类:一类是借鉴古代铜器、汉瓦为壶形,如借鉴铜镜器形的“镜瓦等。借鉴铜水吊形的“石桃壶”,借鉴汉砖汉瓦而设计的“飞鸿延年壶”、“半瓦壶”、“砖方壶”等;第二类是借鉴生活用器为壶形,如“合斗壶”、“柱础壶”、“井栏壶”、“箬笠壶”、“钿合壶”、“合欢壶”等。第三类是壶形仿动植物形态,如“匏瓜壶”、“葫芦壶”、“圆珠壶”、“天鸡壶”等。第四类是按照器用功能设计壶形,如“古春壶”、“吉直壶”、“春胜壶”等。重实用功能是曼生壶的一大特点,不管器形为何式,都可用于沏茶,并且茶壶的容量大小、高矮尽度、嘴把配置都十分讲究。

曼生壶的每一款壶式及壶铭都有一定的寓意,壶铭辞义既切茶,又切茶,还有一定的哲理。如台笠壶“笠荫喝,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既切壶形,又切茶。瓢壶铭“不肥而坚,是以永年”,是切壶的,半球壶铭“梅雪枝头活火煎,山人兮乎仙”,是切茶的;井栏壶铭“止流水以怡心”,是切水的。

却月壶其款式为曼生所创,壶身似圆月,唯底部尚缺,收足凌空,两角点地。在功能上置放平稳,三弯嘴,曲折上扬,把圈略耸而环,呼之对应,壶顶圆腰嵌盖,与整体融切。钮为半圈,与壶身相仿,钮中空以补壶之实,虚实映照,互有呼应,使之不失灵动。壶身以堆泥手法绘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图现江山远眺,渔舟唱晚之景,有明月初生之生动。整壶形制蓄意深远,拙而空,沉而巧,紫砂泥深艳黑泥浓郁,对比鲜明却相得益彰,大方古朴,实为佳器。而说起却月壶还有一段典故。

酷爱紫砂壶的陈曼生乃文人才子,自古文人多风流,身居地方官,无奈风月,遂寄情于古典文学,尤好两情相悦之典故,为官二年,十五之夜,闲暇之余,夜读《水浒》,不禁为师师与燕青之情所动,唏嘘间,挥毫留师师赠燕青之古诗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于书桌,以已为燕青,默诵数遍,有如身临其境,其情,不禁暗然伤神,临窗抬头,满月如轮,挂于天际,浮想联翩,一日之隔,满月则亏,有如人生,患得患失,遂手绘一满月壶,观之却竖置不能立,横置不优雅,乃弃之,再看诗词,“月有阴晴曼生不觉已是泪挂两颊,为己?为壶?为师师?不得而知,而又一经典紫砂壶式,却已然成形。

在一件紫砂作品中,艺术的灵感和魅力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它将会沦为一件普通的器具。在今天,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了紫砂壶的艺术性,越来越注重这种艺术性,不得不说,这是紫砂成功迈进艺术领域的一个欣喜现象。同时,时代也促使我们肩负着历史使命,推进发展紫砂艺术。

[1]《紫壶黛墨》 叶荣枝 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年版

猜你喜欢

井栏器形宜兴
论“牛盖井栏壶”的经典特征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论紫砂壶“嵌线井栏”的艺术审美
漫谈紫砂壶《六方井栏》的文化意蕴
浅论北宋汝窑瓷器的风格特征与审美价值
圆桌
《如意井栏壶》创作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