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瓷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与交流

2016-02-11

陶瓷 2016年3期
关键词:陶瓷



陶瓷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与交流

(续上期)

第二节陶瓷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1陶瓷技术输出与国外建厂

唐代以来,中国瓷器大量运销到世界各国,制瓷技术也影响到许多国家,尤以对邻近国家的影响最为显著,如,东北邻邦的朝鲜、南方的越南、泰国等。中国文化传至日本,开始以朝鲜为桥粱,至隋、唐时代,日本始有施釉之陶器。日本学习中国制瓷方法,自己烧造瓷器始于南宋时期。

埃及是最早仿造中国瓷器的西方国家。在法特米王朝(969~1171年,相当于我国宋代)就开始仿造宋瓷。西亚各国的制陶技术都源出埃及,但以后因受中国瓷器的影响,又都仿制中国瓷器。伊拉克、波斯、叙利亚、土耳其等国都仿烧出瓷器。

阿拉伯人把烧瓷技术首先带入欧洲的西班牙,之后在15世纪又把制瓷方法传播到意大利,为欧洲的制瓷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后来,意大利人把制瓷方法传遍欧洲各国,包括荷兰、法国、德国、奥地利、英国等地。德国陶瓷的制造原取法于罗马,开始只烧造各种陶器。1708年德国人研制成功硬质瓷,这是西洋仿造中国瓷器最先完全成功的案例。1710年,设窑于德累斯顿附近的迈森(Meissen)专造白瓷,出品尤佳。之后,欧洲各国相继成功地烧造出硬质瓷,从而渐渐减少了对中国瓷器的依赖。

中国瓷器及其烧造技术在全世界的传播,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实施了些对外援助项目。在老挝、越南、阿尔及利亚等国援助建设了日用陶瓷工厂。

1965~1970年,云南省代表我国政府,援建老挝两座年产50万件日用陶器厂和越南两座年产300万件日用瓷厂。

1972年6月,中国援建阿尔及利亚的盖尔马陶瓷厂投产。燃料采用当地生产的石油制品。燃油技术的开发应用,不仅降低了该厂的生产成本、增进了两国的友谊,而且也促进了中国陶瓷窑炉在油烧技术方面的进步,为即将到来的烧油时代作了技术准备。

2引进现代陶瓷生产技术及成套装备

1923年,唐山启新磁厂从德国引进陶瓷生产用设备,如球磨机、泥浆泵、磁选机、电磁压机等设备,成为中国第一家使用陶瓷进口设备的陶瓷工厂,开启了我国陶瓷生产机械化的新纪元。

1949年以后,为了建成我国的陶瓷工业体系,由国家组织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的陶瓷生产新技术。在电瓷行业引进了西安高压电瓷厂,在日用陶瓷行业引进了景德镇瓷厂,对推动这些行业的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1979年后,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掀起了大规模的、持续了大约10年的现代技术、装备引进狂潮,并且有许多合资或独资公司、企业进入中国。之后,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使我国成为建筑卫生陶瓷及其生产装备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

2.1引进西安高压电瓷厂

1953年,根据中苏两国政府协议,由前苏联援建的中南高压电瓷厂及东北电工十厂的避雷器车间,在湖南湘潭成立高压电瓷厂筹建处。为配合西安“电工城”建设,1954年2项援建项目合并迁移,成立西安高压电瓷厂筹建处,1958年投入试生产,1960年全部建成,成为我国电瓷行业五大生产基地之一。该厂属综合性瓷绝缘子生产企业,生产品种包括线路瓷绝缘子、电站电器瓷绝缘子、套管等。自1978年以来,先后引进了美国贝克莱窑炉公司的等温高速喷嘴抽屉窑、瑞典lFÖ公司的等静压成形制造技术及关键制造设备、德国ф750立式练泥机,棒形、瓷套成形全面采用数控修坯机,所有窑炉均为全自动天然气窑炉。拥有全国最大的等静压瓷套生产线,可一次成形高2.5 m、直径0.8 m的整体瓷套,可生产百万伏的棒形绝缘子和各类电器瓷套,拥有技术先进的高压试验站。

