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库专家共话网络安全与治理 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举办“互联网国际高端智库论坛”
2016-02-11车海刚
本刊记者 车海刚
全球智库专家共话网络安全与治理 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举办“互联网国际高端智库论坛”
本刊记者 车海刚
初冬的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烟雨蒙蒙。11月17日,浙江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雨读厅,一场名为“互联网国际高端智库论坛”的对话在这里举行。
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16场分论坛中,这场论坛的规模不算大,规格和“含金量”却相当高——聚集了来自全球五大洲、十几个国家最智慧的大脑。这也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安排智库议题的论坛。
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承办,主题为“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为期一天的论坛包括三个子论坛。上午的子论坛“网络时代的全球智库对话——倾听智慧的声音”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主持,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联合主席约翰·桑顿等13位中外嘉宾发表演讲;下午举行了两场子论坛,一场是“中美智库对话——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对话布鲁金斯学会”,一场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网络空间智库对话”。
互联网将人类联结成命运共同体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在演讲中说,前所未有的互联网大潮势不可挡、方兴未艾。互联网正在催生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已经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关联。新的时代需要新的觉醒,新的空间开启新的文明。在这种新文明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国防力、文化力这三力将获得重大提升,在同互联网的联系和结合中,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必将创造前所未有的人类奇迹。
面对网络时代的潮流,郑必坚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选择,一种是启动国际社会的和平共治,数字兴邦,获得数字红利;一种是利用技术优势和数字优势,谋求“数字霸权”,破坏国际和谐。
“我们主张第一种选择。”这位84岁高龄的老人既有着岁月积累的睿智,又有着不输年轻人的热情,他呼吁,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同互联网相联系的中国新文明和人类新文明。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维度,从国家、国际、国民三个视角正确对待网络空间不同行为体的利益诉求,以合作、共赢为宗旨,寻求国际社会最大的公约数,这样就有可能让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精神在现实世界中真正实现。
就全球而言,互联网的发展是飞速的,却也是不均衡的。“互联网技术自上世纪70年代诞生至今,短短几十年,可以看到它在全球扩展的规模和速度。但有些地方一直被遗忘在网络世界之外。”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评估、科学和技术研究中心荣誉教授拉希姆·玛哈拉杰通过展示一张地图来说明,这个世界的互联互通并没有和人口分布保持一致,很多人口大国的互联网普及远远落后于人口并不多的发达国家,这在非洲体现得更为明显。
他说,我们希望能够打造一个可以被称之为全球公共产品的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不应该被用来为私人谋利,应该保证公众访问互联网的权利,尤其要扩大非洲的互联网渗透和普及。
世界需要一个安全共赢的网络空间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美丽愿景,不能遮蔽它所蕴藏的诸多风险和挑战。论坛上,多位演讲者重点阐述了网络空间的安全及治理问题。
“我们对网络的风险常常是低估的。”巴西应用经济研究学会研究员何塞·爱德华多·马尔他·德·萨·布兰当说,现在出现了网络攻击的军备竞赛,它几乎像一场核武器的竞争一样。这种军备竞赛的结果令人恐惧,使网络安全遭受到极大的攻击,导致了成本的上升。如何降低网络的脆弱性、
减少其风险?布兰当建议,需要多方面、跨部门的合作,创造一个独立、可信任和安全的数据库。
印度观察员基金会网络安全和互联网治理部负责人阿伦·莫汉·苏库马尔说,有的国家利用网络来达到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这给网络空间安全带来了巨大动荡。他认为,国际社会应当从已经发生的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谈判来解决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就像之前在解决核武器不扩散和外太空非武器化进程中,通过谈判找到了解决方案那样。
“现在全球化的进程似乎在失去动力,全球规则的制定似乎也在失去动力,像美国选举和英国脱欧,都是这个趋势的缩影。表明在欧美领导的西方世界,不愿意在网络空间规则制定方面发挥领导和牵头作用。但是显然,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规则。”苏库马尔说,亚洲是新的制度安排不断涌现的地方,中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制度安排有助于网络空间的稳定。