2001年9月,西安高压电瓷厂于以“债转股”的方式改制并更名为西安西电高压电瓷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西电集团公司。产品全部采用国家标准和IEC标准,是我国超(特)高压输配电设备配套用电瓷绝缘子产品生产、研制的主要基地,是国内有影响力的电瓷绝缘子专业生产公司。

“十一五”期间,西安西电高压电瓷有限责任公司加快了超(特)高压等高新技术电瓷绝缘子产品的开发力度,重点开发了一批交流1 100 kV、直流±500~±800 kV等高端产品,并使交流500 kV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这些产品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多年来,西安西电高压电瓷有限责任公司为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为二滩、小浪底、泰山核电站、三峡送出工程,以及国家重点示范工程青海官厅——兰州东750 kV变电站、国内第一条1 100 kV交流输变电工程——晋东南-南阳-靳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等,多项国家重点输变电工程提供了大量产品,并为国内秦山、岭奥、连云港核电工程及出口巴基斯坦核电工程提供了高性能电瓷绝缘子产品。产品出口包括北美、欧洲在内的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2引进景德镇瓷厂

1955年5月,中共景德镇市委召开临时会议,研究了景德镇瓷业兴建隧道窑的问题,有人提议采用捷克式的隧道窑,并由捷克包建。会议同意这一意见,并确定正式行文报省与中央,待上级批准后实施。1958年,开始筹建由捷克援建的景德镇瓷厂。1959年10月,建厂设计方案通过审查。1960年开始动工,但由于种种原田,施工进展缓慢,直到1965年,由捷克设计的3条现代化煤气隧道窑才由武汉第一冶金窑炉建筑公司建成。1966年11月通过验收。1969年10月,景德镇瓷厂撒销,厂址用于从东北迁来的、现昌河直升机公司的建设,部分大型设备迁入后来兴建的华风瓷厂。景德镇瓷厂的设计规模当时是远东最大的,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未能全部投产、正常运转,但它的许多设计理念及新技术、新装备,还是让处于从手工业作坊式生产正在向机械化、现代化陶瓷工业转变中的国人大开眼界,对于中国陶瓷工业的日后发展还是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和作用。特别是现代化煤气隧道窑是国内日用陶瓷行业的第一条用气体燃料烧成日用瓷隧道窑。它对于我国陶瓷窑炉的现代化和热工技术的进步更是有不同寻常的作用和意义。

2.3引进建筑卫生陶瓷生产技术与装备

1983年,广东佛山市石湾利华装饰砖厂引进年产30万m2一次烧成彩釉砖生产线投产,这是国内第一条墙地砖全线引进线。从1984年开始,在短短的3年内,全国引进的生产线达60多条,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逐渐步入了大规模引进生产线高潮,并迎来了大型国企为主导的蓬勃发展局面。

我国建筑陶瓷行业技术装备的开发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和单机、国产化、自主创新、产业化几个阶段,历经20年才基本完成的。到2010年中国建筑陶瓷工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基本达到国外同行的先进水平。

这一时期,特划值得记述的是建设年产70万m2彩釉陶瓷墙地砖国产化示范线和YP600型液压自动压砖机的研制。

在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陶瓷墙地砖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引进单机制造技术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计委的要求,将消化吸收后制造的单机和国内设备配套组成“年产70万m2彩釉陶瓷墙地砖国产化示范线”。受原国家建材局委托,中伦建筑陶瓷技术装备(联合)公司为重点攻关、开发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工程技术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为自贡建筑陶瓷总厂。

从1987年11月起,完成了对外技术谈判、引进意大利装备制造技术的合同签约、意方的技术资料交付、国内技术转化、国外设计及制造技术培训、生产图纸意方专家确认和交付生产制造厂制造、零部件及关键部件的质量控制、意方专家对制造部件确认,并在意方专家指导下完成单机组装以及出厂前性能考核等工作。“示范线”采用了大吨位球磨机、喷雾干燥制粉、全自动压机、辊道输送嚣、快速干燥器、多功能施釉线、装/卸载机、一次低温快烧辊道窑烧成等先进工艺和设备,其中施釉线、装/卸载机、带窑下干燥器的辊道窑在技术上有所创新,生产线的工艺技术达到了国外20世纪80年代同类生产线的水平。“示范线”以国产设备取代进口设备,全线国产化率达80%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工艺和设备对陶瓷墙地砖厂老厂改造和新厂建设具有示范作用。这是在现代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进程中跨出的一大步。

1989年,由原国家建材局科技司牵头立项、咸阳陶瓷设计研究院和华南工学院联合设计、石湾陶瓷机械厂制造的YP600全自动液压压砖机的研制成功,突破外国的垄断和制约,后来陆续研制了1 000 t、1 680 t、3 200 t、4 280 t、5 000 t、7 800 t自动压砖机。

2.4外资、合资企业的建设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外资、合资企业在用地、税收、设备进口等方面给予相当的优惠政策,而且市场上合资企业的产品备受青睐,因此,各种各样“合资”风潮.由南而北,从广东、福建、上海周边、山东乃至各陶瓷产区蜂拥而起。外资、合资企业的进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而且带来了许多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验,更加带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最早进入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业的是美国标准公司。1984年中美合资的华美洁具有限公司成立于广东清远,1987年投产。

继美标之后有众多的合资及外资企业跟进,如中国中美合资的中华陶瓷公司1988年在福建投产;中美合资的太平洋陶瓷公司1990年在上海投产;1992年内地与台湾合资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在杭州余杭成立,2007年台资撤股,遂成为内地独资企业;中英合资的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在1993年在上海成立;台湾亚细亚瓷砖,1993年进入中国内地在上海成立上海福祥陶瓷有限公司,2008年完成股权重组,成为内地独资企业——亚细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1993年台资和成集团在苏州建立生产基地,1996年点火生产,能年产卫生陶瓷250万件;1993年10月号称“制釉大王”的台湾企业家蔡宪昌,投资5 000万美元,在广东三水建成广东三水大鸿制釉有限公司;中日合资的北京东陶有限公司在1994年在北京清河投产,1995年3月又成立了东陶机器(北京)有限公司;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995年8月成立佛山独资厂,年生产超过一百万件陶瓷,1998年科勒在北京建立了生产水龙头的独资厂,1998年12月科勒在上海浦东星火开发区建立了生产铸铁浴缸、亚克力浴缸的独资工厂,2002年在上海成立了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科勒亚太区总部,2005年科勒在南昌龙头工厂顺利落成,2007年科勒在常熟建立生产橱柜产品工厂。2008年12月1 日在珠海成立了科勒厨卫产品有限公司,生产不锈钢水槽及相关配件,2008年12月26日,科勒收购加枫卫浴(中山)有限公司,生产淋浴房、淋浴盆、整体浴室、蒸汽房和浴缸等产品:台资冠军建材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在江苏省昆山市设立信益陶瓷(中国)有限公司,2002年再投资在山东蓬莱市设立信益陶瓷(蓬莱)有限公司;此外,还有现代、泛亚、罗马等一批台资企业进入上海及周边地区。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业,充分利用外资与合资企业实施的全方位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外商与国内企业合作。一时间,建筑卫生陶瓷企业中外合资潮风起云涌。“八五”期间,仅佛山产区,各类外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有近百家,山东产区有近50家。