美国东西方研究所全球副总裁布鲁斯·迈康纳的演讲亦从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切入。他说,“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安排面临着危机;同时,主权问题也受到网络的影响。“主权可以说是二战后制度安排的基础,接下来我们要思考会有什么样的新的世界秩序。我们要建立一个关爱彼此、关爱环境的社会,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互联网把每个人都联系了起来。”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未来冲突和网络安全部主任奈杰尔·英克斯特表达了对网络空间日益军事化的担忧。在他看来,在网络空间中,中国、美国、俄罗斯三个大国至关重要,会最终影响全球战略格局。“这三个重要的战略国家应该认真地探讨,如何避免谁也不愿意出现的局面。通过建立机制,能够迅速解决网络空间出现的冲突。”
英国牛津大学马丁学院教授、全球网络安全能力中心副主任保罗·科尼什分析说,制定连贯的、符合实际且长久的网络安全政策与战略,必须基于对网络事件引发的威胁有整体了解,清晰认识其成因、规模和后果。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从“六论”的角度谈了网络空间安全能力的构建:一是实践论。立足开放环境,在实践中不断进取,网络安全能力才不断提高。二是相对论。安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只有立足国情,适度安全,才能促进社会发展。三是进化论。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威胁来源和攻击手段都在变化,必须树立动态、综合的防护理念。四是认识论。网络安全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安全相辅相成。五是方法论。要各方协同安全,打造聚合式安全服务平台,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六是矛盾论。安全是协作的,而不是互斥的,只能通过妥协和智慧的方法解决,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完成使命,在达到使命的前提下力求安全。
智库参与对网络治理不可或缺
全球知名智库——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董事会联合主席约翰·桑顿在演讲中说,网络安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正如G20领导人在杭州峰会上呼吁的那样,解决互联网的问题需要新的思想,特别是独立的新思想。
他说,通过互联网来促进思想力,这也是智库在今后10年将要发挥的作用。我们需要开展公开的对话,努力避免互联网军事化和克服各方的恐惧。开放透明的发展,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各自的关注并相互尊敬,同时减少互联网的风险。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说,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是任何一个政府可以单枪匹马进行管理的,所以政府要采取集体行动。现在互联网的公司已经不受国家的限制,企业家们越来越多融合世界资本库和人力资源库,以充分发掘发展潜力。各国政府应该同企业领导人、科学家、学者包括智库学者一起,制定监管的框架。
丹麦奥尔胡斯大学荣誉教授沃尔夫冈·科纳沃茨特,有着14年参与联合国互联网治理工作组的经验。他认为,互联网治理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问题,涉及信息学、计算机科学、法学、传媒、政治学、社会学等。对学者而言,如何能够实现共识呢?他给出了一个关键词——“共享”。“制定互联网的规则、规范和程序,不应该以自上至下的方式,而是应该通过开放式的讨论来制定。”
亚太区顶级域名组织总经理列昂尼德·托多洛夫用画家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来诠释他对网络时代多方合作的理解:“我呼吁在座智库代表和尊敬的学者,以互联网的名义考虑到全球社区的利益,考虑到互联网产业健康安全的发展,坚持苏格拉底的信念,坚持亚里士多德的理念,坚持他与柏拉图对话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如他所说,‘柏拉图是我的朋友,但是真理、真相是我更亲密的朋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本次论坛的承办方——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杨树桢引用了中国的这句古语。他说,推进全球互联网体系变革,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需要聚全球之智、汇全球之力。智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智囊团和推动力,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就加强网络空间国际智库交流合作,杨树桢提出三点倡议:坚持着眼大局,把握智库交流合作的方向;坚持求同存异,探索智库交流合作的途径;坚持知行合一,丰富智库交流合作的成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在总结发言中说,人类用智慧创造了互联网空间,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互联网深刻改变了我们生产、生活的方式,改变了信息交流沟通的方式。互联网是世界性的,是强大的,互联网也是脆弱的。互联网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挑战。怎样通过人类的合作,确保互联网的安全、稳定、开放,确保互联网造福于全人类,需要人类共同的智慧,需要各国政府、企业以至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智库不能缺席,应该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智库的责任。