3陶瓷会展及国礼瓷器

3.1国际会议及学术交流

我国的陶瓷不仅有着辉煌的历史,而且对于古陶瓷的研究也为人们所重视。古陶瓷的科学研究和古代名窑的恢复与发展、古陶瓷器的复仿制从来没有中断过,并成为我国陶瓷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1914年,乘俊在东方杂志11卷第5期发表的《中国古瓷之研究》,揭开了我国清王朝之后古陶瓷研究的开篇。之后,由于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出现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分为6个方面,即:①文献学研究;②传统鉴定研究;③科技研究;④陶瓷考古学研究;⑤外销瓷研究;⑥艺术学研究。在这些研究方向中,尤以考古学研究、科技研究和艺术学研究最为活跃,学术著作极多,学术活动频繁。这一领域的国际会议和活动,常常成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舞台。

1957年,轻工业部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轻工业厅局长会议上做出了《关于恢复历史名窑的决定》的报告,并提出首先恢复浙江龙泉窑和河南汝窑。以后又逐步恢复了钧窑、耀州窑、北宋及南宋官窑、建窑、定窑、磁州窑、越窑青瓷、婺州窑及登封窑等,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使之更加发扬光大。在恢复这些古代名窑的过程中,都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考古学研究及艺术学研究,在取得进展成果后进行鉴定,然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国际学术讨论会或论坛,进行国际交流。

在科技研究领域,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由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组织并且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影响最大。从1982年举办以来,至今已成功连续举办了9届。从1989第三届开始,由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把参会论文汇编成册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以中文、英文形式分别出版。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的举办为国内外古陶瓷研究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国内外古陶瓷研究的发展。

在建筑卫生陶瓷领域,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与日本名古屋工业技术试验所合作开展的陶瓷色釉料研究项目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同意设立的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发展中心,为推进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的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4~1990年,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与日本名古屋工业技术试验所合作开展了陶瓷色釉料的研究。1984~1987年(第一期)的合作研究内容为陶瓷乳白釉,包括磷乳浊釉、锡乳浊釉、高温钛白釉、钛基色釉、玻璃分相乳白釉、高锌乳白釉、钙质无光釉、锆英石超细粉乳浊釉等。1987~1990年(第二期)的合作研究内容为稀士陶瓷色釉料,包括镨黄、镨绿、氧化铅的补色、铁锫红、硒镉红、色标等。中方研究人员有黄艺林、于丽达、许霞、何代英,日方研究人员有金冈繁人、高岛厂夫、杉山丰彦、崛内达郎。在此期间,每年日方派员到中国工作1个月,中方派员到日本工作2个月。该项合作研究完成研究报告和论文9篇,均在国内公开发表,增进了双方的互相了解,提高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色釉料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DP)作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对受援国投入资金支持,设立行业发展中心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在中国,这项工作由原外经贸部国际技术经济交流中心负责管理。1986年,在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的支持下,UNDp同意“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发展中心”在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设立,资助近百万美元,执行期限为4年,其中80%的费用用于人员出国培训、专家出国考察和聘请专家服务等,20%的费用用于购买仪器设备。通过这项工作,咸阳陶瓷研究设汁院购置了X射线衍射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水嘴性能综合测试仪等一批当时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选派21名中青年科技人员分别赴意大利、联邦德国、日本、英国、美国、捷克、土耳其等国接受技术培训4~6个月;组成5个专家考察团,分别赴联邦德国、意大利、瑞士、美国、英国、捷克、日本等进行技术考察;聘请联邦德国原料专家雷蒙、英国成形专家莫尔、意大利波伦尼亚陶瓷中心研究所所长帕莫拉里和标准专家坦纳利亚、土耳其耐火材料专家哥斯纳赛英、捷克窑炉专家米兰、色釉料专家福兰克到中心讲学并指导科研工作。这项工作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技术人员的素质,掌握了国外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改善了科研工作条件。出国培训归来人员对该院质检中心的发展和第一批科技实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988年赴美国接受陶瓷原料粉碎技术的同继锋培训归来后,主持完成了进口超细粉碎设备(搅拌磨、振动磨)安装、调试任务,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年产400 t锆英石超细粉料生产线,通过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的验收。这条生产线的投产,为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推广锆英石乳浊釉做出了重要贡献。

3.2陶瓷交易会和展览会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州交易会,简称广交会(英文名为Canton Fair)。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自2007年4月第101届起,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由单一出口平台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贸易方式灵活多样,除传统的看样成交外,还举办网上交易会。广交会以出口贸易为主,也做进口生意,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以及商检、保险、运输、广告、咨询等业务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云集广州,互通商情,增进友谊。广交会是我国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进出口的重要门户和窗口。

1979年,轻工业部在上海中山公园举办“全国陶瓷展览会”,这是新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的汇报展示,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水平。

1985年,轻工业部在香港举办“中国陶瓷展览会”,展示改革开放后中国陶瓷发展的概貌,展出十分成功,全国各主要产区均有参展。

中国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20世纪80年代初,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陶瓷机械商家带着实物到广州等地参展并推销产品。最初成一定规模的是在广州三元里的一家酒店露天场地展出,由一些代理商协办,可现场看到机器的运行操作,1989年达到一个高峰,意大利、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厂商都以实物参展。之后的20多年,由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委托其主管的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和中国贸促会建材分会联合或轮流一年一次在广州(也曾在北京办)主办,直至2010年还在继续。本展览会可算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陶瓷工业展览会。从民办到协会办,为促进陶瓷工业的国际交流、引进先进技术与装备、产品出口、提高中国陶瓷工业化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景德镇市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陶瓷展览或选送瓷器参加展出共达100余次。1965年10月29日至11月30日,江西省瓷业公司、景德镇市手工业管理局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景德镇瓷器展览”,共展出500多个品种3 000余件展品,接待国内外观众10万余人(次),其中包括接待朝鲜、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苏联、蒙古国、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古巴、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芬兰、瑞典、丹麦、印度、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批外国朋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人日报》、《光明日报》、《大公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新闻机构对这次展览作了报道,《中国建设》、《人民中国》等也向国外作了专题报道。

1978年10月10日至11月20日,“景德镇瓷器展览”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共接待国内外观众30万人(次)。

1984年9月24日至10月14日,“景德镇瓷器赴京汇报展览”分别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等处举行,参展、参销的陶瓷产品多达1 000多个品种100多万件(套),接待国内外观众50余万人(次)。

河北唐山的陶瓷曾经3次进京展览:1961年10月,唐山陶瓷第1次进京展览,汇报了唐山陶瓷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1979年4月,唐山陶瓷第2次进京展览,汇报了唐山大地震后的生产恢复成就。1988年10月,唐山陶瓷第3次进京展览,汇报了改革开放十年来取得的成绩。

20世纪80年代以前,每年主要由国家和广东省政府从石湾、枫溪、高陂、饶平、湛江等地选送产品参加国外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石湾陶塑、枫溪瓷塑、通花瓷、广彩、潮彩、高坡青花是必选的产品。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外展出由主管广东陶瓷的广东陶瓷工业公司主办展出。

1979年10月,广东省陶瓷工业公司在澳门举办《广东陶瓷艺术新作展》,展出石湾、枫溪、高陂、饶平、广彩和画家黄永玉怀念周恩来总理的青花瓷盘新作。

1980年8月8日,广东省陶瓷公司在新加坡举办《广东陶瓷艺术展览会》,展品有3 000种。

1981年10月,广东省陶瓷公司在联邦德国举办《广东陶瓷展览会》,十分成功。

1985年1月,广东省陶瓷公司组织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中国陶瓷展览会》,深受欢迎。

1986年,广东省枫溪陶瓷研究所通花系列产品荣获保加利亚普洛夫迪夫国际金质奖;潮州彩瓷总厂的《300件堆金牡丹天球瓶》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

1988年4月,广东省陶瓷公司组织赴法国土伦参加国际博览会。

(未完待续)

陶瓷全国理事会聚焦

猜你喜欢

陶瓷
陶瓷艺术作品>
王立新陶瓷艺术
王立新陶瓷艺术
王立新 陶瓷艺术
王立新陶瓷艺术
漂亮的陶瓷彩绘
王立新陶瓷艺术
金意陶陶瓷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